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3期
社论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春节假期刚过,2024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就召开,对各方面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充分发挥首都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丰富思想成果,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是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提供了动力基础,新时代党领导的文化实践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九个坚持”集中体现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七个着力”进一步明确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文化强国伟大乐章的三重奏
[摘要] 文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命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建设文化强国伟大乐章的三重奏。文化自觉是大国的深厚底蕴,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文化自信是强国的华彩神韵,是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风采;文化自强是中国的内生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与自我超越。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中图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智慧国博”助推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目标要求,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推进“智慧国博”建设工程。该工程以智慧博物馆理论模型为基石,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实施“文物+”战略,紧紧围绕核心业务、综合协调、运维保障三大板块进行格局重塑和流程再造,提升数据的“采、存、管、用”全链条能力,大幅度提升全面感知、互联共享、智能处理与融合的应用水平,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聚焦“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等,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的新篇章。这一重要思想必将科学指引百年大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也必将对世界政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全面从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推进法律清理 提升立法质效
[摘要]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是新时代新征程法治建设的关键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推进法律清理。通过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审查,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修改需要更新的内容以及废除不再适用的法律法规,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提升立法质效,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效因应
理论前沿 |
“先立后破”是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辩证法
[摘要] “先立后破”是解决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辩证法。破与立反映了事物变化的法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先立后破”体现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守正创新的政治智慧,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其内在哲理,活学活用,付诸实践,在把握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中,推动各项工作立得住、行得稳、走得远。 [关键词] 先立后破; 稳中求进;
理论前沿 |
扎实推动金融业行稳致远
[摘要] 金融强国,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我国能多次防范和化解全球性金融风险,离不开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不断探索。中央六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决策,在强调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逐步确立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应当始终坚持金融业行稳致远的基本目标,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和统筹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不断推动我国金融高
理论前沿 |
做好“五篇大文章”探索金融强国路
[摘要] 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金融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业之本,牢牢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科技金融; 绿色
理论前沿 |
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金融体系
[摘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北京在金融强国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要通过加快建设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发展质效、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关键词] 金
前线论坛 |
论教育
教育,狭义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泛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古语云:“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知识改变命运,文化点亮人生,教育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育推动进化历程。人类最初是蛮荒世界的一部分,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的体型不如鲸象,力量不及狮虎。劳动既是一种生存需要,也是一种实践教育,不仅使早期人类形成适于直立行走的身体形态,更不断扩大提升思维的大脑容量。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此人猿
前线论坛 |
如何突破刻板印象
老师喜欢说教,商人见利忘义;女性温柔,男性坚强;南方人精明,北方人豪放……“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某类人或事概括而笼统的固化认知。此类印象忽视了差异性与多样性,容易产生误解与偏见,影响判断与决策,导致人际沟通不畅,甚至引发群体争端,突破刻板印象十分必要。 拓宽视野,防止以偏概全。每个个体都具有丰富性、多面性和立体性,角色转换可能展现不同的性格。例如,一位要求严格的领导可能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一位健谈
前线论坛 |
警惕当代西方极右翼思潮
当今时代,西方极右翼思潮愈演愈烈,对世界政治、经济和舆论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对我国也形成一些新挑战。深入研究西方极右翼思潮,认清其起源流变、性质特征与未来趋势,对于从容应对其不良影响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极右翼思潮的缘起与流变 当代西方极右翼思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勒庞主义,形成于21世纪英美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法国国民阵线成立于1972年,其创始人让·玛丽·勒庞凭借“法国人优先”等
本刊关注 |
楼宇更新产业蝶变 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摘要] 北京市积极开展老旧低效楼宇更新改造,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腾挪发展空间。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楼宇更新典型案例,带动了产业升级迭代、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织补、环境品质提升。展望未来,低效楼宇更新改造仍面临挑战,需要从梳理对接楼宇更新供需信息、加大政策支持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强化产业社区运营理念等方面发力,实现产城融合双向赋能。 [关键词] 低效楼宇; 更新改造;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
本刊关注 |
腾笼换鸟 寸土生金
45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利润空间有多大?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每年税收20亿元。 20亿元怎么来的?疏解腾退老“动批”的低效用地,增效扩能,引来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 20亿元什么概念?10年前,也是这45万平方米,税收仅有6000万元,每年政府还要为此投入1亿元的治理费用……同样的空间,换了打开方式,呈现效果截然不同。这种发展逻辑的嬗变,正在西城区不断上演。 近年来,西城区向立体要发展、向空
本刊关注 |
筑巢引凤 打造产业焕新的丰台实践
以低效楼宇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牵着民生。作为完善首都功能格局的战略要地、引领城南发展的排头兵,丰台区以低效楼宇更新为抓手,建设高精尖产业集群,助力区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盘活空间 打造低效楼宇更新示范项目 在凉水河与南苑路交会处,曾经满是巨幅服装广告的建筑外墙,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现代感十足的格栅和玻璃幕墙立面,彰显中轴线文化底蕴的同时,又不失未来科技感。2023年12月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妇女投身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使中国妇女运动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使妇女事业发展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党的妇女工作机制强化了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导思想优、领导力量优、工作机制优构成了新时代妇女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凝聚巾帼力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化了我们党对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北京市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认真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不断开创新时代首都妇女工作新局面。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切实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目标任务,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着力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首都实践中续写“半边天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撑好新时代模范机关建设“半边天”
北京市直机关妇工委在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和北京市妇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动员市直机关各级妇女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系统推进机关妇女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机关妇女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和模范机关建设发挥“半边天”作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创新发展之基 坚持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凝聚“她力量” 服务“她发展”
海淀区是全国女性科技人才最聚集的地区之一。以两院女院士为例,目前在海淀区工作或生活的就有38人,占全国女院士的35.18%。北京市海淀区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海淀区妇联”)聚合优势资源,积极构建具有海淀特色的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引领服务联系势能,着力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女性发展红利,团结海淀女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巾帼力量、续写巾帼华章。 激发“她力量” 建立女性科创支持体系 完善
首都实践 |
全面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速升级
[摘要] 北京以打造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全力推动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发展。目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已从夯基垒台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北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坚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多元丰富的消费供给,营造温暖和谐的消费氛围,构建便利开放的消费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满足消费者高品质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关键
首都实践 |
努力作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兴贡献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大兴区立足“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按照“三落一提”基本要求,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规划引领,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平原新城;坚持产业强区,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践行人民至上,不断拓展现代化惠民之路;加强作风建设,擦亮“新国门干部”品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南大地形成更多生动实践,努力向世界展示
首都实践 |
探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平急两用”新模式
[摘要]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平谷区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扛起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建设责任,围绕解决“吃、住、行、医和集中承载”等问题,探索打造五大应用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效,及时总结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标准要求、创新政策支持、抓好机制建设等实践经验,确保“平急两用”落得下、行得通、见实效。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首都实践 |
“圆桌下午茶”架起政协界别协商新平台
[摘要] 政协是一个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通过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可以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当前,在基层政协实际工作中以界别为单位组织的协商议政活动很少,充分发挥界别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市丰台区政协探索搭建“政协圆桌下午茶”界别协商新平台,整合行业界别人才智力资源,有效发挥政协专委会职能作用,以下午茶方式,围绕产业升级共谋发展大计,为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
首都实践 |
在文化传承中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
[摘要] 文化传承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基础,文化消费是助推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东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崇文争先”理念,立足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化无形为有形、化主导为引导、化流量为“留量”,持续用文化激发城市的独特韵味,引领文化消费热潮,为老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传承发展; 文化消费; 东城区 [中图分类号] D619
人文时空 |
忠勇双全 文道合一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著作被编为《韩昌黎集》。 耿介危言 因文荣辱 韩愈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父亲韩仲卿在他3岁时去世,长兄韩会与嫂郑氏将其抚养长大。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18岁的韩愈独自前
人文时空 |
清代漕运的变迁
大运河承载的一项重要功能为漕粮北运,就是向京师运送南部各省的粮食及物资,保证皇城宗室、官兵百姓的用粮需求,维护中央王朝的稳定。经过历朝赓续,大运河漕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到了清代,大运河漕运达到顶峰,有效沟通了南北经济,在政权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社会变革步伐加快,内外交战割断了大运河南北交通,财政结构的演变导致漕运在清晚期逐步走向衰落
人文时空 |
1924年3月:应时而进乘势而为
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近代以降,西方工业革命的全球扩张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劳动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度适配,加速了女性劳动者在纺织、缫丝等行业的广泛聚集。随之而来的,一方面,女工们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弱,自身经济独立性增强;另一方面,在资本重压之下,她们的劳动、生活环境极端恶劣,基本权益几近完全丧失。为求生存,女工们不得不联合起来抗衡资方。1921年9月,
人文时空 |
说说“找平衡”
体操比赛项目中,我最喜欢看平衡木。一条宽仅10厘米的横木,常人站稳尚且困难,运动员却能在上边翻飞腾挪且稳如泰山,堪称掌握平衡的高手。联想起来,这个世界上,其实人人都在找平衡,生活更是处处需要平衡,因为走路不平衡会摔跤、做事不平衡会失误、心理不平衡会烦恼。 平衡有两种,一是自动平衡,下意识的、不自主的动作。人学走路,是机体的自动调适,就是在找平衡。二是主动平衡,是人有意识地、理性地寻找内心的平衡点
人文时空 |
品味农谚里的地瓜
地瓜,又称红薯,既营养又美味,其生长特点也带给我们许多精神启迪。农谚说,地瓜属土,沾地就活。地瓜易成活,无论土地肥沃与否,都能有收成。早些年当知青时,我也曾种过地瓜。用锄头挖好地窝,浇上半瓢水,把地瓜秧苗扶正,再用土压实。过不了多久,只见一地碧绿,藤蔓上开出小喇叭一样的绯色花儿。之后,果实累累,农人就开始张罗“开苕门”了。 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赞叹植物的种子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种子的力量来
人文时空 |
青年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青年毛泽东立下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在他“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生涯中,1918年8月的第一次北京之行,是青年毛泽东从湖南走向全中国的第一步。 来北京、入北大,结识新文化代表人物 为了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萧子升等20多名青年乘火车离开长沙,8月19日到达北京。毛泽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