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6期
伟人剪影 |
邓小平与西南服务团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渡长江,4月23日午夜将红旗插上“总统府”,宣告南京解放。之后,人民解放军又相继解放了苏、浙、皖、赣、鄂等省。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妄图盘踞西南,建都重庆,进行垂死挣扎。为歼灭盘踞在西南的残敌,5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第二野战军亦应准
伟人剪影 |
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致郭沫若的三封信
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书信选集》所收录的300封信中,周恩来写给郭沫若的就有15篇,由此可看出两人之间深厚情谊和交流的频繁。周恩来和郭沫若相识于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郭沫若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蒋介石通缉,郭沫若在党组织安排下前往日本潜心学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战,经周恩来劝导,他作为秘密党员担任周恩来任副部
名人春秋 |
任弼时的延安岁月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40年3月,任弼时从莫斯科返回延安后,先后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参与解决了中央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问题,为边区建设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调整中央机构 增强领导效能 1940年3月,任弼时结束在共产国际的工作,回到延安,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回到延安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便熟悉了延安的各种
本刊特稿 |
“蚕奶奶”朱竹雯
读了臧文的《怀念“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朱竹雯》一文,勾起我对朱竹雯同志的绵绵思念。 该写一写朱竹雯 香港太平绅士、世界纺织大王查济民先生,曾对邓克生夫人臧文说过:“朱竹雯呀,对中国和世界的桑蚕事业是有巨大贡献的。可惜你们江苏没有好好写一写。” 朱竹雯,就是一本不小的书。臧文同志也已经去世了。今年清明,我又想起此事,觉得有义务要把新四军的老战士成长为“蚕奶奶”的朱竹雯同志写一写,让人们记住这位对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
施滉:勇担时代重任的青年先锋
在清华图书馆门厅北壁一面白底金字大理石纪念碑上,镶嵌着雨花英烈施滉的铜像,雕刻着他的生平事迹,还镌刻着一段铭文:“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施滉被捕牺牲时年仅34岁,曾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省委书记等职。从云南苍洱之子,到北京清华园中的举火人,再到美共中央中国局第一任书记……施滉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并成长为
新知秘闻 |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央三委”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曾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一分为三”,设立“中央三委”:中央前敌委员会、中央工作委员会、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并明确分工,分别成为党和军队坚强的领导核心、承担特殊工作职责的重要分支、提供后勤服务及作战参谋的得力保障,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分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领导机构“一分为三”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集国民党军优势兵力对中共领导的各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解放区军
纪实之窗 |
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回望
2014年6月22日,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当地时间上午10时19分,北京时间15时19分,随着大会主席卡塔尔玛雅莎公主手中木槌的敲响,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成功! 当时我在大会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成功的喜悦。回溯大运河申遗的过程,几多艰辛,几多感慨。这条母亲河铸就了沿线城市的辉煌。扬州作为运河长子,数度繁盛,都赖运河所赐。为反哺母亲河,2007年,扬州毅然担
纪实之窗 |
1952年中葡“关闸事件”始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曾多次严正声明: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等待时机成熟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但澳葡当局却误以为新中国软弱可欺,一再进行挑衅。1952年7月,澳门葡兵挑起“关闸事件”,把守关闸外的葡兵竟向中国边防军射击,并用大炮轰击拱北中国居民,遭到中国军民的猛烈反击。后经双
铁马金戈 |
东路特委女部长的青春倩影
1940年至1941年,谭震林领导创建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期间,年仅20岁的女共产党员赵秀英,先后担任中共东路特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和青年部长。1982年5月31日,笔者在北京朝内大街203号面访赵秀英。40年过去了,她在东路的抗战故事和干练、美丽的形象,依然深刻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担任东路特委妇女部长 赵秀英原名伊素琴,1920年出生于苏州一个平民家庭,自小跟随做小职员的父亲在上海读书。父亲
市县遗珍 |
碧血千秋小镇魂
翻开海门近代史,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这片由江海冲击沙土形成的土地上,曾经诞生或存在过大大小小数百个小镇,它们或三五店铺相聚而成,或百姓为生活所便自发聚集所致。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小镇有的历久弥新,一直延续至今;有的饱经风霜,尚存斑驳遗迹;有的来去匆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尽管它们大都名不见经传,有的甚至已被现在的人们所遗忘,但我以为,为了今天的繁华和热闹,这些寂寞冷僻的小镇曾经热烈地奋斗过,并为此付
风采人物 |
“时代楷模”李桓英:用毕生精力防治麻风病
2016年12月27日上午,95岁高龄的李桓英又戴上了那条大红的羊绒围巾。“我很少穿戴鲜艳的颜色。今天我要言行一致,因为党旗是红色的。”李桓英仔细捋顺两鬓的头发,整理好颈间的红围巾,举起右拳。她站在一群新党员中间,苍老的声音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麻风病防治史上,她是与麻风病人零距离接触的第一位医学专家!两次翻车、一次翻船的经历,都没能挡住这位老人的足迹。她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