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1期
社论 |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大历史观视野下的理论结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具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深刻转变。中国共产党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所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观,是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待人类社会发展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回答了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在“两个结合”中涵养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逻辑包含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进历史主动的历史逻辑,在“两个结合”中传承创新、融会贯通、互相成就的理论逻辑,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中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的实践逻辑。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摘要]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进入从享受人口数量红利走向创造人口质量红利的新阶段,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人民美好生活的新供给、新需求、新动能不断涌现。新时代共创美好生活以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支撑,以美好生活产业升级和企业价值链重构为依托,构建中央层面宏观指导、地方政府有效主导、个人家庭主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思想如炬 引领未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具标志性、最重要的成果。这个首次,意义非凡。 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古老的智慧浇灌出绚丽的现代文化发展与建设方略;通过“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强化和确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文化创造中“普照之光”的地位。强盛的国家,必有坚定的精神力量;伟大的时代,必然奏响昂扬的旋律。 中华优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意义和根本遵循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而且是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上建立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其历史逻辑萌芽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建设史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成熟;其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源于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其实践逻辑则是加强顶层设计,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制定文化强国战略。深刻把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摘要] 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发挥着明发展之道、解思想之惑、聚建设之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客观认识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东城路径
[摘要]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近年来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树牢“崇文争先”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拓展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东城路径。 [关键词] 文化传承发展; 现代文明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
着力打造“演艺之都” 繁荣发展首都文化
[摘要] 打造演艺之都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部署。北京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演艺资源,近年来在演艺品牌、创新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奋进新征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首都的文化引领示范作用将更加彰显,演艺之都建设还将在标准制定、专项政策、能效提升、空间集聚、名家培育、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世界级演艺精品彰显中华文化精神,凝聚起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要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重大关系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心怀“国之大者” 当好“生态卫士”
[摘要]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深植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绿色发
理论前沿 |
持之以恒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摘要]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提高管党治党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理论前沿 |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摘要]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是贯穿我们党100多年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基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具体实践平台。大党独有难题是在实践中遇到的,只有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才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关键词] 大党独有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 奋斗目标; 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 O251; D616
理论前沿 |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品质
[摘要]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是对中国反贫困实践各方面、各环节规律的全面系统总结,具有科学性品格;指导中国反贫困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实践性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融入脱贫全过程,具有人民性品格;突破了单一模式的贫困治理局限,丰富
理论前沿 |
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
[摘要] 近年来,高校对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在教育渠道、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在体系建设、资源整合、创新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制定大学生廉洁教育战略规划、创新设计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专业化水平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
前线论坛 |
论智慧
智慧一词源于梵语的“般若”,本意是指对于万事万物终极之理的深刻洞察。在汉语中,“智”是指对于外在事相的了解;“慧”是指对于内在事理的把握。智慧是在知识学习、经验积累、阅历沉淀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能力素养。真正的智慧包含着宏阔的人生格局、深厚的学识素养、高远的道德追求。个人应对复杂世界需要智慧的力量,实现国家进步、民族发展、人类大同更需要智慧的力量。 智慧体现在综合能力上。在信息相对闭塞的传统社会,
前线论坛 |
如何走出无效社交
社交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通过社交活动,人们可以建立自我认同与价值感,加强彼此的联结,促进成长。信息化时代,社交方式更加多样,社交范围更加广泛,许多人天天忙于社交,却感觉没有什么收获,这既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又无益于个人成长,我们该如何走出无效社交? 认清无效社交根源。无效社交源于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过低。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对自身价值信心不足,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前线论坛 |
“中国崛起顶峰论”辩驳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一样发展速度放缓,“中国崛起顶峰论”伺机泛起。西方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宣称:“40余年来中国的崛起已经见顶,永远也追赶不上美国。”深入揭示“中国崛起顶峰论”在研究方法、常识逻辑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谬误,有助于我们认清西方唱衰中国的真面目,深刻认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而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发展信心,沿着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打造高品质现代新城创建港产城融合典范
[摘要] 顺义是中国“第一国门”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是首都重点建设的5个平原新城之一。顺义区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平原新城看顺义”和“在‘两区’建设、高端制造、新城发展三个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要求,信心百倍促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产业集群,努力推动“两区”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打造高品质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全面提升大兴机场临空区一体化水平
[摘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平台优势,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加速构建现代化航空城,在重点项目、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紧抓大兴国际机场这个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赋予的极好机遇,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打造重点协作平台,发挥提升首都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楼域共平台”打造“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
[摘要]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朝阳区建外街道党工委在市委领导和区委带领下,以楼域主体为基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秉持平台化工作理念,从体系贯通、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党群协同、资源共享5方面发力,探索打造“楼域共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楼宇聚集区治理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党建引领;
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 |
盘活夜经济 打造首都消费新名片
[摘要] 夜间经济是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的重要引擎。2019年以来,北京持续更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创造夜间消费新供给,打造“夜京城”名片,在品牌建设和经济带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北京已推出夜经济3.0版政策,在国家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背景下,推进“夜京城”建设应从顶层设计、内容创新、政策完善三条路径持续优化提升夜间经济供给体系,打造不断释放消费活力的“24小时城市”。
人文时空 |
翰墨亚圣 为国守正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中期名臣、著名书法家。他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倡导礼制、整顿吏治、平叛安民、为国尽忠。同时,他的书法颜体开宗立派、自成一家,艺术成就颇高,世人誉之为翰墨亚圣。史书评价颜真卿“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是文之杰也”,这是极高的赞誉。 乱世儒将 赫赫精忠 颜真卿家族为临沂望族,世代簪缨、门第馨香。先祖颜含出仕东晋,
人文时空 |
垂柳荫荫运河岸
漕运时代大运河不仅是王朝生命线,还是一条绿色生态廊道。为护堤抢险,运河开凿之初就不断在两岸种植柳树,延续千年,运河两岸垂柳蓬茸、绿树成荫。千里绿色廊道,成为运河沿线重要的生态景观。特别是明清时期,运河两岸的柳树婀娜多姿、别具一格。与此同时,运河烟柳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意蕴。 柳荫绿道固安澜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在河堤上种植柳树可以固堤护岸、防御洪水。春秋战国时期,《管子
人文时空 |
1923年11月:统一思想 凝心聚力
上海书店开业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上海是党开展宣传出版工作的根据地和大本营。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首个出版机构——新青年社在上海成立。次年2月,因被法租界当局查封,新青年社被迫南迁广州。1921年9月1日,出于持续推进党的宣传出版工作的考虑,中国共产党首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由李达负责,组织马克思、列宁著作的出版。为保护出版社及其成员的安全,人民出版社以“广州人民出版社
人文时空 |
“问”的学问
读《管子》,印象最深的是《问》篇。古汉语里,“问”就是调查研究以及在调研基础上处理事务,如历代官员的“问事”,如汉丞相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问》篇中的“问”,指的也是调查研究,开篇第一句讲“凡立朝廷,问有本纪”,就是说为政要做好调研,而调研就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问”就是调查研究,这是因为调查研究本来就应该奔着问题去。《问》篇里明确点出一些问题,如:“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
人文时空 |
敬畏莫错位
敬畏,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朱熹在《中庸注》中写道:“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诸如此类,表述不一,道理相近,所言皆是一个意思:官也好,民也罢;富也好,穷也罢,不可放任自流,务须心存敬畏。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生如同大海中的航船,没有真诚的敬畏,没有准确的目标,或随波逐流,或随心所欲,难以顺利抵达彼岸不说,还可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触礁
人文时空 |
守寸心方能胜苍穹
清末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有诗云:“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意为如果不能把握住自己的方寸之心,又岂能应对好广阔无垠的外部世界呢? 寸心与苍穹,看似相去甚远,但仔细一想,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宇宙苍穹、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千姿百态。作为生活其间的人们,如何来应对?或顺从适应,或探究求索,或改造利用,皆来自不同的心境、心术和心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也是心力与苍穹的博弈过程。
人文时空 |
回眸六十五载
1958年11月25日 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前线》半月刊创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为《前线》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 1966年3月25日 《前线》1966年第6期出版。此后,《前线》被迫停刊。 1981年7月5日 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学习与研究》月刊创刊。 1991年3月10日 原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主办的理论刊物《阵地》双月刊创刊。
人文时空 |
学习邓拓办刊育人的思想
《前线》杂志第一任主编邓拓同志是全党公认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老前辈。在近30年的办报办刊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办报办刊育人的好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出色的编辑、记者人才,为党报党刊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61年,我到《前线》编辑部理论组工作直至1966年《前线》被迫停刊,有幸能在邓拓同志的言传身教下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编辑。其丰富的办报办刊育人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坚持联
人文时空 |
前线往事
今年是《前线》创刊65周年。我是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第七任总编辑,在这里工作了六年半时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继承《前线》“开门办刊”“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从理论上回答问题”的传统,克服重重困难,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2017年以来,《前线》杂志入选全国百强期刊、中国社科院中文社科核心期刊,荣获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时任市委书记蔡奇批示:“各级党员干部要阅读《前线》杂志”。在前线杂志社工作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