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6期
社论 |
更好发挥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优势 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首善之区
在“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迎来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的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总书记的回信内涵丰富、语重心长,充分体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对北京的巨大关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一并贯彻落实,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努力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自觉性
[摘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努力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自觉性。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把握好战略重点,即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继续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劳动生产率是评价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准。建立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大量引入社会资金,加快用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绿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遵循产业规律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成机制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速了未来产业的布局与变革,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急功近利等认识误区,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方面加快培育新机制。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D610.4; F0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下好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
[摘要]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北京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必由之路、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抓手、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先手棋”,对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北京发展未来产业,既要在战略布局上强调“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相结合,也要在产业选择上突出“无中生有”与“有中育新”相结合。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强化未来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在网络强国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在网络空间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网络强国目标提供强大支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技术创新迭代升级的基础;构筑人工智能安全护栏,为网络强国建设保驾护航;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智能社会新格局;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五个要强”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摘要] “五个要强”既是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五大引擎”。“技术要强”通过核心技术自立自强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内容要强”借助内容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要强”依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整合支撑新质生产力提升;“人才要强”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护航新质生产力培育;“国际话语权要强”经由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助力新质生产力拓展。“五个要强”辩证统一,共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
党纪学习教育 |
党纪学习教育赓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摘要]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纪学习教育以清晰可见的目标要求锤炼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以系统完备的学习内容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本领,以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有将严明政治纪律摆在首位,严格纪律执行与强化纪律监督,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
党纪学习教育 |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摘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和党员服务四个重要环节入手,引导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 党员; 党性; 党风; 党纪
理论前沿 |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摘要]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的基础上,接续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序释放,新质生产力“集链成群”,更多前沿技术“点上突破”,各类微观主体信心和预期回暖,外部经济环境边际改善,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增多、
理论前沿 |
区块链赋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金融体系作用发挥、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的应用,证券监管核心节点已接入国家级区块链网络,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发挥区块链对资本市场的赋能作用,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理论前沿 |
以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
[摘要] 企业家精神贯穿于我国近现代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史。受制度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国企业家精神呈现不同的阶段特点。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具有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五个方面特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培育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并发挥其积极作用,要从完善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入手,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精神谱系;
前线论坛 |
论纪律
纪律是为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事业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作为人们行为规则,它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伴相随,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强制性等特点。古往今来,个人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强盛都离不开纪律的保驾护航。遵守纪律是个人干事创业的底线,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保证。守纪律、讲规矩不仅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更是要终身扛牢的政治责任。 纪律是个体约束自身行
前线论坛 |
怎样走出信息茧房
大学生被“20岁初抗老”的网络话题裹挟,每天为自己的皮肤焦虑;公司员工沉迷于“权谋术”解说的短视频,将“职场厚黑学”作为成功之道……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个体在信息选择过程中只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观点的信息,久而久之形成如蚕茧般封闭的信息环境。它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视野,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走出信息茧房,摆脱信息裹挟的不良影响,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抽丝剥茧,识别危险端倪。落
本刊关注 |
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内在矛盾性辨析
当今世界,法治是公认的人类文明重要成果,但人类文明形态各异,法治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长期以来,美国把自己描述成人类文明的“灯塔”,精心塑造美国司法独立、公正乃至正义化身的“人设”,致力于编织一套以美国法治为评判标准的话语体系。现实中,美国司法不仅陷入派系政治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而且变成内部争斗与对外“霸凌”的武器,更是在一系列腐败丑闻中跌落神坛。全面辩证地认识西方法治内在矛盾的实质,对于我们走
本刊关注 |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样板”
[摘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北京把握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一契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首都贡献。 [关键词]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数字经济; 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 F127; TP18 [文献标识码] A
本刊关注 |
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源密码”
高速公路上,无人驾驶驶入现实,没有司机的出租车正搭载乘客,以“顶格”时速驶向机场; 手术室里,腹腔镜中纤毫毕现,医生正用医疗机械臂为远在新疆的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手术; 制造车间内,“钢铁巨象”翩然起舞,120余台焊接、抓取、组装和搬运机器人正围绕16条智能生产线各显神通; …… 这些,只是数字化时代的北京城市一隅。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智力”已如水、电、网一样流向日常生活,一步步实现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的根本遵循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由分散式发展迈向整合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成效在保障重大赛会、应对自然灾害与公共事件中经历了实践检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进一步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彰显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根本定位、价值功能与目标方向,以及在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中的独特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在强国建设、民族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奋力走好首都志愿服务发展之路
[摘要] 新时代首都发展赋予志愿服务全新的站位、目标和要求。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和属地原则,不断提高首都志愿服务的政治站位和工作统筹能力,积极促成各方社会主体踊跃参与的联动机制与整体合力,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公信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首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首都发展; 志愿服务;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建大紫”的青春志愿故事
北京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建大”)的青年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时,都会身着紫色马甲,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建大紫”。目前,全校共有注册志愿者8792人、志愿服务团队11个。建大青年志愿服务队先后两次获评“北京市青年突击队”,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建大紫”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相结合,以暖心的微笑、饱满的热情、高质
首都实践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延庆新路径
[摘要]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作为首都农业大区,延庆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高质量抓党建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实际,在以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不足,研提思路和举措,真抓实干,努力走出一条有延庆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延庆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67.2;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首都实践 |
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作为首都最大的平原区和农业大区,大兴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数字赋能; 生态农业; 创新人才;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首都实践 |
为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京版新贡献
[摘要] 北京出版集团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彰显北京特色、挖掘资源禀赋、深耕文旅品牌,在主题出版、精品创作、融合发展和“走出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开创北京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需要科学分析新时代行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北京出版业; 新时代首都发展 [中图分类号
首都实践 |
冰雪“冷资源”如何释放“热效应”
[摘要] 伴随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后冬奥时代,推动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有:深度融入体育强国战略、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冰雪产业体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创新,推动冰雪科学技术创新;升级和增加冰雪场馆、设备,大力
人文时空 |
田园宰相 边关雄帅
庞籍(公元988—1063年),字醇之,出生于单州成武(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博览群书、才思敏捷。他主政地方多年,官至枢密使、宰相,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庞籍文采斐然,著有《清风集》《清风集略》等,可谓贤达鸿儒。宋仁宗赞其“明于料事”“深谋远虑”;司马光评价他“敏而好谋,果而不惑”。 天子御史 忠鲠之士 庞籍年少聪慧,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及第,被授
人文时空 |
巍峨万里 文明象征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中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历史上,长城为确保边防巩固和国家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今天,长城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
人文时空 |
1924 年6 月:开辟新局积蓄力量
李大钊开辟红色交通线 1924年6月上旬,李大钊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计划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彼时,奉系军阀张作霖为阻止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于中东铁路沿线设立了数不清的明岗暗哨。在中东铁路西线位于国内的最后一站——满洲里,张作霖更是命人在四周掘了三四米深的壕沟,并遣重兵把守各个关隘垭口。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越过国境线成了李大钊一行人的当务之急。 为按时赴会,李大钊
人文时空 |
“从心所欲”和“不逾矩”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生在世最高境界。后学读这个典故,每每欣羡,以为至人。 然而后人羡慕的,往往是孔子的“从心所欲”,对“不逾矩”则重视不够。潜意识里,好像都有一种不被约束的希望,如鲲化为鹏,“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如鸿鹄展翼,“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但是,
人文时空 |
送家人以无忧
《明史·黄道周传》记:“黄道周,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他素来重视亲情,但他的亲情标准不是广积家财,让家人锦衣玉食,而是“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因而,黄道周虽身居高位,却能够严格自律,恪守节操,虽没让家人荣华富贵,但也从不让他们为自己担惊受怕。他曾多次在给家人的信中自豪地说:“计吾生年以来,未有一言一事内不可告于妻子,外不可告于朋友,幽不可告于鬼神,明不可告于黎献者。” 人人重视亲情,人人都希望
人文时空 |
苏轼的公仆境界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苏轼携友去城东坡地。归遇大雨,一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友人皆感狼狈,唯独东坡视若无雨,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迎风冒雨,吟诗放歌,气定神闲。不一会儿,雨霁天青,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挥而就。 好一幅传神的“苏子雨中行吟图”。处变不惊的苏轼,笑对苍茫,岂怕什么萧瑟处、风料峭?最是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他豁达开朗的坦荡胸怀与人生态度。而此时正是苏轼因“
人文时空 |
毛泽东与党的纪律建设
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一代代仁人志士奔走呐喊,一种种救国方案轮番试验,为拯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难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依靠科学的理论、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局面,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重要性,对党和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作出了开拓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