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0期
短长书 |
以亚洲作为历史视野
这是一门给博士生开的课,所以,在进入本课程之前,我想首先说明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其实说起来只有三点,很简单的三点。 一 先说第一点。 毫无疑问,“亚洲”不是一个。过去,明治、大正时代的日本学界往往以“东洋”代指“亚洲”,他们的“东洋史”,几乎就等于是“亚洲史”。比如日本著名学者桑原骘藏(一八七一至一九三一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影响很大的《东洋史要》里就说,所谓“东洋”是
短长书 |
重审“作为方法的中国”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作为方法”一语逐渐在中国学术话语中占据一席之地。追根究底,它缘起日本的鲁迅研究者、文学评论家竹内好。竹内于一九六0年在国际基督教大学亚洲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思想史方法论”会议上,阐发了其“作为方法的亚洲”思想。距此二十九年后,日本的中国思想史家沟口雄三以“作为方法的中国”这一批判的方式继承了竹内的学说,并一举成为石井刚所谓众多对“中国认识”理论和方法反思中影响最大的研究成
短长书 |
千禧一代人的怕与爱
一九九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被称为“千禧一代”,他们出生于二十世纪末,成长于二十一世纪初,是新旧世纪之交的一代人,充满了各种迷惘和矛盾。二0一八年,二十七岁的爱尔兰女作家萨莉·鲁尼出版的《正常人》,荣登《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全球销量超过三百万册,还囊括了众多图书奖项,成为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纽约时报》称她为“第一位伟大的千禧一代作家”。根据小说
短长书 |
西部之毒
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特纳曾声称,美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开拓西部的历史。差不多贯穿整个十九世纪,美国文明的潮流,有如海浪一般横越北美大陆,自大西洋向太平洋奔涌而去。无数的拓荒者和冒险家骑着马、乘着大车西进,开辟出无数农田与牧场,建立起贸易站和小镇,推动着边疆不断向西移动。在特纳看来,这些弄潮儿正是美国精神的骄子。他们征服了漫漫荒野,却又未像东海岸那般,陷入过度文明化的社会。正是在边疆这一荒蛮与文明
短长书 |
优绩至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对批判的批判
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经济不平等近年来成为社会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继《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后,经济学家皮凯蒂在《资本与意识形态》和《平等简史》中尝试从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探讨经济不平等改善或恶化的原因。政治学家福山则在《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中尝试揭示显性的经济不平等与其他领域的隐性不平等相互交织的恶果—自由民主社会内部团结的崩溃。哲学家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The Tyranny ofM e
短长书 |
当女性与荒野相遇
哈德逊河是美国纽约州境内的一条河流,长五百零七公里,源自阿迪朗达克(Adirondack)山间的冰川湖。哈德逊河从纽约流入大西洋,曾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河运段。这条大河不仅促进了美国的商业及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在美国历史上享有思想、文化、文学及艺术方面的盛名。 哈德逊河谷可谓首个具有神圣意义的美国风景。十九世纪初,许多作家、诗人、画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用以思索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哈德逊这条波
短长书 |
爱能否跨越边界?
父母来自伊朗的朵莉·拉宾雅(Dorit Rabinyan)是当今以色列文坛一位备受瞩目的杰出女作家。她用夹杂着波斯文化元素的希伯来语揭开了以色列一个特殊族裔群体—伊朗犹太人的面纱。这一族裔群体在以色列国家的政治版图中多年处于边缘化地位,在中国更是鲜少得到关注。 以色列伊朗犹太人是指从伊朗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及其后裔,这一群体在伊朗拥有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大帝征服巴比伦时期
短长书 |
退而不休的治史体悟
六十岁左右,大体上是许多同行离退休的日子。这在人生道路上可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所谓“六十年华,又从今起新花甲”。现在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到七八十岁。那么,在离退休后的时光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今年九十二岁了,在这方面算是过来人。二00四年,我在七十四岁时办了离休手续。当时因为和陈群同志共同主编的《陈云传》仍在编写中,于是每天依旧早上八时上班,下午六时下班。整整干了一年后,我才改变过去按时上
短长书 |
青冈峡里韦州路
宋元丰五年(一0八二),苏东坡居黄州。就在这一年,他的老朋友张舜民贬官州,绕道来黄,与东坡同游武昌。自然,二人的话题之一是张舜民的遭际。细问之下,缘由很老套,不过又是一起被人告发用诗文讥讽朝政的事。大约这样的故事最能叫苏轼感慨,所以随手做了记录: 张舜民芸叟,邠人也,通练西事,稍能诗,从高遵裕西征回,途中作诗二首,……一云:“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为转
短长书 |
天平的两端
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作为东西方文明体系独立发展出的先进文化,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成为双方的代表。因长期在各自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基督教文明同儒家文明都对自身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十四世纪末,伴随着元帝国的覆灭,不仅曾经在“蒙古和平”庇护下畅通无阻的东西方陆路交通中断,东方新兴的明王朝也终结了曾经宽松的宗教政策,西方教士在华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但与此同时,新航路的开辟激发了西方人的冒险精
短长书 |
虚拟现实里的罪与罚
二0二二年四月,一位名叫“秋空”的VRchat 游戏用户称,她在VR(虚拟现实)睡眠中遭到性侵。VRchat 是一款在线VR 角色扮演游戏,玩家的分身(avatar,来自梵语)在虚拟空间与其他玩家的分身互动。不同于传统的角色扮演游戏,VRChat 的玩家通过VR 设备,用身体对分身进行操控,譬如佩戴头戴式设备在虚拟空间中睡眠。在VR 睡眠中,某个玩家的分身进入秋空的虚拟房间,坐在她的分身上,扭动腰
短长书 |
保守的技艺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过去一百多年在中国一直是不受待见的。大体上说,它总是处于政治话语的边缘地位。不过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我粗略检索了一下知网,在二十一世纪以前,以“保守主义”为题的论文是很少的,一九九一到二000年只有五十六篇,但是此后开始逐渐增多,从二0一一到二0二0年已经达到二百八十篇。 从这个数字的变化可知,近十年和二十年前相比,文章增长了五倍有余。这在一定程度
短长书 |
否思《菊与刀》
如若要提及关于日本文化的最具普及性的导论性著作,很多人都会立即想起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 Fulton Benedict)的代表作《菊与刀》。不容否认,自一九四六年出版以来,此书已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甚至其日语版也在战后的日本成为畅销书。汉语思想界接触此书的时间虽然略晚,但此书的中文版(含简体字、繁体字版)至今也已出版有七八种之多。不过,本人的遗憾之处也在此:这毕竟是一部在
短长书 |
修山,小民的丰碑
一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首是南宋人高翥的诗,《清明日对酒》。 根据晓欢的调查,该诗颔联“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和尾联“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常常作为楹联出现在川渝两地乡野的坟茔,以寄墓主之思、家人之情、士子之才和匠工之艺。这些坟茔,有的是逝者生前就处
短长书 |
圣贤与乡贤
一 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山东学政赵佑(一七二七至一八00)在肥城县西北七十里寻访到一个叫有家庄的小村庄。这个村子里生活着十三位姓有的男丁,有些在乡务农,有些出外佣工,都是穷苦单微的底层农民。有家庄有座建筑基址,据村民说是早已倾圮的有氏祠堂,而有氏的祖先,就是孔子的学生有子。 有子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据说他长得很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后,弟子们推他为老师,代替孔子的地位,但
品书录 |
《第一个人》的追寻
一 《第一个人》是加缪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一九六0年一月四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加缪的生命,也让《第一个人》这部自传体小说成为永远的未竟之作。当人们从车祸现场的公文包中找到这份手稿时,作者只完成了第一稿的一百四十四页,而且字迹潦草,很难辨认。三十四年之后,根据这份手稿和加缪妻子的打字稿,伽利玛出版社整理并出版了这部小说。该书在法国发行之后,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并翻译成多国文字。二0一三年
品书录 |
后世相知有别传
打通创作与鉴赏 如今鉴赏古典诗词的作品不少, 但因作者的创作能力缺陷,多未能达到写鉴合一的境界。本知行合一之义,创作与鉴赏如鸟之双翼,不可缺一。清代名儒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一有一段话说得深切,他认为,谈文说诗,必须有亲身创作的成功经验—如韩愈、柳宗元、李翱、苏洵之论文,杜甫之论诗,才免于皮相之谈,才是觉悟者谈修炼,叫“以般若说般若”。这段话, 对于今世之好谈鉴赏者未尝不是药言。 而我读过黄天
品书录 |
司马迁的“世界”
《司马错论伐蜀》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清人选本《古文观止》收入。秦国名将司马错,系太史公司马迁八世祖,生平功业以伐蜀征楚为最著。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追溯家族谱系,上则远推至颛顼之世,下则述近祖司马错以降綦详。错孙靳,随武安君白起与赵国大战于长平。靳孙昌为始皇朝主铁官。 尽管家族与秦帝国渊源颇深,对于主要生活在汉武帝朝的司马迁而言,秦始皇只是一位前朝君主,二人并无时空上的联系。而美国学
品书录 |
典型弗坠经师人师
昆山地处吴中,向称富庶之乡,文献名邦,而尤以明清时期,人文鼎盛。昆山先贤,归有光有“明文第一”之誉,顾炎武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大家、清学开山之祖,朱用纯则致力理学教化,以《治家格言》享誉后世。三贤之中,前人于顾炎武之思想、学术,归有光之文学,多有论列,著述结集整理甚夥;相对而言,虽然朱用纯《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诸语,众人耳熟能详,但对其
品书录 |
会心不远
对中国传统文人(广义的文学家)而言,书法具有双重属性:作为工具性的存在,它是物质的,是古人日常交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艺术性的存在,它是精神的,是传统文人人格最抽象的展现。号称天下三大行书的《兰亭序》《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帖》,都是书法艺术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典范。书法家的睿智和审美为文人开拓了描写范畴,提升了文学描写的效力;文人把观赏书法的感受吟而为文,书法亦因文章而日臻精妙,广为流布,二者共
品书录 |
美国文化地理学的奠基者
卡尔·奥特温·索尔(CarlOrtwinSauer,1889-1975,旧译苏尔),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地理学家之一。一八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沃伦顿的一个教师家庭,为德国后裔。索尔小时曾被送到德国学习三年,后回到美国。一九0八年在家乡沃伦顿的中央卫斯理安学院获学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他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一九一五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地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索尔先在麻省师
品书录 |
“游戏的人”:赵元任之于当代学术的意义
一 “大师”这顶礼帽,对赵元任来说,不够好玩儿。他会在镜头前戴上,一转身就脱下来拿在手里,若无其事地从里面变出一只兔子,带着童心未泯的读者去漫游奇境。虽然被罩上了许多光环,但赵元任仍是学术界极少数没有被“大师”这种虚名所绑架的。面对人生的波澜起伏,他始终保持一种“嬉戏”状态。 赵元任这类“好玩儿”的学者,俨然已成为学界的濒危物种。在中国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开风气之先的大学者,赵元任无
品书录 |
远景问题的历史光影
二00二年,我与薛毅教授有过一个对谈,当谈到茅盾的《子夜》时,我说《子夜》中有很多细腻的感受,值得重新从细部的意义上来加以肯定,但是《子夜》的问题可能在于它的总体格局和视野是观念化的。薛毅当即表示不赞同,认为《子夜》里面包含了很多种文学的方式,茅盾是用文学的方式参与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讨论,也是以文学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三十年代的图景,获取了一个大视野。薛毅由此给予《子夜》非常高的评价,称之为一部“
品书录 |
现代性的逾越
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英文著作《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最后一章,王德威从狭邪、公案侠义、谴责、科幻四种晚清小说文类,转向二十世纪末的华语文坛,勾连起当代小说与晚清先驱的隐秘联系。在他的考察中,二十世纪末中文小说中丰富多重的现代性,分明透映着十九世纪末“被压抑的”绚烂印痕。这个不无怀旧的结论暗含了作者对新世纪中国小说走向的期待抑或预言:中国小说终将冲破“五四”单一叙事典范的束缚,重新实现文学现代性的众声喧哗
读书短札 |
唐朝诗板
唐人题诗于壁, 蔚为风尚。唐朝又有制备板片供旅人题诗之举,题有诗者曰“诗板”。 寺庙是官宦诗人流连处,诗板颇多。《唐才子传》卷四记载:“初长安慈恩寺浮图,前后名流诗板甚多。”既有诗板,则有收藏者,张祜《题灵彻上人旧房》曰:“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 长安慈恩寺的“名流诗板”,灵彻上人的“满堂诗板”,诗是诗家题,板为寺僧供。《唐摭言》卷十三记邮吏进板求诗之事,可为旁证:“郑仁表起居,经
读书短札 |
“青山”还是“青衫”?
顺治七年(一六五0)十月,“恨人”吴梅村至钱谦益所,实欲访旧好卞玉京。卞氏避而不见,吴梅村伤心往事,漫赋四章,题曰《琴河感旧》。其二有句“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杨学沆注此,引王安石诗“青衫憔悴北归来”,怀疑“青山”似应作“青衫”。吴诗《自序》之末慨叹:“能无杜秋之感、江州之泣也!”叶君远复引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力证“青衫”为是,系作者自称(《吴梅村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