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11期
社论 |
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日,北京市旅游发展大会成功召开,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旅游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构建大旅游格局,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旅游高质量发展。此次大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北京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
[摘要] 文化领域是科技集成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文化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文化和科技融合贯穿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始终,文化装备制造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切入点,文化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人工智能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物。文化机构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天然优势,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传播思考
[摘要]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首先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国际传播层面,而要提升到文明传播层面。从文明传播层面来看,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面临着西方由一元文明观、西方中心历史叙事、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所构成的话语霸权和成熟的传播模式带来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通过构建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和探索新的文明传播模式等关键步骤来建立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传播机制。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成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以系统集成思维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以系统集成思维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在宏观格局上必须在“两个大局”的宏观视野下,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体制机制上从国家层面对“大外宣”进行统一领导、全面规划,构建协同实施、合力推进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传播渠道上做到大众传播与人际交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相结合;在话语体系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摘要] “两个毫不动摇”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优势互补,体现在分布领域、产权性质、提供就业、提高收入等方面。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需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推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制度创新,发展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关键词] “两个毫不动摇”; 国有经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增长澎湃动力
[摘要] 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无法自然生成,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通过转变机制、优化体制改变传统增长方式,适应全新增长方式;需要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的理念;需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经济高
理论前沿 |
科学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价值论
[摘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具体地刻画了人的现实存在状态,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逻辑,是今天我们批判资本主义现实问题和憧憬未来社会的思想理论根基。人工智能作为当下定义时代的突破性技术,重塑了劳动对象、劳动方式、劳动组织,产生了非物质劳动、休闲劳动等全新的劳动形式,并在“人工智能替代人”的背景下考问着劳动的存在论意义和价值。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全面
理论前沿 |
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的制度创新
[摘要] 新就业形态劳动是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条件下产生的新型劳动方式的统称,这种新的劳动形态突破了工业时代以来单位制的时间、场所和组织控制。现行“劳动法—民法”构成的“劳动二分法”存在滞后性,难以规范这种新的劳动形态。其主要原因是劳动法以单位制为前提假设,遵循团体性劳动的从属与控制,难以兼容新就业形态劳动的个体性、灵活性。通过引入“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的第三类劳动形态,我国劳动政
理论前沿 |
数字劳动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
[摘要] 数字劳动是当今产业变革的基本动力源,数字劳动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重塑,是新质生产力中新型劳动的集中体现。数字劳动使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高效化水平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和自由权利、社会公平正义受损等伦理悖论。因此,要关注数字劳动的伦理问题,并通过伦理认知、伦理关怀、协调劳动关系以及消除制度障碍因素等措施加以解决,真正发挥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数
前线论坛 |
遵规守纪并不妨碍干事创业
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干事创业,也离不开遵规守纪。现实中有些人却认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会束缚手脚,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对遵规守纪与干事创业之间关系的误读和曲解。法治社会,干事创业,遵规守纪是底线。那些把底线当作对立面的思想言行,破坏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阻碍改革创新的发展进程,不可不察,不可不纠。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秩序是一切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社会有
前线论坛 |
团队协作莫做旁观者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这也是广受认可的团队协作理念。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人多未必就能促进团队高效协作,相反还可能出现“人多事难成”或“人多不负责”的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团队协作中,个体的责任感往往会降低,甚至成为旁观者或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消极现象,最终影响整体工作的完成质量。这种现象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 在推进事业发展过程中,团队协作需要每个成员跳出“旁观者效应”的束缚
前线论坛 |
全球治理变革与建设的“南方时刻”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既有多极化的新局,也有“新冷战”的危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紧迫性凸显。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正在深刻改写世界经济的版图,为全球治理改革增添新动能。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致力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振兴。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发展,成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关键力量。 全球治理的困境和希望 长期以来,西方少数传统大国在全球事务中唯我独
本刊关注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专精特新门头沟”
[摘要] 门头沟区坚定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以发展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为抓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完善产业布局、政策供给,不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推动产业建链强链,持续保持了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良好态势,进一步打造“专精特新门头沟”。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本刊关注 |
打好绿色发展攻坚战 建设壮美首都西大门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门头沟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攻坚战。2024年是全区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近日,本刊记者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对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进行了专访。 牢记殷殷嘱托,书写灾后恢复重建新答卷 记 者:202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和战略部署
[摘要]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系统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举措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价值。在本体论上,揭示了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与鲜明特质;在方法论上,明确了建成教育强国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在实践论上,提出了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是建成教育强国的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持续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北京篇章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都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下一步,首都教育将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奋力谱写建设教育强国的北京篇章。 [关键词]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坚持首善标准 办好“第一课程”
高质量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头等大事,也是提升首都教育思政引领力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始终将开好这门必修课作为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重中之重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固本之举,高位统筹最优资源,充分发挥新时代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在全市大中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钢铁摇篮”里的文化密码
大学文化是滋养学生内心和灵魂的精神力量,具有直抵内心、润物无声的天然育人优势。北京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为我国钢铁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熔铸出了钢铁特色鲜明的精神烙印和文化底色。近年来,学校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紧扣钢铁行业背景,紧贴特殊职能使命,发挥办学优势,弘扬钢铁精神,打造钢铁文化,锻造学生坚韧意志,塑造学生优良品格,被誉为首都院校兼具钢铁文化特色和科技创
首都实践 |
接诉即办驱动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
[摘要] 北京市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以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坚持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为依据,扎实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注重系统集成、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未诉先办,推动首都卫生健康系统接诉即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以接诉即办驱动卫生健康治理迈向崭新征程。 [关键词] 接诉即办; 卫生健康; 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D630; R197
首都实践 |
以改革再深化加速推进城市副中心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要]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近年来,通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回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为总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活化资源要素、深化产业组织等方面持续发力,城市副中心经济运行更加顺畅,产业集聚态势愈发显现,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非首都功能疏解; 城市副中心
首都实践 |
“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平谷实践
[摘要] 平谷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主动嵌入首都全局、融入国家大局,以“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是否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是否有利于老百姓美好生活”为标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四干”要求,强化“四心”精神,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打造首都物流高地,以最大程度、最大强度、最大力度跑出
首都实践 |
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摘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落实分类办学要求,将事业发展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新形势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始终坚定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和首都发展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改革发展路径,以实际行动和优秀业绩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首都发展; 分类办学; 信息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
首都实践 |
聚智聚力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摘要] 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接诉即办工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党员示范聚智力、机制创新聚动力、志愿服务聚合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实实在在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接诉即办; 共建共治共享 [中图分类号] D267.7; D699.3
首都实践 |
“四个工程”推进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摘要] 北京小汤山医院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建引领、融合互促”主题,立足康复医学、健康管理、综合医疗、预防保健的功能定位,实施“党建领航”工程、“素质提升”工程、“优化服务”工程、“文化助力”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更好地服务医院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 人民健康需求 [中图分类号
人文时空 |
戎马倥偬 智勇兼备
狄青(公元1008—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今山西省汾阳市),北宋时期名将。他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在抵御西夏军队进攻、平定侬智高叛乱的过程中,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为北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面涅将军 初露锋芒 关于狄青的童年经历,宋史《狄青传》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从一些民间故事中得知狄青年少家贫、好勇斗狠,因与同乡斗殴而入狱;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代兄受过,被发配军营
人文时空 |
关口连内外 要塞变通衢
在中国历史早期阶段,长城主要作为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而存在,长城各关口要塞在巩固边防、保卫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往来不断深入,长城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其作为农业与游牧两种文明交流渗透、交融汇聚重要通道的功能日益增强,作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纽带的功能也愈发凸显。与这一历史过程相对应,明清时期长城关口也经历了从军事要塞到贸易枢纽的转变。 明代长城关口商贸的发展
人文时空 |
1924年11月:乘势而上谋新篇
孙中山北上并发表《时局宣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联盟形成,并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力量,很快开创了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新局面,各地群众运动呈方兴未艾之势。 在此背景下,北方的局势也出现了有利于革命的新变化。1924年10月,北洋军直系将领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政变,推翻直系
人文时空 |
也论捧逗
宋江受招安后,带梁山泊一干英雄去破辽,遇见兀颜延寿率领兵马前来厮杀,宋江就请吴用商议:“辽兵累败,今次必选精兵猛将前来厮杀,当以何策应之?” 按理说主将问你计策,你就该一二三四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谁知吴用一脸茫然,说:“先调兵出城布下阵势,待辽兵来,慢慢地挑战。他若无能,自然退去。”呜呼!这叫啥计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是军师分内职责。料敌之初,就将胜利寄希望于别人的“无能”,假如不是有
人文时空 |
土办法里智慧多
近日出差,在南昌街头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大树集体背上了“绿书包”,这是当地给树木补水的一种办法。每棵大树都背着一个注满水的专属“绿书包”,书包下面的小孔直通树根,随着水滴慢慢浸入地下,树木得到灌溉。备受滋润的大树枝叶茂密、绿意盎然,为过往行人提供了清凉。 给大树背上“绿书包”,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土办法,既绿色环保,又简单易行,是群众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个故事:“记得在正定的时候,
人文时空 |
脸黑壁白诗多彩
北宋名臣包拯,被后世尊称为“包青天”。他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路为官,一路为民,毕生追求,可圈可点。 康定元年,包拯知端州(今广东肇庆),街市民风为之一新、正气如春。原来,包拯到任地方后,听民声、察民情,心思缜密、断案清明。话说端州盛产端砚,这里有一老砚工,每雕山水风景,花鸟鱼虫,都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一天,他雕了块“龙凤朝阳”砚,俊美无比,摆店共赏。当地横人陈财主垂涎三尺,求购不得,便诬告老
人文时空 |
北京的诗与诗的北京
传统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宝藏。关于北京的诗歌,可分为写北京和写于北京两部分;其中,写北京又包括北京人在京所写、客居北京人所写以及北京人在他乡所写等三种。 北京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贡献:一是北京对中国诗歌的地理空间的拓展;二是古代北京的人物、事件、风物引起诗人感兴,或者作为意象引发的诗歌名篇众多;三是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老北京人在这方面的独特成就。 北京,闪耀着燕国八百年的荣光。《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