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7期
社论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确保首都安全平稳度汛
6月初,全市上汛。 连日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全力确保首都安全平稳度汛。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对做好首都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首都安全度汛这根弦。坚持未雨绸缪,科学精准做好监测预报预警,预警信息要第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标识性概念视域下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领导力
[摘要] 标识性概念是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和学科的创新发展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标识性概念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力是新时代党的领导特有的新的标识性概念,创新发展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理论,对于构建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于党在新征程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标识性概念;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内涵
[摘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首要内容。从历史逻辑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的充分运用。从理论逻辑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艰巨任务和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摘要]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夯实深层根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认识的新高度。新征程上,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基础、核心和底色,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思想动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摘要] 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数实融合发展路径,为社会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条件、带来了新工具,也为我们掌握舆论主导权、凝聚社会共识打开了新空间、带来了新战场。面对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光芒和指导意义愈发熠熠生辉。主流媒体要积极运用信息科技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巩固主流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守牢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
[摘要]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观念场域内的诸多挑战与价值博弈,要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前沿,聚焦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与形塑,培养更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作为着力点,聚焦身份认同、使命认同、愿景认同,探索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构建为核心的育人新路。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要聚焦文化根脉的凝聚力、沉浸式内容的共情力、全媒体渠道的辐
党纪学习教育 |
统筹衔接“四项监督” 深化监督执纪职责
[摘要] 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的统筹衔接,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制度性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及监督实践探索,为“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合力彰显、机制完善、效能释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实践与制度依据。推动“四项监督”高效运行,需要把实践探索上升为制度设计,不断强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执纪效力,
党纪学习教育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三重内涵
[摘要]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科学把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三重内涵,做到永葆“政绩之本,在于为民”的初心使命,坚守“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途中不断书写新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 党纪学习教育; 政绩观; 人民至上; 高质量发展
党纪学习教育 |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摘要]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注重发挥其牵引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化的财税金融和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国际化的开放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
理论前沿 |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摘要]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组织成长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事关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意愿和潜力。得益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打造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意愿的纾困帮扶政策环境
理论前沿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地方探索及对策建议
[摘要]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新型的数据开发利用方式,有助于推动数据高质量供给、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已成为各地争相探索的创新领域。调研发现,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存在分散间接授权型、统一直接授权型、统一间接授权型3类模式。这3类实践模式在授权方式、运营主体及运行规则上存在着差异。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在顶层设计、主体界定、定价与收益分配机制、数据生态建设等方面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明确
前线论坛 |
让廉洁自律成为政治自觉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一个政党廉洁自律不过关,治国理政就根基不稳。 何谓廉洁?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一个人清正自守、清白立身的高尚品质,反映人的品行操守和价值追求。廉洁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操守。廉洁历来被视为做人的根本、为政的基石。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就提出“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倡导坚持廉洁正
前线论坛 |
走出抑郁情绪 拥抱阳光生活
“我最近老是情绪低落,是不是抑郁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遭遇抑郁情绪也越发常见,其核心表现就是一定时期内心理能量水平的降低。被抑郁情绪困扰时不必惊慌,积极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助于我们加强自我认知、正确调节情绪,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 坦然接纳,辩证看待情绪。“我向来乐观积极,为什么突然萎靡不振?”遭遇抑郁情绪时,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其实,抑
前线论坛 |
警惕科学民粹主义新动向
近年来,作为民粹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兴起于西方国家的科学民粹主义,日益成为一种显在的社会思潮。它具体表现为普通民众对学术机构和知识精英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科学民粹主义往往会使人们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工作者产生错误认知,阻碍科学政策的实施。我们要密切关注和警惕科学民粹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提早防范、规避风险。 科学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 一是质疑科学知识的有效性。科学民粹主义认为,人们依
本刊关注 |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海淀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到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再到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近日,本刊记者就此对海淀区委书记张革进行了专访。 发挥好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头雁”
本刊关注 |
聚焦北京智能制造产业
[摘要] 智能制造是北京制造业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目标转型升级、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趋势和核心内容。当前,北京的智能制造已具备包括基础支撑能力、科技供给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在内的发展优势,但在整体智能制造能力、集群示范效应、转型成本投入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立足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兼顾、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财政政策与重大产业政策衔接等方面,持续探索推动智能制造
本刊关注 |
“灯塔工厂”里迸发的“智造”活力
茫茫大海中,灯塔作为发光航标,为航海人指引方向、照亮航程;制造领域里,“灯塔工厂”则代表全球智能制造的顶级实力和数字化最高水准,寓意工厂如灯塔般指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昌平区南口工业区,占地4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就坐落着全球首个重工行业“灯塔工厂”——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以下简称“三一桩机”)。 偌大的厂房里,几名工程师注视着监控屏,向机器人发出指令:120余台焊接、抓取、组装和搬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新时代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刻揭示了机关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指明了前进方向。机关党的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于为机关建设提供根本保证,总体要求是走在前和作表率,首要任务是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职责定位是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工作重点是提升组织力等。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机关建设; 走在前作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服务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
[摘要] 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带领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征程上,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建设让党中央和市委放心、让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首善机关、模范机关,为服务保障首都高质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用好“学年调研”这把金钥匙
高质量机关党建要聚焦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从2022年9月开始,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创新性开展“学年调研”活动,将其作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学年调研”即“两委”各机关处室党支部根据各自工作特点,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驻校蹲点工作,以学年为周期,每年9月份启动到第二年9月份结束。通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锻造创新发展战斗队
2023年11月,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同发布:北京连续两年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名第三,连续七年位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这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大国家战略任务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之一,也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锻造一支‘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创新发展战斗队’”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履职担当,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首都实践 |
打造首都老工业基地复兴样板
[摘要]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和老工业基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抓两次奥运会宝贵机遇,通过新首钢复兴牵引带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统筹做好城园融合、产业融合、山水文化融合、治理力量融合“四篇文章”,以首钢为龙头引领带动“京西八大厂”全面复兴,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 [关键词] 石景山;
首都实践 |
“四个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摘要] 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必须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新时代新征程,首都师范大学围绕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思想引领,结合自身特色,持续在完善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用好三维联动的“大思政课”和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书写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首师篇章”。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
首都实践 |
全力打造基层平安建设新模式
[摘要] “枫桥经验”的生命力在于基层治理创新。在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首都功能核心区基层治理实践过程中,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深入践行“红墙意识”,创造性将“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深刻内涵与“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融会贯通,打造群防群治统筹有力、风险隐患排查及时、矛盾纠纷处置高效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基层平安建设新模式,有效保障首都功能核心区基层安全稳
首都实践 |
加快推动北京市属高校高质量发展
[摘要]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北京是全国教育的重镇,市属高校应牢牢扛起政治责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对接社会需求,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协同联动,加快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北京市属高校;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分类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
人文时空 |
千古忧乐范仲淹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早年生活坎坷,27岁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政绩卓然天下,被称为宋朝“文武第一人”。作为政治家,他参与主持“庆历新政”;作为军事家,他在防守边塞的战争中“号令明白,爱抚士卒”,采取正确的策略,军威大振;作为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后世对范仲淹评价颇高,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
人文时空 |
民族血脉 融合纽带
横亘在中国大地上的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见证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辉煌历史。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两千多年来,长城内外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 从军事工程到融合纽带 长城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
人文时空 |
1924年7月:播撒革命的火种
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发动农民参与革命的重要意义。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农民问题决议案》,明确了“以保护农民之利益而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与此同时,一大批共产党员深入广大农村开展艰苦细致的农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农民部指导农民运动,
人文时空 |
跟着苏轼学作文
南宋洪迈,当过起居郎、中书舍人兼适读官。他代皇帝拟诏,曾用半天时间写出来20多篇文稿,可称得上“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于是他很有成就感,问别人自己这快手,比苏学士如何?别人说苏学士写材料,速度就这么快;但是,苏学士写材料,从不翻参考书。 苏学士不翻参考书,并不是说他句句都是原创、字字不肯因袭,而是他平时爱学习,功夫下得足,历代圣人言,早就烂熟于胸,用时随手拈来。看他写的文章,特别是各种策论,随时
人文时空 |
自省之好
范仲淹每天就寝前都要自省,“自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如“自奉之费与所为之事相称”,就会“鼾鼻熟寐”;倘不相称,则“终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无独有偶,司马光也有此习惯,每天临睡前,都会反省当天所作所为,如与俸禄相当,就能睡个安稳觉,稍有不及,则“终夕不自安”。 陈毅元帅一生功劳卓著,他也很注重自省,曾写诗曰:“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正再前行。灵魂之深处,自掘才
人文时空 |
妫川非遗话延庆
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说:“长城给了我们美好家园,我们用心守护。长城也给了我们美好生活,我们幸福满满。”那么,长城脚下的乡亲们是如何守护和创造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呢?我们从妫川大地上诸多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一斑。 延庆,古称妫川。长达18.5公里的妫水河是延庆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延庆文明的发源地。流淌了上千年的母亲河,灌溉了两岸的万顷良田,成就了妫川的富饶,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