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6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曾经看到过一本很有意思的手札,记录者是顺治年间的一位进士,手札记录了他奉命到凉州宣旨的一路见闻,每一天都寥寥数语,但十分有意趣。这位南方来的进士自临洮进入兰州,从沙井驿前往河西,在沙井驿看到连绵的丹霞山景,惊呼:“火焰山,寸草不生,连绵八百里!”在途经景泰遇到五月飞雪时,瑟瑟发抖以至于跟从的仆人掉进了河里,主仆皆狼狈地蒙头赶路;在看到广袤的戈壁时慨然赋诗;在和凉州总兵见面时被完全不同的酒宴文化
视点 |
徐霞客:如果一生只能追寻一种意义,那就是旅行
一根拐杖、一双旧鞋、一生万里 如果要盘点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旅行家,那么徐霞客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在《徐霞客传》里,这是徐霞客临终之际所留下的遗言。但其实,这段话是本传作者、明末清初的著名士人钱谦益自己想象、杜撰的。 钱谦益把徐霞客与张骞、玄
视点 |
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古代有可能吗?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在古代,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不容易,连以善于旅行著称的诗仙李白也不免感慨“行路难”,那么千百年来,古人的旅行究竟是什么情形? 行路难,何以为缚 从观念上来说,古人认为,无论远近的出行都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远古时候,当我们的祖先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去处,会设想遭逢许多山林川泽的恶毒生物,以及种种鬼怪妖魔,于是在决定要出发前,需要学习各
视点 |
一群年轻人选择在世界各地“游牧”生活
“游民”这个古老的词汇,原指无田可耕、流离失所的人。而如今,有了“数字”二字作为前缀,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特指依靠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办公,离开传统职场,打破工作时空限制,持续由线上获得收入的生活方式。 而这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越发受到追捧。马蜂窝旅游发布的《2021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显示,有超六成年轻人渴望成为办公地点不固定的“数字游民”,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 离开传统职场,
视点 |
人生需要一次壮游
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我七十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后来我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衬衫。我也曾经睡火车站,那时候坎城的火
视点 |
没有停留,就没有真正的旅行
一 我曾去过阳朔,在那里遇见了许多急匆匆的游客。 在阳朔,跟团游为了压缩成本,不坐竹筏,选择游船,船程只有40分钟。旅行团美其名曰:豪华大气,站在船上的最高点,能够俯瞰漓江景致。而实际上,坐游船并不能体验多少阳朔的美,大多数自助游爱好者会选择朴素传统的竹筏。 我坐在简陋的竹筏上,摇曳不定。江水漫上来,沾湿衣裳,却不讨厌。水中倒映着似火的骄阳和硕大的叶片,形成交错重叠的光影。竹筏龟速前进,
视点 |
旅行真的是一桩乐事吗?
古人云:“一生能着几两屐?”这是劝人行乐,莫怕多费几双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恼的成分呢? 出门要带行李,那一个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经就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多人在
大学 |
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我1995年参加高考,文科生,第一志愿填的哲学。我们班主任马上都要退休了,经验非常丰富,我感到惊讶的是,分数出来之后,他没怎么过问我们的志愿填报,只跟我们说,学校里搞了一个招生信息展,让我们去看一看。还好我去看了,看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介绍,说开了一个涉外文化方向的专业,我想这个方向好啊,既能学到传统的教学内容,就业又有保障,于是果断选了这个专业。 结果我们的哲学课该有的都有,但课时短,倒
大学 |
医学伦理课
作为门外汉,上流君过去片面地认为,医学专业的同学们上课是这样的—— 抱着砖头一样厚重的专业课本遨游在知识的深海里,苦大仇深地记着拗口又繁复的专业术语。 但只要看过从医学伦理课流出的PPT课件,就明白医学生上课也可以知识与狗血齐飞,严谨和脑洞并存。 医学生们对医疗剧里“保大还是保小or大夫我们保子宫”的嗤之以鼻,不仅仅源于剧情罔顾医疗基本常识,更是出于对编剧能力的一种质
大学 |
我在初中遇见了一个糟糕的英文老师
说出来今天的人根本不会信,我的初中英文老师李女士在上课的时候打毛衣。正如相声演员于谦拥有“抽烟、喝酒、烫头”三大人生爱好一样,李女士上课打毛衣只是她的教学三件套之一,另外两样是让女生帮她盘头,找个她认为声音好的男生起来朗诵课文。在盘头、打毛衣的同时,她眯着眼睛欣赏男低音。 我到今天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要不是她当时没有贴面膜,否则她来课堂授课简直和去会所做SPA没有任何区别。认
文艺 |
去想想风吧
读书时,有时会有一段文字萦绕脑际永不离去。好像是在十八岁时读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关上最后一扇门》,那最后一节就紧黏在脑袋里。是这样的文章: “于是他把头紧贴在枕头上,双手捂住耳朵,这样想: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想风吧。” 我非常喜欢最后的“think of nothing things,think of wind”这个句子。要把那种韵味正确地翻译成日语可真困难。因为杜鲁门·卡波特的
文艺 |
树木的气味
树木的气味?多奇怪的话题。然而,尽管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树木及其气味却时刻弥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一种气味都邀请人们进入树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故事。一杯茶散发出的宜人香气揭示了茶叶的特性和产地。咖啡和巧克力的美味香气来自烘焙发酵的树籽。坚果和橄榄油的浓郁香气将树木带到我们的餐桌上。冬至假期的丁香、无花果、石榴、冷杉枝和圣诞树则将果园和森林的气味带进我们的家中。 无论是在城市的街道上还是
文艺 |
读山
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懒懒散散地乐得清静几天。家里人都忙着他们的营生,我便往河上钓几尾鱼了,往田畦里拔几棵菜了,然后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 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每天都看着,每天都会看出点内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对着一本书,读得
文艺 |
唐朝的驿站
石碑的右侧是潼江,小晌午了,晨雾仍未散去,朦朦胧胧的一脉春江,水势很低调,隐约显现着几块鸭头似的沙渚,却看不到一只先知先觉的鸭,所以也不知水暖了没有。石碑的左侧是历史上著名的金牛蜀道——现在当然修成了国道,编号很豪迈:108,似乎这道上走的都是绿林好汉。国道边的山坡上长满了柏树。柏树威严而沉静,让人想到不苟言笑的武士。没错,这里的柏树相传原先是三国时镇守巴西(阆中)的大将张飞所栽,不要
文艺 |
留到最后再吃
《我爱我家》里,傅明曾念叨他的一位初恋女生乃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在学校那会儿吃饺子的时候,人家是光吃肚儿,不吃皮儿!”立刻招来非议:“这就叫大家闺秀啊,撑死就是一土财主……” 无独有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里,吝啬鬼葛朗台老爹让女佣拿侬不用特意准备面包给他的纨绔侄子夏尔,“这些巴黎年轻人,压根不吃面包!”淳朴的拿侬问道:“那他们只吃frippe吗?” Frippe在
文艺 |
唐·壁画舞乐图
唐 壁画舞乐图 榆林石窟第二十五窟(局部) 此图绘于榆林石窟第二十五窟的南壁,图中的乐队于大殿两旁一字排开,席地而坐,各演奏者拿着不同的乐器,有腰鼓、排萧、横笛、竖笛、海螺、笙及琵琶等,中间一位舞者腰鼓系在胸前,正双臂外展,撒开十指,抬起左腿作击鼓跳跃之姿态,身上飘带随风起舞,舞乐呼应,气氛热烈而庄严,展示出宏大场面和作者高超的画技。
文艺 |
平衡
什么叫中庸?找不到平衡点,你是中庸不起来的,是吧?中庸说白了,就是一个平衡,它跟你走路一样,你平衡起来了,你的韧带的能力达到了,你才能做到平衡,才能正常地往前走。当你的脑袋被人打晕,你的平衡顿时就失去了,你就没法走路。 年轻人某种程度上来讲,都有点贪婪,我不太在意那种,把某一个点如何推向极端,不是这个类型,我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均衡点,然后通过这个均衡点,容纳更多的东西。 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
文艺 |
避短
李谐是东魏时期的名士,他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常常作为东魏的外交使臣出访南朝,其辞辩风采令人倾倒。 其实,李谐是有生理缺陷的:一是有些跛足,二是脖颈上长有一个肉瘤,三是有些口吃。 这就奇怪了,一个口吃之人怎么会口才出众且善于外交辞辩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善于掩饰”。 原来,针对自己的三大缺陷,李谐极其注意掩饰,一贯坚持“二慢一仰”的做法。就是说,为了掩饰跛足,他走路徐行,使步
文艺 |
双方的悲剧
小时候看电影常看见人家上树掏鸟,可我小时候除去在大树梢上看见过喜鹊搭窝,从未见过有什么小的鸟巢。那时大院里有几根大烟囱,耸入云霄,每年春夏之际就可以看见喜鹊在辛劳地搭窝。我爹和我讲过他在战争年代掏喜鹊窝的经历,我每每看见烟囱上的喜鹊窝就会浮想联翩。 掏鸟窝就成了我儿时的梦想。可惜我小时候住的军队大院,多楼房少平房,即便是平房也是锅炉房,房高屋大,一层顶两层。一次我发现一个超高的大
文艺 |
晓窗光,暮窗光
我无法不眷恋,月亮像水葡萄,一样晶莹的爱情。 月光在河岸,轻轻抚摸我们金黄的影子。 风,吹绿了草的芳心。 仿佛它们的身和影,在一起很久很久了,甚至比一条河流、一个传说,还要久远。前一世它们分离,这一生它们相聚。沙滩上留下的脚印,由深变浅,那是时间抹杀历史的罪证。这些无辜的证据,最后被河水、流沙、清风、过客的记忆……收藏,沉没,销声匿迹,从有到无,成为另一支与月老有关的传说。没
文艺 |
古今一笑府
冯梦龙在《笑府》序中说:“古今世界,一大笑府,我与若皆在其中。”其后的《笑林广记》,文字简洁,滑稽诙谐,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最主要的是,读后让人笑不出来。 骂喝酒的“性不饮”:除夕之夜风俗是用一瓶酒一碗肉祭拜“石敢当神”,主人作完揖,看见一只狗在旁边,赶紧让童子把供品收回家。童子刚把酒拿进去,回来一看,肉已被狗吃了。主人大骂:“你个痴奴才,先收肉便好,狗是不吃酒的。” 讽刺
文艺 |
父亲只是个普通人
小的时候我家住着超人,他是个能够修理世上所有东西的百战天龙,何时何地有谁遇到了麻烦,他就会出现,然后解决一切,就像万能侠客一样。他是个不会懦弱的超级英雄般的存在。 但是当我懂事之后才好不容易明白了,只是没有被发现罢了,超人也是人,有多少肮脏、卑鄙、令人作呕、悲伤、可怕、累人的世界,从爸爸的面前闪过了呢? 而现在我才好不容易懂得了,不论多么肮脏、卑鄙、令人作呕、悲伤、可怕,或是累人,他之所以能够
文艺 |
我游历自己的第八大洲
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 有些人航游了每一个大洋,但很少航游他自己的单调。 我的航程比所有人的都要遥远。 我见过的高山多于地球上所有存在的高山。 我走过的城市多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 我渡过的大河在一个不可能的世界里奔流不息,在我沉思的凝视下确凿无疑地奔流。 如果旅行的话,我只能找到一个模糊不清的复制品,它复制着我无须旅行就已经
文艺 |
来历
书法热,很多人写字。又因社交媒体便捷,能看到很多人的“作品”。 社会风气之浮之躁,反映在书法上,很多人不屑于基础练习,帖也临的,但全凭兴趣偶尔为之,更不求甚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一片叫好,内行只剩苦笑。 书法这事儿,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从来都有泥古与创新之争。当然可以创新,可以当代,可以自我表达,但毕竟写的是汉字,大道理且慢讲,不写错字总是起码的要求。可单就这么一
生涯 |
杜甫的爱情
如果身边有人不时将老婆挂在嘴边,那说此人爱妻大抵不会错吧;如果一个诗人将“妻”的字眼屡屡镶嵌于他的诗行呢?而且还是一位古代诗人,那么由此断定诗人对妻子爱深情永恐怕也是妥妥的了。 这位诗人就是唐代杜甫。 读杜甫诗,“妻”的字眼频频刷目,如珠玉般闪烁出温柔旖旎的光芒,令人心有戚戚焉,一根爱情的琴弦被悄然拨动,铮然作响。这“妻”字多为“老妻”,老妻不就是老婆嘛。在唐诗中,如此高频率以妻入诗,
生涯 |
我该怎样教导天真烂漫的孩子
楼窗下的弄里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卖小鸡喽!”渐近渐响起来。 一个孩子从家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我刚才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
生涯 |
奶奶的比喻句
壮得像滚筒洗衣机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写日记:今天天气很好,云朵白得像棉花,又像我的奶奶,悠闲地在天上散步。 我爸看了后,训斥道:“在天上散步这句,改了!奶奶怎么会在天上呢?” 奶奶反倒瞪我爸一眼,不介意地笑着问我:“云云,今天不是阴天吗?云怎么会是白的?” 我说:“没错啊,可我总不会写白云不白吧。” 奶奶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写白云很白呢?” 我想想回答说:
生涯 |
隐形社恐的纠结
一日,我妈喜滋滋告诉我,小区某阿姨跟她夸我,原话是:“你姑娘挺活泼开朗的。”也许这是她四十年来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评价我,她那神情好像我上初中时一次月考成绩出乎意料闯进年级前五时的惊喜。当然,那次月考之后,我的成绩又落回原来的位置,让她好不失望。我回忆起那次遇见某阿姨说了什么,我是先夸她的衣服好看显年轻,后来又夸她心态也年轻,因为我看她当时一个劲展示新衣服特别想让我夸她。那件事本来我都忘了,可是
通识 |
语文学不好,就看不懂数学题吗?
有一天儿子做语文作业,用汉语拼音写了一句话,“爸爸心里很开心”。我跟他说,这句话是错的。他坚称,语文老师就是这么教的。我一时说不清楚这句话到底哪里不对,“高兴”和“开心”很多时候是一个意思,但“爸爸心里很高兴”绝不能替换成“爸爸心里很开心”,这是语感。 过了两天,数学老师在家长群中说——“我们最近学习了两种类型的应用题,一是关于求‘一共有多少个’,二是求‘还剩下多少’。两种类型题都是关于总数
通识 |
绑票的学问
最近,中山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王则柯老先生在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适值81岁生日,众人给他办了一个生日宴。王则柯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王季思先生,上个世纪40年代曾担任过之江大学教授,后转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是上个世纪闻名遐迩的文史大家,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我观察到,王则柯老先生吃鱼时是从鱼头上动筷子的,暗自吃了一惊,就问老先生为什么这样做,他只说是家里的
通识 |
爱聊天惹的祸
魏晋那些名士那么爱聊天,这事情我一直挺羡慕的。我师兄有文化,他说:政治高压之下,佛教传入又激发了许多人的宇宙与生命意识,所以语言觉醒了,名士们用舌尖的快感掩盖生命的疼痛——他这话太有文化,我也半懂不懂。反正看《世说新语》里一大堆人,都能靠聊天成为偶像、明星,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羡慕。 比如有个叫支遁的和尚,经常在他寺里坐而论道,每次都能吸引百来个听众,个个结舌注目,全听呆了。支遁
通识 |
诸葛亮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五丈原,萧瑟秋风起,一代名相陨落,徒留千古叹息。他前半生躬耕陇亩,韬光养晦;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一 在进行最后一次北伐前,诸葛亮处死了一名朝中大臣,且原因有些另类。 那年正月,车骑将军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为太后拜年。谁知,太后竟特意留下胡氏,直到一个月后才放她回家。胡氏年轻貌美,进宫后
通识 |
吃货的罪恶感
我父母那代人很难理解年轻人在“吃货”这个词上寄予的情怀。他们过去也说“吃货”,但含义跟“饭桶”差不多。吃者,口腹之欲也,再加个“货”,能是什么好东西?但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吃货”标签,感觉自豪得很。吃到什么美食都恨不能昭告天下。动筷子之前不先拍个照片,简直不能算是吃过了。 专业的食评家常常不屑地说:大部分吃货并没有那么挑剔的味蕾,也不追求口味的细微提升,他们只是在
专栏 |
今天阴天,我好想我妈
用一句话形容我对她“母亲”身份的印象就是,一开始很传统,后来好像就没那么传统了。这里面既有她自己的改变,也有我后来对她的理解。 姥姥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妈妈是老大,因为家里穷,她十几岁就辍学跟着姥爷种地了,那时叫“挣工分”。那时日子苦,整天吃不饱,所以年轻时的妈妈总是很瘦,体弱多病。 因见地有限,她对我和哥哥没有太多企盼,就希望我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60岁以后她每年过生日
专栏 |
我爸的限定勤快
每个符合法律的单位都会有一个叫做“工会”的存在,基本有工会存在的单位就会组织员工每年旅游、疗休养。我的母亲就在这样的一个单位里。 四天三夜,省内游。我妈在前一周就准备好了每天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口红,好像这次并不是去旅游,而是去参加变装秀。 家里就剩我和我爸两个人。说心中没有窃喜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我和我爸的窃喜程度不一样,男人总是目光短浅,他想到的是不用早起,不用在家里装作自己很勤快
专栏 |
老人的老
我小学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爷爷家,和我的一个堂妹一起,我比她大一岁。 爷爷家唯一一台电视机只会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的时间打开,我们一天中仅有的接触电视节目的机会,不论看不看得懂,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他的摇椅两侧,静静看完。然而我至今说不上来池州的下一个城市是谁。 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固执的老人。我们不被允许开灯写作业,所以放学后到家趁着天还没全黑赶紧做功课,剩余的部分只能早早起来在上学前完成
专栏 |
知足常乐
昨天我在累死的边缘听我妈掰扯她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主要是她倾注的金钱。我几乎脱口而出:你开个价吧,我还给你。但我冷静下来估算了一下这笔庞大的负债又咽下了这口冲动。不知道别人看张爱玲给她亲妈金条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十几岁时就记账我妈给我花的钱,心里想着以后还给她,这样她找麻烦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理她了。世事难料,后来她作妖愈发严重,而我的心态也随之改变:爱咋咋的吧,万一还了钱再说我欠她骨血
专栏 |
新能源行业的专业选择
新能源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转型,十几年前,我国的新能源行业还只是做光伏板输出,如今,我国已迅速崛起成为这场能源转型的超级大国,掌握着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可以说,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对全世界的优势可以用“碾压”来形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唯一能跟中国竞争的就是特斯拉。 在以传统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作为能源的领域中,我国并不具备能源大国的条件。以最主要的能源——石油为例: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