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2期
社论 |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定向前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确保首都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定向前。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从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标记历史方位,敏锐洞察和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重大判断;勇于守正创新,提出新发展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发展马克思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特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保障、制度保障和动力机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牢牢抓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化方向,丰富和发展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实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明了实现生态共享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
[摘要]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可以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空间维度等多个不同的层面,增进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厘清走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包括前提条件、关键所在、制度保障等,才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造福世代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而且必定为人类现代化贡献全新的制度文明。 [关键词]共同富裕;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征程上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是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要]当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和重大举措,为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地提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等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为我们在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战略视野 |
中国战略机遇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摘要]新时代10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并深刻论述如何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强调“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从国内看,我国继续发展在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的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中国战略机遇根植于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拓展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之中。把中国战略机遇放到时代大潮和全
战略视野 |
量子科技的未来影响与军事价值
[摘要]量子科技是国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近年来量子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量子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取得重大成果,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军事领域对先进技术向来敏感,量子科技军事应用虽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也必然引发新军事变革的重大突破,成为颠覆未来作战的重要技术。 [关键词]量子科技;科技革命;军事科技;创新型
战略视野 |
制造业产业链转型升级与供应链体系重建
[摘要]产业链价值链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当今世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充分发挥我国规模庞大的国内市场、巨大的科技创新潜能与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持续提升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推进国内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产业链价值链;全国统
理论前沿 |
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联时代需要和人民利益,是一个由整体性的价值判断向具体性的事实判定转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量的至今仍有重要启示的精髓要义,促进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开展和针对性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与准备,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接续与提升,二者构成一
理论前沿 |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明确提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准确把握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努力实现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汇、升华,厚植广大青年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自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筑牢党员干部、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理想信念之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中小
理论前沿 |
诚信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
[摘要]诚信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有很深的文化根基。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现实路径之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的主体力量是治理共同体,共治的重心在于基层治理,共享的对象是人民创造的实体和智力成果。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诚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社会治理成果的共享具有促进
理论前沿 |
高质量开设思政课的逻辑意蕴
[摘要]高质量开设思政课是“国之大者”,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开设思政课关键在于抓好认识、内容、效果三个重要环节。夯基固本、抓好课程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集体备课,引育并举、建强教师队伍,深耕课堂、打造一流“金课”,切实发挥好教与学两个积极性,是高质量开设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1
前线论坛 |
坚持制度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最大优势和制度保证,是自信自立的定力所在。制度稳则国家稳定,制度强则国家强,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源自扎根中国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特有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
前线论坛 |
商量为什么这么难
商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探讨和交换意见来达成某种一致的过程。小到家庭矛盾、职场冲突的化解,大到社会问题、国际争端的调解,都需要双方积极沟通、认真商量。但商量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中,我们常发现冲突如烈火烹油,光让双方坐下来谈就很不容易;即便能谈,也各执一词,能好好谈很不容易;即便能好好谈,又互不相让,谈出一个好的结果更不容易。商量为什么这么难? 难就难在彼此对称。商量的前提是彼此平等
前线论坛 |
全球公共产品的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世纪疫情与俄乌冲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遭遇严峻挑战。人类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作为一个整体,在共同挑战面前,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近年来,中国积极顺应历史之变、回答时代之问,凸显中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与担当。 不确定性时代呼唤更多好的国际公共产品 当今世界凸显全球性危机,进入
本刊关注 |
强固“四大支撑”建设高品质消费城市
[摘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北京亟须发挥大国首都优势与首创精神,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逻辑起点,紧抓“两区”建设引领消费升级战略机遇,充分挖掘城市禀赋,从城市能级、空间场景、消费业态、消费环境四个方面加强要素集成、形成系统支撑,借助全方位、一体化的政策机制设计,打造优质消费城市生态体系。 [关键词]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大支撑 [中图分类号] F727[文献标识码] A
本刊关注 |
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看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摘要]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推动习惯养成。积极组织行为学将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激励员工发挥自身优势能够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水平,这为推动垃圾分类主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有益参考。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需要强化自我效能感,倡导垃圾分类人人能行;强化社区意识,明确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强化社区动员,落实垃圾分类人人尽责,最终将垃圾分类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关键词]积极组
本刊关注 |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一网统管”
[摘要] 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两年来,垃圾分类的北京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一网统管”是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以现有“一网统管”系统为基础,为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赋能,有利于建设统一大市场、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多元共治和敏捷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关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借石琢玉谱写产业协同发展新篇章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值得京津冀区域借鉴。针对制约产业协同的多重因素,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强化市场化改革力度,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深化京津产业协同合作,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高端产业植入步伐,将京津走廊积极打造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先行区,不断拓展京津冀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用好冬奥遗产 共促区域协同
[摘要]北京冬奥会留下的丰厚奥运遗产,不仅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宝贵财富,更对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京津冀三地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落实各项冬奥遗产战略计划,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使北京冬奥遗产与城市、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奥林匹克运动与区域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典范。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冬奥遗产;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811.212;F127[文献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选择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展示了打造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农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方向。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建设农业强国,准确定位了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要求。实现农业强国的建设目标,既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需要强化政府行为导向、丰富完善相关政策工具,保障农业强国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摘要]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加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首都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树数字经济标杆 塑首都发展典范
[摘要]当前,数字经济正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北京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助力构建首都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北京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发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北京要在标杆城市建设之路上更进一步,聚焦增强城市孵化功能、加强数据资源应用、促进产业互联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培育等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聚力打造“昌协商”协商民主品牌
[摘要]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昌平区政协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立足区政协实际,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聚力打造“昌协商”协商民主品牌,坚持常态协商、敞开协商、畅通协商,丰富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实践。 [关键词]专门协商机构;常态协商;敞开协商;畅通协商 [中图分类号] D6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2-0091-03 协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积极推进首都文化市场治理现代化
[摘要]推进首都文化市场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首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格局。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树牢政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相统一的执法理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互联网+执法”监管模式,着力提升首都文化市场治理规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水平,奋力谱写文化市场治理体系和治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用文化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摘要]文化强区是东城区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东城区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将“崇文”作为发展的实施路径,以“争先”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激发文化产业动能,以文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崇文争先;文化;老城保护;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2-0097-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
人文时空 |
“草茅”宰相马周
马周(公元601―648年),字宾王,唐博州清河郡茌平县(今山东茌平)人。作为贞观之治的有力推动者,马周与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并列为唐朝名相。不同的是,马周出身贫寒,在仍然以门第、出身为主要选官标准的唐初,凭借着自身的才干、见识,从“一介草茅”成为唐太宗的股肱之臣。在任职期间,他曾多次上疏,以古论今,痛陈时弊,深得太宗器重。太宗与其关系融洽,曾说道:“我与马周,暂不见便思之。”还赠马周16个字:“
人文时空 |
清泉变浑河 无定到永定
永定河是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更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其中,北京境内全长约170公里,流经门头沟、石景山等5个区。在历史上,由于城市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永定河曾被过度开发,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河水由清变浑,水患频发。元明清时期,官府曾经通过修筑河堤等手段对水患进行治理,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官厅水库及防洪工程系统
人文时空 |
1922年11月: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1922年11月5日,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苏俄彼得格勒召开(后改在莫斯科继续开会)。参加会议的中共代表团由陈独秀(代表党组织)、刘仁静(代表青年团)、王俊(代表工人组织)组成,瞿秋白作为工作人员参加大会。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是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11月22日第20次会议,给中国代表30分钟发言时间。刘仁静介绍了中国情况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的工作,指出中国工人运动
人文时空 |
1922年12月:开辟光辉的未来
收回青岛主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借对德宣战之机侵占胶州湾,并以此为据点不断扩张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喊出“还我青岛”等口号,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巴黎和会后,日本屡次向中国政府提出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均遭中国政府拒绝。此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开展了不屈不挠
人文时空 |
慎微者不危
《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意思是说对待细小之事也持谨慎的态度,这样才可避免滋生祸患。 虑于微、防于小、杜于渐、作于细,饱含人生智慧和历史经验。《论语·为政》中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没有把握的事不言不行,对待有把握的事也要慎言慎行。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纵观一些腐败官员的
人文时空 |
打铁必须自身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一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平实语言令人眼前一亮,道理浅显易懂,意义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刀刃向内,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反腐倡廉,打虎
人文时空 |
人生当有戒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即年少时,精力还没稳定,要戒备因好色而产生的感情和欲望;壮年时,精力旺盛,血气方刚,要戒备争强斗勇之心;年老时,精力已衰弱,要戒备贪心之念。 自从孔子的“三戒”问世,后人见样学样。我在一处办公室的墙上见过“十二戒”,只是不知有用无用。 戒,即提防,警惕,警醒不能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