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1期
|
人间有味是清欢
生活里有很多选择。 几十年来,我是在选择的迷惘中走过来的,因为兴趣宽泛,爱好太多。 文学是我一辈子奋斗的事业,不用说,这是我最看重的,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 文学之外,书法、体育、音乐、玉器、古陶、旅游、垂钓、养犬,都喜欢,而且不是泛泛的喜欢,是深深的爱,沉迷其中难以自控。 我知道,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做了这样,就荒了那样,各样都想搞出名堂,很难,对某种事物保持持久的专注度,也很难。
评论 |
纵是离别不诉离殇
[摘 要]作为盛唐著名的诗人,同时又是山水田园派代表的王维,在盛唐诗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维的山水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他的边塞诗、赠和诗、奉制诗以及送别诗,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闪耀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分析王维送别诗中蕴含的盛唐时期所展现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其作品中展现出的盛唐政通人和、辉煌繁荣的风采以及作者慷慨豪迈的盛世情怀。 [关 键 词]王维;送别诗;离情;盛唐气象 送
评论 |
感伤凄凉的情调
[摘 要]姜夔的自度曲《凄凉犯》因其是姜夔首创之词调,因而对于研究姜夔词的传播接受具有特殊意义。以《凄凉犯》历代同调词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词调在历代的创作情况,阐释《凄凉犯》同调词创作的描写对象、文化背景以及情感意蕴。将《凄凉犯》同调词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羁旅行役词、咏物词、悼亡词,在各类体裁下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词作进行论述。 [关 键 词]姜夔;《凄凉犯》;同调词 姜夔《凄凉犯》词云: 绿
评论 |
孤独中的恐惧和渴望
[摘 要]品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深深感到作品中的人物无一不被恐惧笼罩,又无一不在渴望新生,只是那恐惧的缘由有异、渴望的方向有别罢了。在“恐惧—渴望”的交织中,编织出了一幅人性异化的黑色图景。 [关 键 词]《变形记》;恐惧;渴望 《变形记》是卡夫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讲了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变成了大甲虫,他无法起床去上班,心里十分着急。公司秘书主任赶来,在屋外威胁他,如
评论 |
由何引发身份危机
[摘 要]身份危机是个体在面临自然环境变迁、家庭影响和社会因素等多重压力时,对自我认同产生的困惑和焦虑。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蝇王》《米格尔街》和《时间中的孩子》中的角色经历,探讨身份危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身份危机往往源于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和内心挣扎,而不同的应对策略则导致不同的结果。成功应对身份危机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否在困境中寻找到新的自我认同,并重建生命价值。揭示了身份危机的复杂性和多
评论 |
筒井康隆作品中的现实与非现实
[摘 要]筒井康隆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作家,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着自己的影响力。筒井康隆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荒诞主义、讽刺文学、低俗喜剧的元素,作品风格涵盖了科幻、大众、纯文学、轻小说。尽管筒井康隆的作品风格多变、特色众多,但是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最大,其文学创作的核心及表达方式是超现实主义,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梦境与现实、虚构与现实、荒诞与现实。 [关 键 词]筒井康隆;超现实主
评论 |
良知与集体意识的冲突:论《朗读者》的创伤书写
[摘 要]《朗读者》是由德国作家施林克所创作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主要围绕着年轻男孩米夏与年长女性汉娜之间复杂的两性关系展开。《朗读者》通过追溯历史、探讨道德和责任的主题,展现了二战后德国人民感悟与处理历史的复杂心理和道德挣扎。这部小说也引发了关于个人行为、集体责任和道德边界的深入思考,是一部关于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纠结与和解的作品。 [关 键 词]《朗读者》;
评论 |
基于《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文本 解读戴维·佩珀的生态自然观
[摘 要]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戴维·佩珀作为20世纪90年代英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他的代表作《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以深层次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式构建了自然观的生态内涵,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意蕴,从人与自然现实交互关系的角度重新阐释自然的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 键 词]生态自然观;资
研究 |
饥饿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意象分析与文学批评
[摘 要]饥饿作为人类的基本体验,经常在文学作品中作为重要的主题出现。在现当代文学中,饥饿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包括对生存状态的探讨、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对人性的深入挖掘。通过意象分析,发现饥饿在文学中具有深刻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一种心理状态和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对饥饿的文学批评,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更全面地审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 [关
研究 |
论呼伦贝尔英雄史诗的华夏文化思维
[摘 要]呼伦贝尔英雄史诗类型多样、主题鲜明、情节曲折,更好地保留了史诗原始形态。史诗中呈现出的对于人本性的思考、人在群体之中基础情感的内容、富丽的表达方式,都与华夏文化思维相吻合,展现了华夏民族多元融合的必然性。 [关 键 词]呼伦贝尔英雄史诗;现实本位;华夏文化 呼伦贝尔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区,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这里产生和传播了大量的英雄史诗,是学界公认的
研究 |
镜像理论视域下爱玛之死的必然性探究
[摘 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其最具世界影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女主角爱玛因负债与对爱情绝望而选择以服毒结束生命,但这两重诱因只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外在原因。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通过分析爱玛镜像自我的构建、投射与幻灭过程,指出爱玛之死是她将镜像误认为真实自我的必然结局。爱玛苦寻的镜中的“自我”实则是虚无的“他者”,而“他者”作为现实无法获得、实现不了的幻象,主体对此的执着只能以死亡收场。 [关
研究 |
谭嗣同《仁学》中的平等思想研究
[摘 要]谭嗣同《仁学》中的平等观是其思想要旨。面对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唤,他重视并依托近代自然科学,以“以太”这一本体概念为理论基点,建立起了一套“以太—仁—通”的思想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命平等理念,为近代社会追求现实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旗帜。其平等观主要包括“上下”“男女”“中外”“人我”在内的四个维度,建立大同社会是其平等思想的最终追求。 [关 键 词]谭嗣同;《仁学》;平等
研究 |
浮华中的没落:晚清小说《风月梦》中的扬州城市书写
[摘 要]晚清小说《风月梦》以扬州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城市空间场景的细致描写、以主人公为首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城市心理、文化指向的暗示,揭示了扬州在历史发展下的新型转变。作为较被认可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风月梦》跳脱出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框架,以城市为书写对象,将扬州当时浮华而又没落的时代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创了古代小说城市书写的新篇。 [关 键 词]《风月梦》;扬州;城市文学;城市小说
研究 |
浅析唐传奇中“人神恋”故事的新变
[摘 要]人神相恋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种故事范式,在古代小说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神恋”故事创作自远古神话起,历经先秦、汉魏时期的发展,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得以丰富,及至唐人小说更是达到了顶峰。唐传奇中的“人神恋”故事在对历代作品有所继承的基础上,又有着多方面的新变。这些新变既受到唐朝社会风气、科举制度与宗教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又反映出盛唐时代的社会背景与作家心态。 [关 键 词]唐
研究 |
清代三旗牧厂及其牲畜问题
[摘 要]清代三旗牧厂是皇室所需牲畜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饲养马驼的上驷院和饲养牛羊的庆丰司。目前学界对于三旗牧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研究上,对于牧厂牲畜的研究较少。主要通过档案资料的分析,对三旗牧厂中牲畜的倒毙、遗失问题进行探讨,找到牲畜倒毙、遗失的类型及原因,以及内务府对其的处理方法,以期丰富三旗牧厂的研究。 [关 键 词]三旗牧厂;上驷院;庆丰司 清入关后,为了满足皇室对牲畜的需求,
研究 |
老庄思想传播及作用分析
[摘 要]概述了老庄思想的核心内容,梳理了老庄思想从春秋战国至近现代的传播历程,并深入分析了老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老庄思想以道为本,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这一思想体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通过对其传播历程的考察,可见老庄思想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展现的生机与活力,指出了老庄思想在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人
研究 |
国画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与技巧
[摘 要]探讨了国画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与技巧,分析了意境与技巧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将意境与技巧相结合。通过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些见解,以期为山水画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 键 词]国画山水画;意境;技巧;创作;实践;启示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山水画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观念和哲学思考。自古以来,画家们致力于
研究 |
梅清黄山题材山水画艺术风格探析
[摘 要]梅清是以表现安徽黄山山水景色的代表艺术家,其个人在山水画表现上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梅清的艺术表现和转型与他的成长背景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安徽独特的人文背景。以梅清为研究对象,分析梅清在黄山山水画艺术表现的个人艺术特色,通过研究促进山水画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汲取梅清的绘画艺术优点并运用到山水画创作与艺术表现中。 [关 键 词]梅清;山水画;风格 一、梅清生平与艺术风格探究 梅清字渊
研究 |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国画中的竹文化研究
[摘 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提高国人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手段。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下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借助中国画理清竹从日常器皿到绘画的审美主题的路径,并阐释竹文化在中国画中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竹文化的认识,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力。 [关 键 词]文化自信;中国画;竹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包括文史哲艺,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不仅
研究 |
新时代背景下漓江夜景山水画母题的表现形式探究
[摘 要]从古代文艺创作中的黑夜叙事角度切入,总结夜景在古代文艺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并横向对比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洐生出的夜间经济以及“夜生活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对夜景的情感变化。结合宗其香夜景山水画探索的实践成果,从绘画的审美意趣和表现技法两个角度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漓江夜景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并发现其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关 键 词]中国画;夜景山水画;黑夜叙事 一、黑夜叙事与夜景的人文属性 本
研究 |
浅析平面化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实践
当代艺术,指的是20世纪以来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正在发生的艺术,是最能体现当代精神意识和当代形式语言的艺术。平面化的形式语言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如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认为的:“正是对绘画表面那不可回避的平面性的强调,是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得以据此批判并界定自身,这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为关键。因为只有平面性是绘画艺术独一无二的和专属的特征。绘画的封闭形状是一种限定条件或规范
研究 |
符号·消费·疗愈:手工艺术的多重生存法则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艺术也迎来新的春天,新的手工艺术形式、手工艺术材料等不断涌现。从毛根手工艺术的符号象形和象征意义出发,结合艺术疗愈的精神治疗方式,通过新型手工材料毛根作为案例,分析毛根手工艺术刻画的符号对象、参与创作带来的艺术疗愈及其艺术品带来的意境体验,从而寻找手工艺术生存的新定位。 [关 键 词]符号;毛根;消费文化;手工艺术;艺术疗愈 手工艺术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
研究 |
汉字美化和书法艺术
[摘 要]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负担着数十亿人用书面语沟通、传递信息的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灿烂文明。汉字历经五千年的发展演变,字形多样、形体优美,在发挥实用性、追求自然美化的群体审美意识作用下,不断优化汉字的结构和运笔,不断追求和谐、均衡、自然之美。在字体演变的过程中,书法家立足于自然美化后丰厚的汉字土壤,增加个性化的艺术加工与创造,完成艺术美化的过程。书法艺术既以汉字为基础,也为汉
研究 |
潮汕方言中“孥”与“囝”的对比研究
[摘 要]潮汕方言中“孥”“囝”二字均有表示“孩子”的意思,常合为“孥囝”一词用于日常表达,但二者在读音、历史源起以及单独成词、作构词语素等实际用法中存在历史悠久性、地域特色性、口语化倾向、情感内涵、虚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两个字的对比分析,将潮汕方言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小见大地展现出来。 [关 键 词]潮汕方言;孥;囝 ;实词虚化 一、引言 粤东闽南方言俗称潮汕方言,是
翻译 |
麦家《解密》英译本的海外接受情况
[摘 要]在世界文学多元化的格局下,中国当代作品如何能在海外成功推广,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当代作品的海外推广中,不仅要考虑作品的文学水平和译本的翻译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海外读者的接受程度。在这一背景下,已经在海外获得较高声誉的《解密》就需要格外关注。通过汇总Goodreads网站上的读者评论,将散见于网站的大众读者反馈收集加以考察,从中分析《解密》英译本在海外获得广泛关
翻译 |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儒林外史》中俗语的英译研究
[摘 要]《儒林外史》作为备受读者青睐的中国十大古典小说之一,运用大量俗语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其翻译对文学作品的外译以及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旨在将知识翻译学应用于典籍翻译领域,深入探讨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英译本中俗语的英译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杨氏夫妇译法灵活巧妙,主要运用了异化和归化两大翻译策略,这与知识翻译学中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