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1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谈起卡夫卡,我们总是说,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表现主义的大师,他的作品荒诞、怪异,想象力丰富奇崛,善于隐喻…… 假如卡夫卡仍然在世,听到这样评价,不知作何感想。这世上百分之八九十的赞美,往往是出于误解。也许,我们对卡夫卡的评价,比他笔下那些荒诞的事情更荒诞。 据说在《变形记》刊出前,卡夫卡曾致信出版社,让插画师千万不要把虫子画出来。这件事很有意思,在我们看来,《变形记》之所以有特色,不正
视点 |
《变形记》:一个荒诞不经的现代寓言
一个人变成甲虫的故事 凡了解一点欧洲文学的人可能都知道,在欧洲文学史上,在前后两千年间有过两部同名的文学名著《变形记》。一部是1世纪初,也就是公元8年由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写的长篇叙事诗《变形记》,一部则是20世纪初,即1912年由奥地利现代小说家弗兰兹·卡夫卡写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但这两部名著从体裁到题材再到创作技巧都毫不相干。奥维德的《变形记》采用的是神话传说的题材,其中的人或神经常变成动
视点 |
《变形记》中的悲剧意识
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弗朗茨·卡夫卡的小说重在揭露西方现代社会的荒诞与非理性,以及物对人的极大异化,同时展现了现代人的惶惑不安、抑郁焦虑的状况,揭示了作者强烈的悲剧感。而“所谓的悲剧感,即是当人类意识到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悲剧性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空没感,生命的无奈感”。卡夫卡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无奈与失望,这种悲剧意
视点 |
我想抵达一片看不见的岸
1920年至1923年,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他们谈论青春、写作、快乐、艺术的日常思考,也谈论工作、人的自由、家庭、城市生活等话题。 “幸福将衰老排除在外” 青春让卡夫卡沉醉。他的短篇小说《司炉》中充满了温柔与激烈的情感。 有一次,在我们谈论文学杂志《树干》上米莲娜·杰森斯卡的捷克语译本的时候,我这么对他说: “小说中有那么多阳光
视点 |
要替别人着想, 更要为自己而活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最动人心弦的小说开头做个排名,卡夫卡的《变形记》一定名列前茅。 这部发表于1915年的中篇小说,也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它以一个没有自我的小人物毫无预兆变成甲虫,引出了一个荒诞不经的人生转变,在平淡而琐碎的细节之中,将人性的自私与凉薄揭露在我们眼前。 年少时读这部小说,爱死了
视点 |
卡夫卡最动人的情书, 写给了她
“密伦娜,我爱你啊,你这死心眼的人,有如大海爱它海底的一颗小石子,我对你的爱就像海水淹没着你一样。” 卡夫卡在奥托堡的度假公寓里给他远在维也纳的情人密伦娜写下一封封炽热的情书,少则一天一封,多则一天十几封,长短不一。无论是怎样的情绪变化以及与谁谈起了什么有趣话题,他都要在信中与她分享,时时刻刻盼望着收到密伦娜的回信。“这两封信是中午一起收到的,它们不是用作阅读,而是让人把它展开,把脸埋进去,
视点 |
五个关于卡夫卡的冷知识
如果让你给林黛玉介绍男朋友,你会把林妹妹介绍给谁?在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木心眼里,与林姑娘最般配的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 我小时候读到这里,感动。卡夫卡境界是高的。我从小也想写,写后烧,真是少年不知“烧”滋味。烧不得的!但境界真是高。卡夫卡像林黛玉,肺病,也爱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 木心为他们配对更多地是从性格和人生态度方面考虑。如果稍稍庸俗一点,把外貌考虑进去,浓
视点 |
卡夫卡哲思录
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藉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阅读的作用同样如此。 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
大学 |
高等教育不是必需的
当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有一种观念在我心中根深蒂固,那就是:如果不去上大学,那接下来的人生就注定悲惨,距离最终贫病交加、饥寒交迫地死在大街上只是时间问题。 我是我们家兄弟姐妹四人中唯一上了大学的,却是最后一个找到自己人生职业道路的。顺便提一句,我的最终职业和我大学时主修的专业一点儿边都不沾。我绝不是说你不应该去大学学习,只是说没有人应该被强迫着去上大学。在我看来,永葆一颗无论如何都
大学 |
艺术是自由的,但并非无拘无束
2020年,有一个叫做《校花》的艺术作品引发争议。 创作者宋某拍摄了一组多达4000多张的照片,在每个女生照片下方都有一个数字,代表在其心里的“美丑顺序”。比如,一个女孩背着包,手里提个塑料袋,下面标着4306,这代表,这个女孩在他心里处于第4306名。宋某毫不忌讳地承认,这些照片都是偷拍的。这组“偷拍女生并按颜值排序”的作品引起广泛争议,展方将作品撤下并回应:发现作品不尊重女性,将进行闭馆调整
大学 |
211毕业生去了富士康
小方原本没想过进厂。她从河南农村出来,211毕业,考过公务员(没考上),短暂当过客服(“只是过渡”),后来做了销售。2014年决心创业,四年后负债60万。努力还债近两年,遭遇疫情。 但进富士康,“哪怕给我一万五,我可能也不会来”,这是她2021年底的回答。原因你知道的,“(本科生)怎么会沦落到进厂打工”,说出去没面子。 一年后,她的想法改变了。 2022年12月,小方
文艺 |
诗人的孤寂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 在可互相渗透时,彼此不劳唇舌,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夫子以为至理,而我却以为孟浪。 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长电波和短电波都不能替他们传达消息。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所见的和我所见的完全相同吗?你所嗅的和我所嗅的完全相同
文艺 |
在阅读的大陆上独自去发现
我夜里看书。我从来都只能在夜里看书。当我还是学生时,我就在夜里看书,不管是周末或是平时。我的这一习惯是因为母亲总是说学习工作之余应该读点书。于是阅读就代替了午觉,之后不久,它又代替了睡眠。但我从来没有用阅读取代写作,枯坐无聊或与某人交谈。我是突然发现这一点的,我从来都不是因为无聊才阅读。我也从来没有听我母亲对我们说:要是你无聊,就看书去吧。 我母亲,她几乎不读书。在她取得教员证书的次日,她就
文艺 |
小白狗
每当冰雪的日子,我经过长巷,看着两侧人家帘帷深垂的窗子,总会想起那只小白狗,总觉得它会突然从某一个窗帘下钻出头来…… 初到纽约的那年,我是不开车的,住在法拉盛区,每次为了到远在牙买加区的学校上课,总是走一段路去搭巴士。刚开学那段金风红叶的秋天,这些路不但不苦,还是种享受,但是当头上的枫红,转为脚下沙沙的叹息,再淋上暮秋的冷雨、寒霜,那感觉的肃杀,加上浓浓的乡愁,就有些惨惨戚戚了。
文艺 |
最好的爱情是闲情
《红楼梦》里有一段关于闲情的描写特别没有意义,却特别有意思:宝黛二人对面倒下,黛玉排揎宝玉,宝玉胳肢黛玉,就像小朋友们在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外人看上去这两人是不是傻呀,当事人却玩得乐此不疲。玩累了,黛玉用手帕子盖上脸。宝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鬼话,黛玉只不理。宝玉问她几岁上京,路上见何景致古迹,扬州有何遗迹故事、土俗民风。任宝玉废话连篇,黛玉只不答。 难怪有句话说:爱情就是在
文艺 |
戴月而归
“月亮是最好的灯泡。” 这话是一年级都没读完的父亲说的,而母亲补充论证了这句话。像一句美妙的诗句。后来我成为一名诗人,写了很多诗,但无论我怎么努力书写,也没能写出比这句话更好的诗句。 父亲得出这样美妙的句子,是因为他曾借着月光掘开大地的皮肤,挖出了一片地基,又趁着月夜静寂,扛回一根根粗壮的树干,建起了几十年后还完好矗立着的老屋。 关于建房,与一场大雨有关。 据母
文艺 |
唐·捣练图
捣练图卷(局部) 传说在唐代,采蚕、织布被看作是体现女德的象征,唐代妇女以此为风尚。这即是一件唐代张萱描绘宫中妇女捣练劳作过程的作品。画家采用连续性画面,分别描绘了白练加工、修织、熨平等一系列过程。画中人物形象丰满,设色艳丽,清新明快,不失为唐风绘画的代表作品。 捣练图卷(局部) 唐朝 张萱 捣练图卷(宋摹本) 绢本设色 37cmx147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文艺 |
眼前无异路
1936年,金克木和一位女性朋友到南京莫愁湖游玩。因女孩淘气,他们被困在一条单桨的小船上。两人谁也不会划船,船被拨得团团转。那女孩子“嘴角带着笑意,一幅狡黠神气,仿佛说,‘看你怎么办?’”,年轻气盛的金克木便专心研究起了划船。经过短时间摸索,他发现,因为小船没有舵,桨是兼舵的,“桨拨水的方向和用力的大小指挥着船尾和船头。明是划水,实是拨船”。在女孩的注视下,金克木应对了人生中一次小小的考验。
文艺 |
文章之意
好文章有层寒意,好文章有层春意,好文章有层秋意。好文章还有古旧意、风雅意、恍惚意,一觉迷蒙,将醒未醒,似说梦话。好文章还有微微醉意。底色不一,有意就好,最怕文章无情。作者有意,读者才有意,仿佛冬夜醒来,被窝是暖的。暖暖的被窝是人情,其中消息如花半开,又像与老友饮酒微醺。只是少年人血气未定,文章往往激越跌宕。中年脚步放慢,文字如缓缓花开。老来之后,纸上平安,人墨相宜就好。吴昌硕说是梅是篆了不问,
文艺 |
葫芦竹
我走进花市,停在专卖树苗的摊子前。 看摊子的是个小女生,也许是老板的女儿。我问:“这是什么竹?”她回答:“葫芦竹!”其实每堆树苗上都挂了小纸片,写明名字、价钱。我挑出一管竹,说:“帮我包起来!” 回家后,我将它搁在院墙边,一搁就是几日,种的时候大约也谈不上期待吧。 它就这么被我丢给时间,倒也长得一副天生地养的模样,还长了两三根笋。我隔阵子没理它,笋都成了竹。我数了数,
文艺 |
并肩而行
有人曾问我,人身上最能代表其精神状态的部位是什么,那时我的回答是肩。一看肩膀就知道一个人是否孤单。紧张时僵硬,害怕时收缩,理直气壮时张开的,就是肩膀。 认识你之前,当脖颈和肩膀之间感到酸痛的时候,我就用自己的手按摩那里。想着,如果这只手是阳光该多好,如果是五月低沉的风声该多好。 第一次和你一起并排走柏油路时,道路突然变窄,我们的上半身挨得很近。还记得那一刻吗?你瘦瘦的肩膀和
文艺 |
为什么AI画不好手?
为什么AI画不好手?有一说一,手是真的很难画啊!别说Al,人类自己都不一定能把手画明白。荷兰艺术家埃舍尔在1948年创作过一幅石版画,名字就叫Drawing Hands(画手)。画面中,两只手通过画笔彼此相连,“一只手创造了另一只,而另一只又创造了第一只”,这种矛盾恰恰表达出:人们想要描绘出两只动态的手有多难。 “画不好手”是一个困扰全球画师的难题。插画家Anna Davisco
文艺 |
最初的书
那个人叫什么?敏豪生或什么豪森?我记不清了。手边无书,一时也无从查找。他好像是德国人,其时应该是16或17世纪吧,他写了一本书,书名也许是《吹牛大王历险记》,也许不是。我甚至怀疑那本书根本就没有封皮,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它落到一个中国孩子手中。 我想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外国文学,情节差不多忘光了,只记得那个家伙被大炮砰然一响发射到了天边——那本书好像是有插图的,瘦长的“吹牛大王”长着一绺
文艺 |
大醇小疵
世上之人,大多属于大醇小疵。大面上都是纯正平和之人,但总会有些小毛病与缺陷。其实,大醇不见得多么好,小疵也不见得多么差。人存点小心思耍耍小心眼,有时是一种自我纵容与自我保护,纵容一点自私,保护一点自尊,能让他人理解又能让自己满意。 尊重大醇,包容小疵,对世人少一点苛求,降一降标准,自己便会多一点轻松,长一点见识。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行走生活,一日三餐总要酸甜苦辣都尝尝才算有味道,一年四季总要阴晴冷
文艺 |
回到种子
我读大学时,正赶上拉美文学流行的余波。半为猎奇半为虚荣,念了好多所谓“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当时受到的情感和智性的冲击,至今记得。比如有个精巧的短篇:《回到种子》,作者是古巴人卡彭铁人。 小说没什么情节。开篇老病的庄园主马尔西亚在庭院游荡,沉默着,任由工人拆除他的家。没怎么浪费笔墨,魔幻就来了:时间开始倒流。垂死的马尔西亚回到健康时代,每次过生日都小一岁。衰朽到丧失情欲的马尔西亚
文艺 |
蝇头小利
小时候没有见过外面世界,老羡幕空中小姐,可以四处乱飞,但现在能有一阵子安稳,留在家度周末不用到处跑,简直开心得怪叫。 物以罕为贵,还是这条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才回港歇息一天,又路上征途。挚友比我更辛苦,他的航机自华盛顿飞三藩市,停几小时,再飞香港,抵港时是早上六时多,根本没办法回家去休息,只在机场的贵宾室内淋了一个热水浴,醒一下神,便跟我会合,直飞北京。 到达北京后,刚赶
生涯 |
爷爷的12本日历
爱和遗憾交错存在 我小的时候,就看到过爷爷拿支笔在日历上写写记记。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日历一直摆在他的书桌上,我也没有过多关注,或者想看看他写了什么。反而人不在了之后,好像想要找一个窗口去怀念,刚好出现的日历就成了这个窗口。 爷爷是2015年去世的,离开我们快有八个年头。今年春节前,奶奶在睡梦中去世,悄悄地没打扰我们地去找爷爷了。整理奶奶遗物的时候,就在柜子深处,有一个大的袋子,之前
生涯 |
梭罗的账单
1845年美国独立日这天,梭罗搬进瓦尔登湖畔他亲手打造的小屋,以此宣告他个人生活的独立。他在这里写出了《瓦尔登湖》,这本书是他直接阅读自然和人生的心得,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崇尚大自然的作家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在这部充满哲思的散文著作开卷的“经济篇”中,梭罗向读者晒出了几份账单,而且账单上的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些账单后来成为梭罗日常生活中的档案的一部分。 第一份账单上,梭罗详细地列出了造屋的
生涯 |
牛顿到底有多牛
牛顿,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是大科学家。但是,到了中学,他突然脸色一变,变成了我们的物理老师,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都变成考卷上的题了。所以,对于我们这一代受过中国式教育影响的人来说,甭管牛顿有多伟大,我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在我们的青春时代,他为难过我们。 牛顿有多重要 为什么牛顿很重要呢?牛顿不是一个科学史上的巨匠或者人类科学发现史
生涯 |
不漂亮女孩成长记
前几天聊天,有一个公认的大美女不停抱怨社会不公平,就因为自己长得香艳一点,总被人说她得到的一切全是潜规则。她肯定不明白,从那张精致的小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儿都深深刺痛着我…… 小时候我就想,是不是漂亮女生和不漂亮女生一出生就被套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里? 第一次感知到人类的长相有差别是在小学时。我妈给我买了一个头花,塑料质地颜色很鲜艳很俗气的那种——我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感觉倍
通识 |
不使用流行语
我认为遣词造句体现了一个人的用心程度。 正确的敬语和用词会吸引福祉,带来机会。 语言是即答的工具。与思想一样,你的用语也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因为语言而导致对方印象不佳,是很遗憾的事情。使用有品位的语言,对方会对你产生说话有条理、语言很文雅的评价。既然如此,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措辞。 越是年轻,越要注意一个要点,那就是“不用任何流行语”。 “超……”“……的
通识 |
倔强的匠人
崇宁元年(1102)九月,《元祐党籍碑》刻立,这是对中国政治影响极为深远的事件。以王安石为旗手的变法,自神宗熙宁二年(1069)始,中间几经曲折反复,新旧两党的势力此消彼长,至元丰八年(1085),施行变法的神宗去世,变法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大树,彼此之间的纷争却并未就此结束。这场著名的党争所涉范围之广,牵扯时间之长久,史所罕见。从宋神宗、宋哲宗到宋徽宗,历三朝而未曾完全断绝。神宗去世后,
通识 |
漫话中喜剧史
喜剧的源头在哪儿,大家可能不知道。老郭考古多年,上山下河这么一研究,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喜剧起源于巫术。提到“巫”,大家千万别误会,各个民族都曾有过自己的巫。因为远古时代,人类文明还处在萌芽阶段。人类掌握的知识也少,理解不了大自然,就觉得冥冥之中,有神在控制着他们。那他们得跟神沟通啊!得有人与神对接,哄神高兴,告诉神他们都要啥啊!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巫。巫,得会作法。作法,是很讲
通识 |
病从口入新解
俗话说,病从口入。但这个说法一般指的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很少有人意识到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渣也有可能让人生病。口腔既潮湿又温暖,每天都会有大量富含营养的食物和饮料从这里经过,绝对是一个完美的病菌培养皿。 据统计,人类的口腔当中能够找到700多种不同的细菌,其中有不少是病菌。一旦它们成功入侵牙龈组织,就会导致牙龈红肿酸痛,刷牙时会出血,这就是牙龈炎。如果不加处理的话,牙龈炎有可能升级
专栏 |
自律靠的根本不是自制力
每次跟人聊天,说起我是自由职业,对方都会感叹一句:你一定很自律! 也许在不了解的人看来,自由职业者的确需要非常自律,因为没有上司再来安排工作,也没有制度需要你去朝九晚六地打卡。如果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你很可能一觉睡到中午(冬天早上起床太难了),也可能熬夜看剧耽误工作。 我的另一半也常常说很佩服我,能够自己把生活和工作安排得很好,还能主动学习。每次他说我自律的时候,我都很困惑:我真
专栏 |
还未到达的远方
从六七月份开始,我就盼望着去参加沙漠穿越,渴望行走在漫漫黄沙之中,渴望抛弃生活中的其他烦恼,重新寻找自己。 沙漠从来只出现在我的想象中,那应该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广阔的沙漠中大概只有烈日和少许动物和你作伴。 探寻 许久没有参加小太阳的活动,或多或少有些担心,但还是怀揣着这份期待和紧张上了车。 窗边的景色迅速闪过,喧闹的城市变成了闲适的村庄,然后是广袤无垠的沙漠。 刚刚走进沙漠,便
专栏 |
困在生活里的人
搬进新租的房子已经一个多月了。合租房,也是毛坯房,一个月八百,地段不错。潘亣住在我隔壁,她的房间比我的要小一点,一个月七百,但有一个小阳台。大概也是看中了这点,所以她才在这里蜗居了一年多。 我常跟她开玩笑,等她搬走,我就立刻搬进她的房间。我太需要一个有阳台的房间了,哪怕阳台很小,哪怕我不会时时刻刻都起身去那里站着,但只要有个阳台在,我就有挪动自己的心思。 眼下,我被困在生活里。
专栏 |
从2022年本科生就业报告,看如何选择专业和行业
在2023年考生们即将踏上考场、征战高考之际,我们来盘点一下2022年本科生就业报告,透过报告,来看看在报考时,有哪些路径和专业更加值得选择。 首先,本科毕业生的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在偏好体制和稳定的同时,基于现实考虑,非公有制经济也逐渐成为毕业生们就业的主要渠道。以2020年为例,第三产业就业占比47.7%,比十年前(2010年)增长13.1%。 其次,从专业比重中看到,每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