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3期
社论 |
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中 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之际,深化“疏解整治促提升”促进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相继召开,对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展现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探源
[摘要] 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坚持大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厚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过程的集合体”辩证法思想要求把各阶段的民主结合成一个大的整体,从客观规律高度揭示人民民主发展趋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了恩格斯揭示的人民拥有决定的权力的人类民主基本特点;工人革命第一步争取普选权的思想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选举民主重点任务,我们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之中,是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在当代中国的理念传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具体反映。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根本性的区别,具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实践的真实性、民主效果的管用性等鲜明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总结了中国民主发展经验,激发了中国民主的生机活力,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不断发展,开辟了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新时代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社会治理;
战略视野 |
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摘要]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
战略视野 |
重塑中国全球思想价值链的着力点
[摘要] “一带一路”研究彰显中国在全球思想价值链的地位上升。全球思想价值链重塑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持续加大“一带一路”研究力度,充分发挥中国智库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学术研究质量,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智库界的重要任务。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深化研究,持续用力,牢牢把握“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和学术牵引力。坚持独立性研究与合作性研究相结合,加强跨国合作研究,不断提
战略视野 |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党的形象塑造
[摘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形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的国家形象基本重合。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有助于增强国内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为中国发展构建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解决“传什么”“谁来传”“传播效果好不好”的问题,争取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准确认知和认同,中国外宣媒体努力实现传播思维转型、传播内容转向、“自我—他者”关系转
理论前沿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价值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互贯通、交互作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展现的新文明主要体现为以社会主义为本质规定的制度文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切合实际的路径选择、综合协调的整体文明、命运与共的和平发展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内涵、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格局、导引了人类文明的走向、创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式。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理论前沿 |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召唤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战略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处理好中外文化、古今文化、文化的安全与发展等关系,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推动文化创新、维护文化安全、持续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文化基因; 文化创
理论前沿 |
坚决维护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
[摘要]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面对加速演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国际安全环境,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用系统思维做好统筹谋划,做好重点对象的意识形态工作,精心运筹、积极塑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关键词] 意识形态工作; 战略位置; 指导地位; 主导权 [中图分类号] D616
前线论坛 |
论公益心
公益即公共利益。公益心是一种对公共利益的关切之情,是一种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不求回报、热情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精神,是人类心灵健康的标志,也是社会共同体的纽带和基础。没有公益心的社会必然一盘散沙。 发端于仁爱。仁爱是人的根性。孟子说“仁者爱人”,基督教讲“爱人如己”,基点都是爱。社会是人的集合,爱是社会凝聚的纽带。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同学同乡,战友同事,皆因爱而交集。人际交往常
前线论坛 |
“双减”缘何催生加法效应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义务教育更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段时间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校外培训机构泛滥,资本过度介入,制造社会焦虑情绪,破坏教育公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被错误解读,参加校外培训的攀比之风盛行。在一些地方和群体中,教育培训支出成为仅次于住房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面对这些现象,党和国家果断推出了以减轻义
前线论坛 |
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领导人民不断推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本刊关注 |
接诉即办《条例》文本变迁的深刻意涵
[摘要]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起草制定和通过实施,是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完善、上下互动改革的制度化、法治化的进程。借助数字痕迹、算法辅助和语义网络三种技术,检视立法过程中《条例》文本的发展轨迹,对比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容差异,揭示《条例》从政策文本向成文法规跃升和转化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深刻理解《条例》所具有的北京原创法、为民服务法、制度保障法和深化改革法这四大基本属性。 [关键词] 接
本刊关注 |
冬奥会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摘要] 北京冬奥会的国际传播在新视阈下丰富了中国形象内涵,深入人心地传播了中国声音,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精神风貌,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现实、理解中国发展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让世界看到一个身体力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有信心、有能力为全球未来和人类共同命运贡献智慧和方案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中国形象;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G811.212; G209 [文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 |
自贸区联盟:制度型开放新机遇
[摘要] 自贸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分布与城市群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成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窗口。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自贸区建设的高位开局。京津冀有建立自贸区联盟的基础条件,通过打造京津冀自贸区联盟,突出三地自贸区在产业引领、要素集聚和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开创高层次开放新格局
[摘要] 北京“两区”建设250余项开放政策的实施有序扩大了服务业开放,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北京经验,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信心。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国际贸易领域出现新的壁垒,全球经济开放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北京的服贸会平台不仅向全球服务贸易企业敞开中国市场大门,更为未来全球服务贸易拓展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两区”“三平台”建设为契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彰显科技自立自强的北京担当
[摘要] 北京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为彰显科技自立自强的北京担当,北京立足首都实际,坚持守正创新,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提升牵引力,展开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发以迸发原创力,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以注入新动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以增强吸引力,全方位科技开放合作以扩大影响力,向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打造元宇宙时代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摘要] 元宇宙是虚拟世界融入真实世界的未来社会新形态,是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技术的系统性和场景的广阔性决定了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落地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提供极大助力,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当其时。北京市持续引领关键技术突破和加强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元宇宙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与国际规则制定,并率先传播新网络文化理念,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关键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数字企业出海的安全风险防范
[摘要] 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与运营,既有利益,又有风险。数字企业承载着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出海的利益大,风险也大。当前,北京数字经济仍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非市场环境,集中在政治、法律等宏观层面。针对企业面临的非市场风险,加快构建全面的海外投资保护网络,为数字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对外投资合作; 企业安全;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有效提升首都“菜篮子”自给率
[摘要] 农产品保价稳供对城市安全运行和民生保障具有“压舱石”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区域产销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北京等超大城市作为各类农产品的主销区,产销不平衡呈现出进一步加剧态势,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提升全市蔬菜自给率的目标要求。破解首都蔬菜自给率难题,重点在于解决种植成本劣势、组织化专业化不足、政策支持不连续不充分等制约因素。从理念更新、组织优化、科技赋能、政策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整体构建“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摘要] 作为社会政策和福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支持政策已由补充性政策逐渐发展为基础性政策,家庭视角的经济社会政策在整个公共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十四五”时期,对“一老一小”的支持政策逐步成为家庭支持政策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构建积极、能动、包容的全方位政策体系,纾解家庭养老之忧、育儿之难,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家庭支持;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大力兴建市郊铁路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摘要] 市郊铁路是未来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的重点,发挥市郊铁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作用,对于形成首都“大交通”“大旅游”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构建由文化、铁路、旅游组成的廊道,形成复合型产业链,全面综合施策,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文旅融合发展。 [关键词] 市郊铁路; 文化; 旅游;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16; F592.7 [文献标识码]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破解“一把手”监督难的四个切入点
[摘要] 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联合大学纪委立足实际,深化对监督的定位认知,创新监督理念,把握内在逻辑,以主动服务赢得支持;共育良好监督生态,有效提升监督效能,把监督还原到日常管理运行中;系统联动诊断,找准有效监督切口;紧扣关键节点,把握“点—线—面—体”的监督工作逻辑,深化精准监督实践,做好“一把手”监督这篇大文章。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
人文时空 |
“清慎太过”的宰相
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唐朝德宗时期的宰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从政之际,正值唐朝内乱四起、风雨飘摇之时。纵观陆贽的一生,可用“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来形容。政治上,陆贽临危辅主、谏言献策、勤政爱民,撰写政论数百篇,五代时政治家刘昫将其与汉代名臣贾谊相比。品行上,陆贽公忠体国、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无论是学养才能还是个人操守,这位中唐贤相都堪称后世楷模,苏轼赞誉陆贽“才本王佐
人文时空 |
泥河湾东胡林 沿河走来北京人
北京城西北群山环抱,大西山张开臂膀护卫着京城,宛若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永定河从黄土高原的北部蜿蜒东流,劈山钻谷冲出大西山奔向华北平原。山如父,河为母,它们共同书写了一段华夏文明史的精彩华章。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早期人类在永定河流域及西山一带的活动踪迹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泥河湾、东胡林等地的新发现和早已闻名世界的周口店遗址等,都是关乎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考古成果,见证了这条华夏文化根脉的起
人文时空 |
1922年3月: 冲破黑暗 寻找光明
明星电影公司诞生 浙江宁波商人涉猎商业领域很广,自然也不会缺位新兴的电影行业。16岁那年,宁波人张石川辍学告别家乡,到上海美商华洋公司当了一名小职员。他白天上班,晚上进夜校补习英语,不久就会说一口“洋泾浜英语”。1913年,他到美国商人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担任顾问并主持制片业务,拍摄了中国故事片开山之作《难夫难妻》。1916年,张石川与人合作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拍摄揭露鸦片毒祸的舞台剧《黑籍冤魂
人文时空 |
谈“忙”
《儒林外史》里有一位蘧太守,生性恬静、不慕荣华。他在南昌为官期间,追求讼简刑清、无为而治,因此衙门里只有三种声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续任的王太守,却是个能吏,把这三种声息,变成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里衙外,一片繁忙。 中国传统文化里,提倡为官之道,端在清闲。“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不知道多少人追求“垂拱而天下治”。所以书里对蘧太守大加褒奖,而把继任的王太守写成了一个丑角。
人文时空 |
“压力即动力”辨
重温王安石《伤仲永》一文,读至“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颇有感慨,明明5岁时就能“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让众人感到才华出众的方仲永,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竟然每况愈下,终至平庸之辈了呢?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强大压力下,方仲永难以静下心来继续精进。 时下常说“压力即动力”,以至于有时连当事人也浑然不
人文时空 |
烟火人生咏叹调
烟火人生,一日三餐,日常生活所需的七样东西,俗称“柴米油盐酱醋茶”。宋朝吴自牧《梦粱录》中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升斗小民开门七件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生活之重。 同样说七件事,不同人物、不同的社会角色,包罗内容和情感指向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与饮食文化、兴味爱好有关,更因人的身份有别而大异其趣。比如古来秀才对功名求索、科场得意七件事的憧憬:“笔墨纸砚诗书画,件件行年不离它。吃
人文时空 |
叔翁办事 可当大局
何叔衡,字玉衡,号琥璜。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沙田乡杓子冲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26岁的何叔衡考中秀才,县衙委任他去掌管钱粮,但他深感“世局之汹汹,人情之馈馈”,于是拒绝官衙任命,开启了自己10年乡村私塾的教育生涯。 在旧环境中成长的何叔衡没有落入封建制度的窠臼,他关心时局,心忧国家,积极探求教育与民风变革之路,以期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开启民智。他执着而炽烈地追求真理,反复鉴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