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5期
社论 |
以首善标准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日前,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坚持首善标准,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奋力谱写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北京篇章。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推动贯彻党的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
[摘要]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开展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在于,牢牢把握总体要求、锚定目标任务、确保取得实效,激发全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凝聚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结合新中国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处提到新中国史,要求抓好包括新中国史在内的“四史”宣传教育。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十年变革在新中国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的论述,关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作用的论述,关于百年奋斗历程对于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历史性意义的论述,关于“四史”宣传教育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重要作用的论述,都需要结合新中国史和对新中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十三个方面成就”的理论蕴含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和阐述的“十三个方面成就”整体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丰富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完善了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要贡献。把“十三个方面成就”整体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必要性在于“十三个方面成就”是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逻辑展开的内在要求;其必然性在于“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具体内容本身及理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努力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自觉性
[摘要] 深刻领会和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才能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自觉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必须明确调查研究的标准和努力方向。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标准是透过真实的客观现象抓住本质、主流和规律,揭示和回答好必要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为达到这个标准,调查研究者必须端正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调研相关知识,还要排除调查研究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各种干扰。 [关键词]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路径
[摘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谋划,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鲜明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坚持创新驱动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教育; 立德树人;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D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摘要] 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十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探索性基础研究、体系化基础研究、应用型基础研究,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着力点。按照“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摘要] 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原则,“四个尊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指导理念,推进人才总量建设、结构建设、素质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三大维度和基本目标。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总体构想和战略布局,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理论前沿 |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深刻阐明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围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和根本原则,为新时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 “三农”工作
理论前沿 |
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摘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大势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具体部署,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以长期均衡为目标、以贸易协定为载体、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融合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
前线论坛 |
论学习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学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学习成就,精神因学习丰盈。学习可以增智强能,可以解疑释惑,可以改造世界……“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学习不仅是一种精神力,也是一种竞争力,更是一种幸福力,堪称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学习之于人生,犹如运动之于体魄。没有学习之梯,难以登上
前线论坛 |
“剧场效应”为什么发生
“剧场效应”最初由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原意指人们视生活如剧场,一举一动如同在看剧演剧。近年来,人们赋予这个词新的含义:在剧场看戏情境中,本来大家都端坐观演,突然前排有人起立,后排的观众视线被挡,也只好起立,最后全场观众都只得站立观剧。剧场效应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但并未产生新的社会价值,还造成极大的精神内耗。然而,为何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一再滑入剧场效应的漩涡? 贪欲求全心理使然。剧场座位高低错落有
前线论坛 |
当代西方新民粹主义流变及其本质
近年来,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呈愈演愈烈之势,一些西方国家的新民粹主义涌动尤为突出,不仅凸显了当今资本主义的制度性缺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性影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深入辨析西方新民粹主义思潮流变及其本质,有利于有效应对由此带来的风险挑战,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西方新民粹主义泛滥表现 传统民粹主义往往流行于平民群体,倡导绝对平等,带有非理性色彩,易偏向极端民主
本刊关注 |
北京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数字化社区建设是北京市数字经济领域的六大标杆工程之一。北京市以回天等地区为试点,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力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基层社区减负增效。各社区对整合信息系统、完善基础数据、创新可持续建设模式及培养数字化人才等方面,表现出强烈需求。对此,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做好转变建设理念、完善顶层设计、打破数据壁垒、调动多元主体等项工作,让社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本刊关注 |
社区来了“治理书记”
4月的北京,已是含苞吐绿,春意盎然。 丰台区云岗街道珠光逸景社区里,两楼之间,一段缓坡,3米落差,居民刘淑春顺阶而下,心情随之舒朗。这里,曾是两楼居民多年来争执不下的焦点。 随着“治理书记”唐汝育的到来,缓坡被修葺成23级石阶小路。S形的路线,看似迂回,顺应的却是民意,换来的是多方和解。 这样的事情,正在丰台区26个街道和乡镇不断上演。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丰台区委以党建为引领,于202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北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先后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系统回答了关系首都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充分体现了对首都人民的深情厚意、对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北京全面准确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首都城市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科学回答首都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摘要]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北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首都功能,加强制度创新,以首善标准推进首都各方面工作,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有了明确认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对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要深刻把握首都工作的特点规律,从国内与国际、历史与当代多重维度认清首都工作所处的发展阶段,理解首都发展的内涵,坚持以首都发展统领首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科学规划建设 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摘要] 新时代十年,北京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规划战略引领、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首都功能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深刻转型。实践证明,“六个必须坚持”是推动首都规划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武器。新征程上,坚持城市总体规划战略引领,牢牢把握首都发展要义,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超大城市治理规律和国土空间开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全面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城市副中心依托自身优势,着力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交通、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未来,城市副中心将抢抓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机遇,深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聚焦工作重点,持续加大协同力度、发挥特色优势、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全面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区域均衡发展在政策制度、重点产业和要素资源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区域均衡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包括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优化区域产业定位和布局,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增强中心和辐射带动、城区发展和乡村发展等关系,助力北京区域均衡发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全面建设最美冬奥城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奥城,是延庆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重要嘱托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生动实践。延庆区坚持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进最美冬奥城建设,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中展现延庆新作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涵养区; 首都发展; 冬奥 [中图分类号] D616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展现重大主题宣讲的北京魅力
[摘要] 重大主题宣讲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北京重大主题宣讲初步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模式。围绕重大主题“谁来讲”“怎么讲”,北京模式呈现的是理论家走基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百姓宣讲、宣讲家网、宣讲家杯等叫得响的系列宣讲品牌,同时,北京模式在推动宣讲内涵方面发生重大转变,实现了宣讲成效倍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实践中,北京模式继续展现出新的魅力,通过深入开展百姓宣讲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赋予北京地理标志农产品鲜明地域价值
[摘要] 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良好声誉、地域性、准公共性和权利永久性等特性。北京现有地理标志农产品,涵盖果品、花卉、农业产品等品类,呈现出知名度高、历史悠久、皇家贡品多三个显著特点。做优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兴农富农重要抓手,为北京实施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北京坚持走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并重之路,从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研发力度、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数字化升级等方面赋能做优地理标志农产品。 [关键词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红帆领航两新组织党建高质量发展
[摘要] 做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海淀区海淀街道党工委秉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的思路,创建红帆两新组织党建品牌,从“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四个方面诠释并引领实践。通过推动两新党组织兜底覆盖,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全方位做实做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让红帆品牌有效传导并产生辐射效应。 [关键词] 两新组织;党建
人文时空 |
“救时宰相”姚崇
姚崇(公元650—721年),字元之,唐嶲州都督姚懿之子,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姚崇历仕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五朝,并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玄宗时期,姚崇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是一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政治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玄宗盛赞
人文时空 |
名似串珠缀运河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的主体部分是人们熟知的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但在民国以前只称运河。运河沿线众多的河渠沟渎、城邑村镇、水闸水坝的名称,有的伴随着运河的开凿而诞生,有的肇始于此前或此后的某个时段。这些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逐渐积淀为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被视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济:河渠命名的美好意愿 漫长的河流与连绵的山脉一样,都有在不同区域随
人文时空 |
1923年5月:革命力量逐步壮大
苏联政府援助孙中山 1923年5月1日,苏联政府在致孙中山的电报中表示,未来一年时间内,苏联将向孙中山提供包括资金、武器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援助。 苏联政府的这封密电实际上是对孙中山多次求援的回应。早在1922年12月,孙中山就曾致信苏联代表越飞。在信中,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西北建立革命基地的设想,即“西北计划”。由于缺乏实施“西北计划”所需的资金和武器,孙中山一直非常希望苏联能够提供援助。1923
人文时空 |
白居易退休之后
说到唐代诗人白居易,耳熟能详的是他的名作《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可读到他退休后写的《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却让人浮想联翩。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71岁的白居易被“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就是被免去太子少傅的职务,加一个刑部尚书的头衔而退休。 从71岁退下来,到75岁故去,在他退休生活的短短四年里,诗肯定还是要写的,有时还与老朋友们喝酒闲聊。在《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人文时空 |
不贪为宝
金钱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人品的纯粹与污浊、灵魂的高贵与卑下。 古人中的智者,深谙金钱的特性,对其保持着可贵的警惕之心。清代笔记小说《履园丛话》里记载了一个小棺材的故事:苏州城内城隍庙的主持袁守中,住在月渚山房。作者钱泳说自己在这里借住时,看到他案头摆着一具用紫檀木制成的小棺材,长三寸许,有盖可开可阖,笑问他:“君制此物何用?”袁守中回答说:“人有生必有死,死则便入此中,吾怪世之人但知富贵功名利
人文时空 |
吾将吾身交吾党
贺锦斋是湘鄂边红军的创建人之一,家乡在湖南桑植县洪家关,早年追随贺龙从事革命活动。他是党领导军队建设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随军北伐 屡立战功 贺锦斋1901年出生,很早就参加了贺龙的队伍。1916年,贺龙以两把菜刀夺取芭茅溪盐局的枪支,组建讨伐袁世凯的武装力量。贺锦斋曾为此赋诗一首:“桑植有个贺文常(贺龙原名),不怕猛虎与豺狼,星夜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