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9期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
毛泽东和鲁迅互为知己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诗人,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却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素未谋面,但却惺惺相惜,很多思想观念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却是出奇的一致。这源于他们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和对改造旧世界的迫切愿望,源于他们要改变旧中国命运的共同追求。 北京擦肩而过思想非常默契 毛泽东知道鲁迅,是从阅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纪念邓中夏烈士牺牲90周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先驱
在邓中夏就义90周年之际,笔者通读了《邓中夏全集》(下简称《全集》)。这部记录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奋斗历程和心路历程的文集,收录了他自1912年到1933年撰写的100余万字、489篇诗文。这是那个年代共产党人建立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写照,饱含的历史经验十分丰厚,其革命精神更是可歌可泣、感人至深。这里仅就这部著述所展示的邓中夏对马克思主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 |
徐州破“三铁”转机制改革的探索实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刻。徐州市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突破重重阻力,率先从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人手,以搬掉“铁交椅”、打破“铁饭碗”和“铁工资”为重点,对亏损企业进行了加大改革力度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尝试,在较短的时间内扭转了亏损企业亏损加剧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促进企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打开
名人春秋 |
黄克诚大将的灌南情
1940年8月,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率部东渡运河,进入淮海区,迅速开启了苏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而今日灌南,即是淮海区东北部、盐阜区西北部的结合地带,是对敌斗争的最前哨和桥头堡,也是黄克诚深深牵挂的地方。在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他和灌南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上马台——黄克诚铭记在心的“小莫斯科” 1939年秋,中共苏皖区委在东灌沭地区建立第二地委,任命杨纯为
学习教育 |
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的着力点(五)
十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决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2016年2月开始。主要内容一是“学党章党规”,要明
纪实之窗 |
从《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看开国大典的前前后后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30万军民欢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当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对这一盛典进行了大量报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开国大典前后的历史细节。 周密的筹备工作 1949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消息《北京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筹委会昨检查工作指定铺号赶制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江海传奇 |
从武昌监狱长到王牌军“钢铁营长”
大敌当前,辞掉武昌监狱长重回三十八军当营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东北边境危急!面对变局,中央军委7月13日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南下作战的第四野战军下辖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和四十二军等部队,奉命编人东北边防军。此时,已经转业武汉8个月的营长曹玉海,得知原来所在三十八军一一四师在湖南完成剿匪任务后,路过武汉北上,随时准备入朝作战。曹玉海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到来,自己不能缺席
赤子初心 |
中共津浦铁路特派员王振翼
1922年8月初的一天傍晚,一位衣着长衫、身材消瘦的青年人,撑着雨伞冒着不期而至的雷雨,从浦镇火车站走出。在路人指点下,不一会儿来到浦镇机厂工人聚集的浴堂街。这位年青人正是王振翼,受李大钊、罗章龙委托,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津浦铁路特派员,从北京转道天津而来,传达中共北京地委的指示,部署筹建津浦铁路总工会,努力发展基层铁路工会和党的组织。在浴堂街34号门前,他和王荷波再次亲切见面。 王荷波的入党
新知秘闻 |
象山渔民舍命营救美国飞行员
东京上空30秒:杜立特尔率队轰炸日本本土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海军舰队基地,顿时惊醒了美国人。勇敢好斗不甘罢休的美国将领们绞尽脑汁,寻思着为国人讨伐日本的战机。 此时,一名叫弗西斯·劳的海军上校怀揣“将航空母舰停泊在距日本陆上轰炸机作战半径之外,用陆军的中远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穿越日军海上防线,轰炸日本本土,然后飞到中国或俄国的空军基地”的计划,叩响了海军作战部的
世纪回眸 |
百战归来认此身
1937年9月,身陷囹圄5年的曹瑛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其后,他在和狱友的合照背后题字:“百战归来认此身!”以此纪念十二载革命生涯中披荆斩棘、勇往无前的斗争历程。 贫家学子敢于斗争 1908年2月14日,曹瑛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家庭。其父曹逢隆是同盟会会员。武昌起义后,曹逢隆在平江率先剪去辫子,并奔走乡里号召剪辫抗清。曹瑛5岁时,曹逢隆便延请私塾教师到家中为其授课。1915年,年仅
市县遗珍 |
新四军在宝应的军民鱼水情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宝应成为新四军苏中抗日根据地和人民解放军苏中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在宝应的辉煌历程,展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浓烈的军民鱼水情。 初到宝应:军民关系的建立 为了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策应江南新四军部队向北发展,八路军南下部队向东发展,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