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2期
社论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今年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
中央精神 |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
中央精神 |
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9年1月16日至18日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习近平充分肯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
中央精神 |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3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
战略阐释 |
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模式的伟大实践,是重大的系统和长期工程,京津冀三省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要求,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加速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定位新使命 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
战略阐释 |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全国经济结构深化调整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防治北京“大城市病”、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和加快培育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的重大战略选择。展望未来,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趋势,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加强区域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推动产业园区共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推进的方向。 优化空间布局,在“三轴四区”上发力 空间布局优化是新时期京
战略阐释 |
三个率先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成形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全面深刻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奋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
战略阐释 |
三个率先突破:蓝天碧水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逐渐完善,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蓝天碧水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是推进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推动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对于展现我国生态
战略阐释 |
三个率先突破:重要增长极作用不断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引领京津冀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建设深入推进。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亲自部署,指出产业协同是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
战略阐释 |
非凡十年创新路 奋楫笃行谱新篇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协同,要在创新。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
战略阐释 |
京津冀旅游业高水平协同发展新方略
京津冀旅游合作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由旅游主管部门推动,旨在消除游客和要素流动障碍。1985年,北京平谷的金海湖,天津的盘山、黄崖关、蓟县以及河北省的清东陵等景区成立“京东旅游区”,共同推进京津冀邻近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合作。1987年,三地旅游部门联合召开了“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广泛共识。1996年,该研讨会转型为北方十省市旅游联谊会和“北方旅游交易会”,形成
战略阐释 |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向纵深发展
在2023年5月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是党中央赋予京津冀的全新历史使命,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的第一个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它在整个国土空间布局和区域战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自
战略阐释 |
北京冬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京津冀三地发展的差距大、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工协作不足、公共服务落差大,这决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党中
实践探索 |
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亲自把脉定向,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三省市通力合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突破10.4万亿元,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
实践探索 |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党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三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坚持规划战略引领,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以拓展腹地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上扛起使命担当。 深化“多规合一”的规划引领 加强空间协同的总体布局
实践探索 |
全力做好疏解整治促提升大文章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十年来,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坚持内部功能重组与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全力做好疏解整治促提升这篇大文章。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下好机制建设先手棋 东城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推进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宏伟蓝图转化为
实践探索 |
当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红墙先锋”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西城区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坚持以“首善之首”高标准、“红墙先锋”新作为,扭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探索“大城市病”治本之策、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之道,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西城贡献。 以疏解引领城市减负减重,推动城市格局深刻调整优化。深刻把握“都”与“城”的
实践探索 |
立足千年城市建设 答好“二十年之问”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以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步步将愿景图转变为实景图,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 牢记嘱托,肩负起推动北京城市副
实践探索 |
努力建设交通强国样板区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加快构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能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北京市交通委坚决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着眼于京津冀“一核、双城、三轴、
实践探索 |
美丽宜居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是增进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职责使命,建机制、促转型、强治理、抓重点、同攻坚,三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 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协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加大对协
实践探索 |
统筹协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年来,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以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一批重点产业园区、重点产业
实践探索 |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路先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现实路径,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影响力。 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成功实践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三地科技部门主要领导每年定期进行座谈交流,在做
实践探索 |
努力打造商务协同发展新标杆
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破除制约三地商贸流通领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壁垒,促进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协同、共享、融通、有序的区域商贸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商务协同发展新标杆。 建立
实践探索 |
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沟通对接,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京津冀三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为首要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
实践探索 |
“串珠成链”文旅魅力彰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携手津冀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主动作为,搭平台、建链条、促合作、立标准、铸品牌
实践探索 |
聚合广电新动能 协奏发展最强音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具有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舆论宣传、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重要作用。近年来,首都广电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内容、科技、安全“三驾马车”并进,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推动三地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主流媒体矩阵、宣传展示建设成果、促进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群
实践探索 |
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行稳致远
京津冀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京津冀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环境关联、经济差异,不断提升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十年来,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产业协作和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逐步形成目标同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着力服务首都的农产品供给 河北省始终坚持将保障首都农产品供应和积极承
实践探索 |
千年大计 教育先行
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京津冀三地形成合力,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更大成效,助力“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两翼”齐飞新格局更加明显,区域教育总体布局更加优化,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京津冀教育领域落地生效。 教育协同指导思想更加清晰。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定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一盘棋”,从国家战略上考量,在发展大局下行事。强化责任担当,用力铆足教育协同发展“一股劲”,以
实践探索 |
三地百姓共享一体化发展健康“红利”
卫生健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新时代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保障。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搭平台、建机制、求实效,持续推动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有序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疏解,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 十年来,北京市建成运行了天坛医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同仁医
实践探索 |
提升养老服务质效 护航幸福晚年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助力北京“新两翼”建设,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在养老服务领域先试先行,共同制定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系列政策,在优质项目推介、标准互认、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高位推动,建立健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机制 协同机制日
实践探索 |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民生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省委省
实践探索 |
“通武廊”携手种下“试验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通州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毗邻地区加强协调联动,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努力推动京津冀“通武廊”地区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高效推动“通武廊”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统筹协调加强区域协同顶层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通州区始终坚持树立全局观
实践探索 |
打造“平蓟三兴”深度融合协同的平谷样板
平谷区位于北京的最东部,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会处,与天津市蓟州区、河北省三河市和兴隆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有协同发展的天然优势。平谷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推进以“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为核心的“高大尚”平谷建设。自2014年起,平谷区就与蓟州区、三河市、兴隆县建立“平蓟三兴”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四地本着“优势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