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9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有人说,历史是镜鉴,可以给后来者以启迪,有资于政道。 有人说,历史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多所谓史实,不过是层累造成的谎言。 但谁也不可否认,我们只有从历史中,才能看清自我,看清当下。只有借助历史,一个人,一个国家,以至于整个人类,才能建立起身份意识。 《史记》不是所有的叙述都符合事实,有时也并不客观,充满了太史公的偏见。历史当然是事实,但很明显,司马
视点 |
你真的读过《史记》吗?
沈从文1952年的一封家书中,如此反映《史记》的迷人之处:在四川农村里参加土改工作队的一个难眠之夜,他从垃圾堆中翻出了一本残破不全的《史记》选本,在灯下读了李广、窦婴、霍去病、卫青、司马相如的传记。 “不知不觉间,竟仿佛如同回到二千年前社会气氛中,和作者时代生活情况中,以及用笔情感中。”然后,沈从文感慨评断:“《史记》列传中写人,着笔不多,二千年来还如一幅幅肖像画,个性鲜明,神情逼真。重要处
视点 |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史记》?
很多年前,有人要我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 读《史记》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
视点 |
读《史记》,你在哪个段位?
第一级:青铜,难度系数0.5 有关《史记》的记忆已经很遥远了,印象中在小学和中学的语文书本上看到过。还记得《史记》是由宦官司马迁所写。 当时同学们几乎都将注意力放在他曾受过宫刑,还常在作文中提到这位忍辱负重的西汉太史公。 第二级:白银,难度系数1.5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节选《史记》的课文,熟读过其中许多精华篇章,领略了历史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也在年少时深受鼓舞。 依稀忆起《项羽本纪》里
视点 |
《史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你也许不知道,《史记》是二十四史中少有的并不是“奉旨修史”的作品。司马迁当时写这部书,完全是一个私人写作。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凭一己之力去完成这么一部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工程”呢?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这部最早的书名《太史公书》,说清楚两个人对司马迁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和汉代名将李陵。 父亲的遗嘱 第一个人,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正是他把司马迁引导着,走
视点 |
作为文学家的司马迁
纪传体是开往文学的直通车 读《左传》,手边往往会放几部参考书。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不必说了,方朝晖先生的《春秋左传人物谱》,也是常会翻阅的。这书的特点,是以人物为中心,把《左传》中某人分散在各年的事迹,抄撮在一起。 这样,阅读体验就好多了。 编年体的书,最大的麻烦,就是一年之中,互不相干的事太多,而一个人、一件事的首尾因果,又往往隔得非常开。往往看到某事的起因,要看几十页毫不相干的内容
视点 |
《史记》妙笔之《伯夷列传》
为人立传,不管依什么法,都应该由传主写起。《史记》就是经常这样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开头是“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魏公子列传》,开头是“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李将军列传》,开头是“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伯夷列传》却不然,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为什么忽而这样不守常规?还有更不守常规的,是全篇七百八十
视点 |
《史记》中的女性
提到古代女人,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她们的标签是古板、无趣、可怜,还是被两千年沉甸甸的封建枷锁压得抬不起头的苦难者?应该说,中国女人的地位上下浮动很大,她们经过了一个渐次由上坠下,又自下而上,争取“能顶一片天”的漫长革命。这个女性地位的“至上”时代,《史记》最有发言权。 如果把《史记》看作一个宇宙,最亮眼的一定是帝王、将相、贤者、隐士、侠客等男性明星。但太史公并未遗忘那些与男性共同组成完整社会的
大学 |
苦学的回忆
顷接大学新闻社通函征求关于私人读书经历及读书方法之自述,复蒙两次特派记者面促,爰志节略,用报雅意。 鄙人乃一苦学生出身,并无履历及资格可言。七岁始识字,在私塾三年余,四子书尚未卒业。后改入新式国民小学堂。不幸早孤失教督,十三岁考取府立中学。至十七岁,适辛亥革命,未得应毕业试验。十八岁起为乡村小学教师,自是余之教书生涯,乃与中华民国之纪元同开始。今年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亦即余从事教师生活之二十
大学 |
“本升专”,我主动选择学历降级
决定行动的时刻,我该选什么? 在作出“本升专”的选择前,一个个失眠的夜里,这个问题无数次出现在穆木的脑子里。她躺在深圳出租屋的床上,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她24岁,即将从海外教育学硕士毕业,本科学历是一所985大学,手握高中政治和语文的教师资格证,还有过一段深圳学校的实习经历。在很多人看来,她站在就业金字塔的高处。 然而,2022年的秋招对她而言,是残酷的。 穆木作出过不少尝
大学 |
当“学霸”进入职场后
汪晨在国内俗称“Top2”的院校读社科类研究生,因为一直以来的书呆子思维,她并没有加入秋招的大军,当反应过来“要毕业了”的时候,很多机会已经永远逝去了。 在毕业前的最后几个月里,汪晨抓着春招的尾巴,结合自己的专业,投递了一些事业单位,因为完全没有准备,即使有名校的光环和教育背景加持,也没有帮她拿到录用通知。最终,她去了一家出版公司,但很快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果断辞职,从此开始了不断
文艺 |
夜色
黄昏,我坐在花果园社区的一处天井里,一边等待酸汤鱼,一边抬头看四角的天空。 相比起北疆大写意的空,花果园的天空是逼仄的、魔幻的,仿佛一脚踏入另外一个星球。人走在几乎将天空与青山一口吞没的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之间,有瞬间变成一只渺小蚂蚁的错觉。一切都巨大无比,荒蛮推进,所有高楼都如钢戟,冷硬地插入大地。群山在楼宇的轰鸣中,惊退几千米,为人类让路。这迷宫一样繁复的世界,让人晕眩。一只鸟在此盘旋了一
文艺 |
是谁扼杀了哀愁
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是那么亢奋。 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
文艺 |
鱼拓画
一位多年不见的海边好友,从打磨文字的作家变成了画家。他展示的一幅幅作品,令我无比惊讶都画了鱼,大鱼小鱼,那么逼真而古朴,看上去有些异样,与以前看过的绘画完全不同。我见过各种各样鱼的水墨画,还从未看到这样的风格。我向他讨了一幅。 我选中一条一尺多长的黑色大鱼,说:“这好像是一条比目鱼。”他说:“是的,一条比目鱼。”他指着墙上的画,依次告诉我:“赤鳞鱼、鲷鱼、鲳鱼……这是一条红鲷,多大的红鲷啊,
文艺 |
看云
骤雨不终日,雨后的云移动得也快。日暮以后,天色近幽蓝,云的轮廓愈发清晰,像巨鲸过海,一层层推挤着向前,后面的刚卷积起来,前面的已变淡了。地上还是这些事,天上的景象却惊人。 看云也是种姿态。王维的闲适总有富贵气,挑地方,还得坐着看。后人由此阐述求学义理,无聊地浪费了这个情景。真要看,一仰头就是了,云不区分观众。看云无助交流。月可以寄情,远隔千里,看的也还是一个月亮,如果敏感,会因为那个人看的竟
文艺 |
恰好
小时候读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最喜欢后两句,“恰恰”是多有意思的词语,生动饱满,惟妙惟肖,读来有音律之美。原来“恰恰”是形容黄莺的鸣叫声,看蹁跹的蝴蝶在花丛中起舞,枝头的黄莺忍不住唱起歌来。春天的气息一瞬间扑来,莺歌燕舞,桃之夭夭,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 “恰”在诗中竟然这样地传神。真正的好文字也是恰好。 古人这样说:人品做到极处,无
文艺 |
在冬天闪烁内心的流萤
几乎没有什么实感,立冬就到了。每到此时就特别怀念夏天,阳光、海滩和棕榈,蝉鸣、清风和流萤。我已不记得上次见到萤火虫是什么时候了,但它莫名地成为我特别偏爱的“小灵感”——这个意象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歌词中,被当作浪漫与诗意的化身。 从科学的角度观察萤火虫,多少有些冰冷。作为鞘翅目萤科的甲虫,它们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类,尾部有一个发光器,里面有种叫荧光素的物质。当萤火虫呼吸时,空气中的氧气和荧光素发生
文艺 |
唐·游骑图
唐·游骑图 绢本设色 22.7cmX9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游骑图(局部) 唐·游骑图(局部) 此图作者不祥,所绘制内容是唐朝仕宦贵族骑马出游的场面。画中有两人步行,三人骑在马上前行,位于中间的一位在马背上回首招呼,后面一白一棕两骑扬鞭催马赶来。他们手中各持马球用具,像是正在前往郊外打马球的路上。画面无背景,墨线勾勒简练,生动反映了唐代仕宦贵族的一个生活场景。
文艺 |
一阕春鸣
春之清晨,临窗听鸣。 时而清醒,时而入眠,一窗叽喳,不知是梦中鸟语还是鸟鸣惊梦。 帘间留着些许缝隙,是昨夜的预设。这缝隙不是为了让几缕鱼肚白透过,以辨识黎明的到来,而是为了恭迎几支鸟鸣曲,以听得更清晰。 春晨,不问晴雨,只要有鸟鸣声声,尾随而来的清辉就会翩跹曼舞。光声交互,可谓美妙。 有时,忍不住掀帘推窗,寻觅鸟之身影,其难度不亚于野外捉迷藏。东边一串串啁啾,西边一串串啁啾,只闻其声不
文艺 |
明契
证婚的牧师要照例问新郎:“你愿意娶她做妻子吗?”又问新娘:“你接受他做你的丈夫吗?”答案自然都是“愿意”。有人认为这样的问答实在多余,因为答案可想而知,凡是答案可想而知的问题都不必问。 答案可想而知就省略了一问一答,双方心照不宣,凭共同的默契办事,这是一种很美的经验。这种经验在道德标准一致、思想单纯的古代社会里往往可以获得。现代社会去“古”已远,人们的观念复杂,甲心目中的“理所当然”,在乙的心目
文艺 |
自我赋形的时刻
曾在文艺电影里听过一句台词,说当你躺在草坪上看云,如果足够专注,就能任意安排云的形状。我在很多地方试过,未能如愿。 不过我发现,如果足够专注,确实可以控制自己生活的形状。当夏末漫长的黄昏降临,栀子花的香气中,坐在越来越暗的光线里努力辨别书里的字句,内心世界就在这种模糊与努力之中渐渐被赋形。 我们看见了我们想要寻找的方向,我们构筑了我们想要生活于其中的景象。那个内在的自我,终于成为阶梯、堤坝
文艺 |
如何读好一本书
有个朋友曾问过我一个关于小说阅读的问题,他说美国作家卡佛的小说,看了几遍也没看懂,小说应该如何阅读呢?我觉得可以用传记梳理的方法,比如读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我们要看她从小到大是怎么成长的,她在生命的什么阶段写了这本书,她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为什么写这部小说,里面的人物是一种怎样的现实投射。 书是从作者生命中衍生的,简·奥斯汀终身未婚,20岁出头时就写出了《傲慢与偏见》,当时这个年纪的英国女
生涯 |
我们携带的光
小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爸爸在走路时开始拄一根手杖,帮助自己保持平衡。我记不清它是哪天出现在我们位于芝加哥南城的家里的——当时我四五岁,突然,它就在那儿了,一根光滑的黑木手杖,细长而结实。这是多发性硬化症早期造成的结果,这个病让我爸爸的左腿出现了严重的跛行。它缓慢地,无声地,侵蚀着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削弱着他双腿的力量。这种疾病很可能早在爸爸确诊前很久就已经在损害他的身体了,就在他平常去城里的
生涯 |
想靠手串转运的年轻人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愿意花890元,请一个雍和宫的绿幽灵手串,或者花290元请一个寓意转运的香灰瓷手串,为了请串,要早上七八点在雍和宫门口排队。雍和宫也与时俱进,手串颜色多样,有马卡龙、樱花粉、象牙白、海水蓝等潮流配色。 因为生活压力大、焦虑、迷惘,就去请个串,心理医生肯定会有点不快乐,能花890元,不如去找个心理医生聊聊?升学考试应该去孔庙和国子监,找工作不如拜乔布斯?他可叫Jobs。
生涯 |
直面人生的困难
很多年轻人跟我聊天时说,马老师,你这里也好,那里也好。我说,我跟你比,没有一点儿好。年轻就好,什么也不比年轻好。只要年轻,就还有很多空间,对这世界有一个交代。同时,世界也会给你很多机会。你的目标可以定得高,也可以定得低。 人生的目标不一定是非常宏大的目标。有些目标,达到的时候你才可能愉快,而对我来说,很多目标根本达不到,但我一直在努力。 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自己很明白自
生涯 |
往里走,安顿自己
当今时代,如何过真正有力量的生活? “有力量”这个词很难说,我只能说让一个人求得内心的丰富,正是各个文化的创始者都在处理的问题。 为什么颜渊的生活比别的一些学生都差,却被孔子视为自己最优秀的学生?孔子解释说,颜渊很穷,但他的内心丰富。 虽然外表很穷,看上去身体也没力量,但我内心很丰富。这是自古以来圣者、贤者都在追寻的内在境界。但孔子也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像颜渊那么穷——能够不那么穷,还能过得
通识 |
文化不是味精
“文化”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事情都说是文化,比如“军事文化”,我认为这相当不合适。那我今天就讲讲为什么文化不是一个装饰性的东西,它不是味精,它自己有很实在的东西。 前两天有朋友警告我:一个东西“不是什么”容易讲,“是什么”非常难讲。但我觉得,“文化”恰恰是特别容易说“是什么”的一个东西。在我看来,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种关系,我和你,你和他,班级对班级,学校对学校,甚至上升到集
通识 |
你想知道自己能否长寿吗?
你想长寿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祝贺你,作为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人,你几乎肯定会比你的祖辈们活得更久。 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逐年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这种上升势头会减缓甚至停止吗?很多人凭直觉认为上升势头肯定是逐年减缓的,但研究结果却和直觉正相反。英国剑桥大学的吉姆·奥本博士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詹姆斯·沃佩尔博士研究了1840年至2002年人类平均寿
通识 |
像交朋友一样去花钱
我的消费观有个矫枉过正的过程。 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有很多被饥荒吓坏了的长辈,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他们无休止地向我描述饥荒的恐怖,加上我自己小时候过得也不怎么宽裕,买东西时就少不了注意性价比。这同时又会激发出对物质的饥渴感,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没事就会拎点便宜货回来——大多不怎么好用,于是又引发下一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我的朋友许可君曾向我郑重指出,这种购物方式,只能享受买的快乐,而无法享受
专栏 |
我不打牌的理由
打牌这个事,我很不喜欢。打扑克、打麻将,统统包括在内,都不喜欢。 倒不讨厌别人玩,只是自己玩不来。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年,我突然开了窍,原来我不爱打牌的根源在这儿呢——都怪我的数学太差了! 一百五十分的卷子,我拼上老命才划拉了四十九分,真是班主任听了都要伤心,数学老师看了都要掉眼泪。我妈看到成绩单时不可思议加痛心疾首全写在脸上,说你就是全蒙也不至于蒙这么点儿分吧?我十分惭愧,心想对不住了麻麻,
专栏 |
春婶
从我记事起,春婶就已经是个老年妇女。 她皮肤雪白,太阳下怎么劳作都晒不黑,脸上却布满细密的皱褶,笑起来的时候这些纹路更加明显;她的身材苗条,有着线条优美的胳膊和一双笔直的长腿,可是脊背却已被生活压弯,无论是走是站都是驼着背;她说话的嗓门很大,笑声尖细,十分有穿透力,像是个生性活泼的天真少妇,可是循声而来,率先闯入你眼帘的却是她的一头花白头发。 谁也不知道春婶的头是怎么白的,她自己也不是很在
专栏 |
这四所学校不是985,本科毕业就可端上“铁饭碗”
很多考生和家长们,都希望毕业后,能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的“铁饭碗”的工作,不希望孩子再去耗费很多年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这期我们给大家介绍四所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并且一半本科毕业生都成功进入了各类国有企业。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由上海铁道学院更名搬迁而来,而上海铁道学院源自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