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3期
文化视窗 |
多彩贵州,鲜活非遗
在苗族风情浓郁的黔东南,若你有幸参加一场盛会,就将收获一次极致的民族文化体验:熠熠生辉的银饰、艳丽夺目的盛装、古朴潇洒的芦笙舞、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雕梁画栋的风雨楼、热情难当的拦门酒、精巧秀致的苗族剪纸……在每一个生活场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量都是如此鲜活。 雷山苗银——苗疆深处的银匠树 “叮——叮——叮——”门坊里不时传来细细敲打金属的声音,这是杨光宾正窜着小锤子在敲打银片
文化视窗 |
寨子文化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贵州一眼望去高原山峰林立,盆地里却藏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千年古寨。这些村寨是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空间,也是他们文化形成、储存和流传的载体。在贵州这片纯净美丽的土地上,少数民族村寨星罗棋布,点缀于群山之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寨子文化。千百年来,尽管世事变迁,寨子和寨子里的人们依旧保持祥和宁静,这些寨子宛若“世外桃源”。 初次踏入古寨,人们总会感觉到一种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建筑布
文化视窗 |
修文阳明洞
阳明洞位于贵州省修文县东北的龙岗山上,因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字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贬至此、在此悟道而名传后世。 正德三年(1508)春天,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权,王阳明被贬。经过数月长途跋涉,他终于抵达贬谪之地——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当时的龙场驿没有官台,王阳明刚来的时候无处容身,于是简单搭了一间草屋居住。不久之后,他在龙岗半山腰发现了一处天然石洞。石洞非常宽阔,面
文化视窗 |
黄果树瀑布
“黄果奴千树,青山畀一条。静垂昊女练,急卷浙江潮。”现代文学家、教育家施蛰存先生行至黄果树瀑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动情地留下此笔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景区内植被丰富,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每年的六月至八月是黄果树瀑布的丰水期,也是观赏瀑布的最佳时期,游客络绎不绝。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苍劲雄浑、潇洒飘逸的园林景致,花卉植物众多,较为醒目的是三角梅,
汉语学习 |
专家访谈:关于孔子学院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问:陆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邀约。请您谈谈孔子学院现在的情况好吗? 陆:我一直很关心国际中文教育,也知道孔子学院的一些情况。据我所知,我们自2004年11月在韩国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截至2019年12月,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而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又新增了9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建立,对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起了一定的
汉语学习 |
学成语俗语 话贵州今昔
汉语中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这里的“夜郎”和“黔”指的都是中国西南的一个省份——贵州。 夜郎自大 汉朝初期,西南的夜郎国(今贵州西部)占地此较大,国王以为他的国家全天下最大。他见到汉武帝派来的使臣便问:“汉朝和夜郎哪个大?”这个典故被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记入《史记》,“夜郎”从此家喻户晓,成了“不自量力,妄自尊大”的代名词。人们嘲笑夜郎作为偏居一隅的小国,是井底之蛙。
汉语学习 |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和谷雨
清明一般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自古至今,传承不辍。 清明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祭祖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承。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和纸钱等到墓地,把供品摆放在墓碑前,将纸钱焚化
当代中国 |
三访化屋村
化屋村坐落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化屋村所处属于喀斯特地貌,被绵延无尽的一道道山谷封存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土少石多,不宜耕种,村民出门主要靠山路和小木船。1998年,化屋苗寨还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山寨。当时的化屋村受限于自然条件,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遥,“通讯靠吼,交通靠走”,村民之间虽然看得到对方,但见面要走上几个小时。 一访化屋村 黔路难于上青天
当代中国 |
贵州:天工成就的世界桥梁博物馆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贵州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其地理环境独特,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贵州是山的王国,因山而美、因山而出名。徐霞客游历贵州时曾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贵州的崇山峻岭塑造了奇伟雄壮的自然美景,但也给贵州的交通出了大难蹶。古往今来,贵州的交通问题都是西南地区互联互动的难点。为了方便交通,勤劳智慧的
当代中国 |
神奇的“天眼”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二郎神的天眼可观十方。但我们是凡人,没有天眼,却仍然想着可以窥天。 时光倒回到多年之前,一个夏天的傍晚,风轻轻吹过,高高的树上蝉鸣声此起被伏。随着晚霞褪尽,天色暗了下来,各家各户的餐桌上飘散着饭菜的香气。但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吃什么,而是饭后的娱乐活动。匆匆吃过几口饭之后,孩子们便围坐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前,急切地等待那里传出期盼的声音和画面。 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在看
当代中国 |
热火朝天的“村BA”
2023年4月,笔者有幸去贵州出差,适逢“村BA”的消息,就向开车的师傅了解情况。 没有正规场地,没有正式组织,只有一片红绿相间的露天篮球场;没有商业赞助,没有实况转播,只有挥洒汗水的球员和热情呼喊的观众。这场别开生面的篮球比赛,因在抖音等平台直播,一时走红,吸引了很多人关注。有人仿照NBA,给它起了一个洋名字“村BA”。 “村BA”的全称是“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该活动发源于贵州
孔院链接 |
厄立特里亚小伙的中国求学之路
白很力(Berhanetsegyohannes) 2016年经厄立特里亚孔子学院介绍来到贵州留学,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的美术学专业,获得本科学位,目前是该校一名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来华之前,他已是厄立特里亚小有名气的画家,他放弃在本国的荣誉来到中国重新开始,这一选择令人敬佩。他是中厄文化的友好使者。 笔者是来自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有幸采访到白很力,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他来华的求学之路。 Q
孔院链接 |
一名卢旺达留学生的贵州体验
唱着地道的山歌,说着纯正的贵州普通话,抖音账号拥有43万粉丝的账号主人不是一名中国人,而是一名来自卢旺达的外国留学生,他的中文名字叫黄子铭。 圆梦贵州:如愿来中国学习中文 黄子铭学习中文已六年有余,其间他在贵州省贵阳市度过了三年时光。其实这并不是黄子铭第一次来中国,早在2016年参加高中生“汉语桥”比赛的时候,他就已经和中国结缘。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中华美食以及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