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2期
编辑部札记 |
“臭味相投”的美食
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记得,自己第一次吃臭豆腐时的感受。其实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那种气味,但臭豆腐、螺蛳粉等臭味食品已经比比皆是,成了“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大众食物。 每次吃臭豆腐的时候,我都会清楚地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吃臭奶酪的情景。那是留学时在一家国外超市里买的奶酪。这袋奶酪的真空包装袋上贴了一个标签“duftig”(德语:有香味的)。回到家里打开之后弥漫出一股浓郁的臭脚丫味道,令人难以接受,且久久不
知本读书会 |
阅读经典的意义
何谓经典 “经典”一词古已有之,《汉书·孙宝传》载汉末大臣孙宝之言:“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这里“经典”的意思就是现在人们对“经典”的理解:具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刘知幾《史通·叙事》更直截了当地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佛教进入中国后,佛教典籍也被称为“经典”,如白居易《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佛涅槃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但
知本读书会 |
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在南北宋之交,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位奇女子,一位是大将军梁红玉,另一位就是上引《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作者,大词人李清照(1084-
知本读书会 |
范成大田园诗中的悯农情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占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男耕女织、农业为本的生存状态在中国延续数千年,农业不但养育了华夏民族,也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形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土地、对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厚情感,田园农事很早就成为文学书写的对象。而这一现象落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书写传统。 纵观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发展脉络,有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周秦是田园诗的起
知本读书会 |
博物学家之河
如果说,哈德逊河及其河畔的文化内涵系列的前四篇文稿描述了哈德逊河及其河畔著名的旅者、艺术家、作家及景观园林家的话,这最后一篇则是叙述致力于展现哈德逊河及其河畔文化内涵的一位著名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工业化的进程极大地影响了哈德逊河。河流两岸新建起一座座工厂。随着河畔城市及其人口的迅速扩展,人们需要大量的冰块来保持
知本读书会 |
从“恐惧”到“浪漫”的存在主义气质
译林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恐惧景观》,是段义孚一九七九年首版的一部作品。它立足人性里的恐惧,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从古至今恐惧而绝妙的画面,精彩程度堪比米歇尔·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从书的章节来看,段义孚大致为我们呈现了从荒野到城市、从自然到人工、从朴实到精致的恐惧景观史。里面谈论了未成年人的恐惧、原始社会的恐惧、自然界的恐惧、乡村里的恐惧、城市里的恐惧、人性里的恐惧和现代社会的恐惧。那么,段义孚创作
知本读书会 |
梅川书舍札记(十)
从《新诗》编者说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新诗坛上,有两份刊物最为有名,一份是徐志摩主编的《诗刊》,另一份就是一九三六年十月创办的《新诗》,都创刊于上海。 《新诗》创刊号封面简洁大方,读者一望就知:《新诗》是由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戴望舒五位诗人组成的“新诗社”编辑出版的。创刊号无发刊词之类,但刊末有《社中杂记》交代编辑诸事,第一条是这样写的: 第一,我们应该感谢卞之琳、孙大雨、梁宗
知本读书会 |
《随园食单》里的粤菜
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中国烹饪的技术理论问题,应该是从袁枚开始的。正如赵荣光先生所言,《随园食单》在中国古代食书著述史上,集经验、理论大成而又影响卓著,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饮食圣经,代表了中国传统食学发展的最高水准。《随园食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包括“须知单”和“戒单”,精要、独到、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饮食理论和厨事法则,是中国古代食学理论和饮食思想的历
知本读书会 |
《水浒传》杭州方言释例
《水浒传》有宋人说话和元人杂剧的底子,撷取生动的口语,保留了许多古代方言。书中叙事空间主要为华北地区,诸如“撒泼”“胡乱”“撩拨”“踉跄”“斗分子”“偷汉子”这些北方话语词比比皆是。又如“十字坡”“飞虎峪”“庾家疃”这类地名,一看就是北方村落。不过,书中也夹带不少江南吴语方言,尤其是杭州话。有研究者考证,作者施耐庵原籍江苏兴化,罗贯中为太原人,但以前传说二者均为杭州人。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
书间道 |
人类需要更多的爱
《小孩共和国:二战遗孤的社会实验》这本书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纪实作品。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发源于欧洲、波及全世界,并最终以事实上的失败而结束。这本书通过原始材料,包括大量照片,严谨地还原历史场景,以原始档案和一手资料为依据,叙述风格平实,也没有刻意渲染任何戏剧化的情节。 书名中的“小孩共和国”是一个统称,在二战期间,整个欧洲都被卷入了战争。不但产生了大量的战争遗孤、难民子女,被战争直接
书间道 |
“细节”与“细截”
一 某天,诗人里尔克全神贯注地观看凡·艾克《卢卡圣母》的复制品,被一个最不起眼的片段俘获,他说:“突然间,一股热望涌上心头,强烈的热望!我的心从未像这样燃烧。我的热望不是成为画面里这些玲珑苹果中的一只,不是成为这条窗台上的苹果中的一只—即使是变成它在我看来都太有宿命感……不,我要成为其中一只苹果那温柔、细小和缥缈的阴影,这正是汇集了我全部存在的热望。”这是里尔克《遗言》里的重要片段。 某天,作
书间道 |
四重奏:《荒原》最初的刊发与出版
一 一九二三年九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霍加斯出版社发行了T.S.艾略特的《荒原》,共计四百六十册,印数不多,但也算是有了英国版的单行本。在此之前,《荒原》已有三个版本:由《标准》(1922年10月)和《日晷》(1922年11月)刊印的两个“小杂志版”,以及美国博奈和利夫莱特出版公司推出的单行本。此外,另一个叫《小评论》的小杂志也曾接近刊发《荒原》,最终未果。这四个版本可谓构成了《荒原》出版史最初
书间道 |
《最后的故事》:三代女性的时空寓言
外祖母帕尔卡未婚先孕且多次出轨,却与和她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外祖父白首终老,谱成一曲虽然不为外人所知、但结局完美的爱的凯歌;五十四岁的母亲伊达与丈夫日渐陌生,在女儿上大学以后两人分居,成为表面上仍保持来往、心理上却彻底分开的陌生人;三十三岁的女儿玛雅带着自己十岁的儿子环游世界,成年男性的缺失暗藏着一份强烈而无法言说的情感,而玛雅似乎是这份情感的唯一守护人……二○一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作家
书间道 |
从芝大到北大
二○二三年四月二十日,对我而言,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而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上午,我与北大图书馆资源建设部的老师一起,准备迎接美国芝加哥大学罗曼语言文学系菲利普·德桑(Philippe Desan)教授赠书的到来。十点左右,一辆小型货车缓缓驶入图书馆南边的小门。工人师傅把一箱箱书搬运下来,暂存在图书馆的一角。这批书有整整六十箱,有的箱子上还写有“Desan”、“RLL”(即“罗曼语言文学系”
书间道 |
《本雅明电台》与“巴洛克媒介”
“堵塞” 如果今天还有什么场景能够让我们更直接地想到无线电广播,也许就只有私人车载广播,并且总伴随着这样的场景:刺眼的夕阳搅扰着驾驶者的视线,车尾红灯迷离成工作日时间最后的尾韵,如同阻碍驾驶者归家的蛛网。在迄今为止具象的巴洛克思想塑形中,德勒兹在《褶子》中转述了莱布尼茨的“巴洛克之屋”: 在有窗子的下层和不透光的、密封的,但却可以共振的上层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巴洛克式装配工程,上层犹若音乐厅一般将
书间道 |
《电影手册》与电影批评
电影手册 现在看的话,《电影手册》既是一本杂志,也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法国电影新浪潮最主要的一股力量,后来这股力量就被称为“手册派”。(按媒体的说法,新浪潮导演们主要分成“手册派”和“左岸派”)“手册派”这伙人,围绕着杂志创始人之一的主编安德烈·巴赞。可能是因为巴赞的身份是电影评论家,他们这些当时已经写过一些评论文章的年轻人,很快就聚到了一起。后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从“手册派”里,走出了特吕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