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2期
社论 |
在新的征程上要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春节前夕,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相继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职,“两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取得圆满成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对于团结和动员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作为首都,在新的征程上要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新时代十年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升华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作出新的阐释。“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概括,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价值、精神特质、理论品格、思维特质、思想方法和担当精神。“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新时代重塑,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两个行”的辩证统一和重大意义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创新性地拓展为“两个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论断。这一新论断不仅有其深刻意蕴,而且内在地蕴含着“两个行”在同时性并存、历时性演进及二者相统一维度上的辩证关系。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新论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自信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加自觉地全面贯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深刻领悟自觉践行“国之大者”
[摘要] “国之大者”是治国理政的一个标识性概念,其内涵是具体的,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新征程的“国之大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关心的、反复强调的一系列大事要事和相关战略部署。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旗帜鲜明讲政治、“兵位帅谋”讲大局、知行合一讲担当、把握机遇讲乘势,是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的实践要求。 [关键词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根基。“十个明确”的理论内涵建构、“十四个坚持”的行动方略布局、“十六个方面成就”的实践效能检验,完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建构。“六个必须坚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提供了方法指导。“两个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现实体现。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提炼展示好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
[摘要]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必须提炼展示好中华文明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融洽、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当前与长远相统筹,提炼展示好中华文明中蕴藏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智慧和革故鼎新的重要方法,增加交流互鉴,增进自信自强,让中华文化和中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论析
[摘要]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与政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部署与安排,为新时代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好立场方向,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夯实技术与人才支撑,做到内外兼顾,有效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夯实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 [关键词] 新
战略视野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担当
[摘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全球发展赤字加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尖锐,世界呼唤新责任新担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胸怀天下,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破解挑战的良方,汇聚了广泛共识,促进了共同行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坚定不移走和
战略视野 |
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外交进展和特点
[摘要] 党的二十大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深刻研判,突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情怀,明确了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在周边外交、大国外交等领域多点开花。近期的中国外交积极宣介党的二十大成果,体现了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大国外交的稳中求进、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发展导向和多边外交的大国担当等特点。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外交; 大国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理论前沿 |
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摘要] 数字经济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深刻变革实体经济的生产模式与发展理念,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平衡好快速推广和规范治理、企业利益和社会福利、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是以数字经济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思路是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提高产业体系科技含量、改善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强化安全体系建设。 [关键词] 现代化
理论前沿 |
科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摘要]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是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途径是,以数据安全为基础、数据流通为核心、数据监管为保障,抓住数据要素有效使用和安全保障两个关键,建立三级数据要素市场基本架构,构建数据要素分类分级保护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流动规范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全面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 三级市场; 数据分类分级; 安全 [
理论前沿 |
《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各种形态的资本。重读《资本论》有助于深化对资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科学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中治理资本的成功经验,探索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策略,使资本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
前线论坛 |
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具有基础性、广泛性、深厚性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对于凝聚精神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基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在长期发展中创造的器物、精神和制
前线论坛 |
节奏为什么会被带偏
俗话说,“一人智谋短,众人智谋长”。通常认为,群体的智慧是高于个体的。但有时候,群体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大多数人赞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原本理性的个人,因为舆论影响而失去独立判断;原本正常的节奏,经众口相传而被带偏。那么,节奏为什么容易被带偏? 群体极化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只有更大声才能被听见”,有国外学者通过实验发现,集体商议存在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原本偏激进的团体,经集体商议后形成的决
前线论坛 |
透视西方民主假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这和西方民主有着根本区别。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产物,西方民主有其历史进步意义,“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而,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西方民主往往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殖民剥削、武力侵略等霸道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世界各国人民不是苦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不发展,而是苦于其过度发展,西方民主日益显露出局限性和
本刊关注 |
开局起步谋新篇 砥砺奋进续华章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癸卯年新春前夕,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相继胜利闭幕。在近一周的会期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积极履职尽责,建言首都发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绘“底色”: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首
本刊关注 |
高质量发展的北京实践
[摘要]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创新驱动、减量倒逼、内需拉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城市发展深刻转型,为超大型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成果。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减量发展; 内需拉动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构筑新型竞争优势
[摘要] 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国情培育新型竞争优势,是推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超大规模市场能够以较高的要素与产品一体化程度打破区域间藩篱,破解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瓶颈和堵点,畅通国内大循环,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空间动力。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深入挖掘超大规模市场红利,打通国内要素与产品大循环,以此带动各地区的充分协同发展,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
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京津冀路径
[摘要]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综合引领—特色开拓—潜力提升”梯次发展格局,数字梯度明显、互补性强,三地在技术创新、场景开发及规模应用上具有明显协同优势。基于数字经济梯度发展特点和各自比较优势,强化互补性创新,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双碳”治理五大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数字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奋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实践和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表明,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根基,是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重要保障。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不仅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面向未来,从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释放服务业的融合效应、发挥数字技术的关键作用、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市场以及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优先发展的政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做强做优做大丰台区数字经济产业
[摘要] 数字经济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北京市丰台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正处在加快功能升级和区域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近年来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偏少等问题。发展数字经济,丰台区坚持赛道思维,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质,夯实一大基础、瞄准两大方向、做强四大优势、培育三大特色,通过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塑造首都“斑马线文明”新品牌
[摘要] “斑马线文明”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气质。用好北京冬奥文化遗产,塑造首都“斑马线文明”新品牌,通过宣传教育与示范引领共举,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并重,部门联动与市民参与同行,推动礼让习惯养成。 [关键词] 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 专项行动; 城市文明 [中图分类号] D6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以社会组织撬动社区自治活力
[摘要] 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行动取向。北京市通州区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州区社区社会组织从治理结构上具有内生性、自洽性和联结性的特征,从治理功能上表现出精准服务、社区整合、价值倡导和沟通政社的优势。社区社会组织基于对居民日常生活逻辑和政府治理逻辑的适恰结合促成了嵌入式治理,为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和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打
人文时空 |
大唐名将 王佐之才
李靖(公元571―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隋末唐初著名军事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人过中年才遇明主,在李渊、李世民两代君王的重用下,充分发挥军事才能,南定荆吴,北平突厥,西击吐谷浑,成就“封狼居胥”伟业,堪称大唐第一战神。他官至宰相,地位显赫,但为人谦逊,擅于审时度势,不贪恋权位,致力于著书立说,其军事思想在后世广为流传。隋朝吏部尚书牛弘评价李靖有“王佐才也”。 开
人文时空 |
顺天宜居古镇兴
富饶的西山蕴藏着丰厚的物产资源,绵延的永定河贯通了沿线往来,山河哺育之下的京西古镇,不仅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繁华商市,更担负着古代京城与外界贸易中转的重要功能。南来北往、穿梭不息的各地行旅商贾,以京郊大小古镇为支点,将相隔万里的纵深腹地和广阔市场串联起来,建构起从京城辐射全国的发达商业网络。 御园孔道海淀镇 海淀镇的早期发展,与蓟城通往居庸关大道关系密切。元代王恽在《中堂事记》记载:“中统元年赴开
人文时空 |
1923年2月:人民的斗争
工人运动的滔天巨浪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当年8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先后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发动工人为捍卫自身劳动权益而斗争。一系列罢工不仅唤醒了工人的阶级意识、锻炼了斗争精神、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人群体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也使越来越多的工人在运动中成长起来。在此过程中,随着大批工人
人文时空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斗转星移又一年,日历已经翻开崭新的一页。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回望历史时,语重心长地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的确,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提振信心是很关键的一条。 应该看到,新冠疫情暴发三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多次冲击,这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是
人文时空 |
品茶悟道
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把茶叶叫做“神秘的东方树叶”。我国古代出口商品中,以茶叶和丝绸、瓷器、铜铁器为主。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一样,曾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贸通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自古就有讲究。“寒夜客来茶当酒”,是宋代诗人杜耒的名句,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煮茗吟诗,那是文人工夫。而芸芸众生,开门七件事,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了。据学者统计,古代白话小说《金瓶梅》中,提到茶的次
人文时空 |
美美与共 因城而荣
通州历史,因城而荣,与时新生。 开启了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历程的通州,正与周边关联区域携手并进,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一核两翼 服务首都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