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1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新年啊新年,忙忙碌碌、平平淡淡如你我,也许早没什么仪式感了。所谓新年,也不过是日期的更迭,然后再附带几句时节如流的感叹。 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如此钝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把每一天都往新里过的信念,是什么时候离我们远去的? 疫情不可怕,平凡不可怕,失败失意不可怕——怕的是一望无际的日复一日。你真的发现过一天和一天、一年和一年的区别吗? 《视野》2022年第一期
视点 |
啃老十年,第一次出门找工作
踏出房门 这天下午,我不再穿印有初音未来的T恤。穿一件紫色衬衫,扣子系到最顶上一颗,我开始准备一次视频面试。长发留了半年多,长到肩头,乱糟糟的,原本我打算在脑后梳个辫子,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把头发剪短,修出刘海,用发胶简单打理了一下,显得整齐。 三点钟,面试我的人让我再等等,说还要调试相机设备。“这么正式吗?”我心想,我面试的,只是一家相机体验店的店员而已。要不是我妈给我下了“最后通
视点 |
一定要真诚,千万别忘掉这个事情
9月初,54岁的贺湘闽在电话里得到好友梁成的坏消息。对方刚刚确诊了舌癌,带着从长沙住院的行李回到株洲,没有回自己家,而是第一时间来找贺湘闽,第一句话是:“贺哥,我想出去走走。”贺湘闽没有多问,只回答:“好。” 对于大多数被家庭和工作牢牢锁住的中年男人来说,为了朋友抛家舍业进行一次长期旅行,是一件尤为奢侈的事情。但贺湘闽不这么认为,“兄弟摊上病了,我还有什么事放不下。” 这一
视点 |
有诗的工地上,夜晚就不会那么漫长
你能摆脱现实吗? 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想到那个场景:在我陕北老家,一座坐北朝南的土窑四合院里,一个五十岁的老艺人,伴随着三弦和竹板揉成的古朴旋律,在五六十名观众的露天围观下,开始说《三女婿拜丈》,村民凑在台下,有说有笑,嗑着瓜子,小孩子跑来跑去,只有我在人堆里听得如痴如醉。这是我最早被文学打动。 “文学”这个词太大,一个小孩子可能也扛不住。我只是朦朦胧胧感觉,我喜欢听故事,那些文字
视点 |
我不要藏起来
“人可以与身体的器官沟通。当我能接受自己的残肢,接受假肢属于我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地震就逐渐离我远去了。” 在她踏上T台时,欢呼声立刻停止了。她用力甩着假肢的关节,贴了小贴纸的假肢一弯一曲,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属的光芒。在寂静的T台旁边,有一个女孩轻声说了一句“好飒”。 这是牛钰第一次参加走秀。2021年的上海时装周上,她穿着连帽卫衣,头戴渔夫帽,腰上系着衬衫,手里拎着装满
视点 |
整形失败后,我开始懂得
从去年年底开始,母亲在给我打电话时,开始频频聊到整形的话题。从同学说到女明星,最终的结论是:微整一下,没什么大不了。我一直以为,这不过是热衷美容产品的母亲喜欢的扯闲事聊八卦,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试探性地将话题跳转到我的身上:“我觉得你哪哪都好,就是鼻子再挺拔一点就好了,要不我们也去咨询咨询?” 我愣了一下。整形对我来说,是个遥远而新鲜的词汇。在我成长过程中,外貌没有让我享受过漂亮
视点 |
学会拥有"黎明的感觉"
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在学习经验会上有个发言,我自己至今不忘,因为它照亮了我的一生。当时我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把上每一门功课都当做精神的享受,学习就是探险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会发现新大陆,要带着好奇心,怀着一种期待感,甚至神秘感走进课堂。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独立的学习观、读书观,以后就发展成为我的研究
视点 |
做自己的答案
前段时间,我很欣赏的一位歌手在比赛中唱了我喜欢的一首歌——《灯塔》。唱之前她说了几句话。她说那几句话时呼之欲出的一腔坦诚,我一听就知道了,知道她在这几年里经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苦难。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宿命。她说她年少轻狂时经常说,别人能不能听懂她的歌,无所谓,因为她要做她自己。 做自己实在是人世间太常见也太艰辛的三个字了,真正做过自己的人都明白。他们都曾在年少时的某个平凡夜晚郑重
大学 |
为什么高考招生计划要按省分配?
面包与理想的选择 我们知道日本的加班文化非常疯狂,所有日本平成年代的职场人,都把一生奉献给了工作,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个人生活。在日本,专门有个词来形容这样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其实也是日本上班族的一种自嘲,他们把这种在职场上逆来顺受的自己,称为“社畜”。 但疯狂的加班真的可以获得幸福生活吗?从日本的大环境来看,人们勤勤恳恳工作、疲于奔命,但也并没
大学 |
我的专业很土气
这真是在上课吗 每一所农业大学的食堂都有着“××地区高校第一食堂”的美誉,正如每一所海洋大学都绑定着“吃海鲜不要钱”的谣言。这些说法未必属实,但它代表着广大吃货对这些大学与偏小众专业的刻板认知:上课在种菜、钓鱼。所以,总让人忍不住发出“这真是在上课吗”的质问。 社交平台上一搜“食品科学”,你会发现食品人的视频里,十个有八个在穿着白大褂做菜。“打扰了,这就是新东方厨师考试现场吗?”猪
大学 |
在谎言面前停一停脚步
彼时,我刚入职不久。在一节自习课上,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玩起了魔方。看到我走进教室,他赶紧将魔方塞到抽屉深处。我有些生气,站在讲台上对他说:“请把你的魔方交到讲台上来。”同学抬起头看向他。没想到这个师生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很冷静地对我说了句“我没有玩魔方”,然后若无其事坐下。 我更生气了,问:“你确定没有玩?”“没有!”他答。我惊讶于这个孩子撒谎的时候竟然面不改色,更因此而愤怒。我很
文艺 |
没有比春夏秋冬的次序更如人心意
我非常喜欢雪。一下雪,就迫不及待地跑出门外,满头满身披着白雪,觉得其乐无穷。 积雪深达一米时,难以行走,因而也无人来访。这种时候,我总是在地炉旁独守晨昏,吃饭、读书、工作。独居生活时间一长,就情不自禁地想见人。即便见不到人,能见到其他活物也行,哪怕是小鸟、野兽,也期待着出现在我眼前。 此时最让我喜悦的是啄木鸟。啄木鸟夏天不来,秋冬之际飞来居住,时常啄我居住的小屋,大概是为了
文艺 |
看一个人做奶茶
我每天都会去家对面的商场买奶茶,不是喜欢喝,是喜欢看那家小伙子做奶茶的样子。《小李飞刀》里,没看清刀在哪儿,刀已经在颈上了。这个速度就是奶茶小生的速度。下单姑娘把贴了标签的杯子一字排开,他扫一眼,抄起杯子,拧开奶桶,冰块早已飞进去了。五指夹起一把金桔,使劲儿,齐刷刷绽开,鱼一样跳到杯里,扣上小碗晃晃,冰块像焰火一样弹出来。一切都在瞬间完成。 从广州到北京,我买过很多地方的奶茶。把
文艺 |
读完一部名著最快要几分钟?
伍迪·艾伦曾经说:“我上了一个速读班,用20分钟读完了《战争与和平》。(我的印象是)它跟俄国有关。”《花生》漫画大电影中,史努比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写了一篇1000字的读书报告。加拿大漫画家约翰·阿特金森把名著缩编做到了极致,他创作了一系列漫画,把一些著名的长篇小说浓缩成了一两句话。 《战争与和平》:每个人都很悲伤。老下雪。 《愤怒的葡萄》:种地糟透了。去自驾
文艺 |
懒诗
王维有一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收录在后世许多的选本当中,堪称唐诗的典例。其中一个选本,是孩子四年级的语文补充教材。张容跟我说:“这一首要背,可是我背不起来。”“你不是什么都能背的吗?”我问。 “这一首就是背不起来。”他皱眉,扭曲着身子,像个在擀面板上自转的麻花,这是孩子极其不愿
文艺 |
中国绘画欣赏(一)
岩画 岩画是远古先民们凿刻或彩绘在岩石上的图画,代表着人类早期的艺术创造力和绘画意识的萌动。岩画在世界70个国家150个地区有分布,我国20个省区都有发现,而且是记录最早的国家,公元前三世纪的《韩非子》一书就有记载。看着这些朴拙粗旷、神秘有趣的图画,会引发我们的暇思和审美情感的振荡。 《太阳神》宁夏贺兰山驰名世界的太阳崇拜岩画,威武壮观、活力四射。 《抽象图案》香港地区岩画。画面为抽象图
文艺 |
交通工具的奴隶
我在巴黎读书时,打工担任当地的导游。当时的欧洲旅行团经常安排一个月游玩18个国家,你可以算出来,每个国家平均待不到两天。 他们连下车的机会都很少,我讲左边的风景,他们的头就看左边;我讲右边的,他们的头就看右边。我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些来自故乡的人时,其实心里生出一种同情,我真的很想仔细地为他们介绍巴黎,可时间实在是太短促了。 到埃菲尔铁塔前,我在车上尽量说明相关历史,到达后让大
文艺 |
我不教
很多人问:演戏到底能不能教?上完写剧本的课,是否就能成为编剧?可以去学怎么做导演吗?我只能回答:理论都可以学,但不保证你能成为演员、编剧或导演,因为这一半来自天分,一半来自努力、勇气、运气等。 我会演戏,但不会教。我只是去观察演员的潜力,然后找方法去诱导,再使点手段去逼他们有更精彩的表演。早些年的导演特别喜欢示范表演,结果大多是那个演员成了导演的翻版。我牢记在心:做演员时就忘记导
文艺 |
流逝的不是时光,而是我们
时间是没有的,有的只是瞬间。而我们的全部生活就在于此,在这瞬间之中。 因此,在这绝无仅有的瞬间之中,我们应当全力以赴。 我们常说时光流逝。这并不对。流逝的不是时光,而是我们。 当我们在河上乘船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是河岸,而不是我们所坐的船在走。时光也是如此。 不考虑明天是对的;但为了不去考虑明天,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我是否完成了此日、此时、此刻
文艺 |
寻找远方的星星
星星是一群爱看热闹的家伙。 每当夜幕降临,星星就急切地拥到最好的观察位置,使劲眨巴着眼睛,想看清地面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人间的故事迷人而曲折,如果一个悲剧让太多星星看得哭起来,那么第二天,某个地方就会下雨。很久很久以前,因为一个巨大的悲剧,整个天空的星星都哭个不停,引发洪水,淹没了所有的陆地,只有一家人和一群动物坐在一艘大船上,侥幸活了下来。从此星星不敢轻易哭泣。 只是有时
文艺 |
忘记过往,降低期待
对人的欲望加以控制,有助于医治恐惧症。不再希望,就不再恐惧。 希望和恐惧如此不同,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它们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联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二者都属于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它们主要起因于思想不适应现实,远远地跑到现实的前头。于是,“希望”这种最伟大的力量,竟成了人们“痛苦”的一个来源。 野生动物只逃离它们眼下看到的危险,一旦危险过去,就不再担心了。人们却既为伤心
文艺 |
你到底相信什么
除了自己和过去的经验,我什么都不相信。这个世界是由我、我的思想和我的感受组成的,其他一切都是幻象。 生活就是一场梦,在这场梦里,眼前一切的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每一样可认知的事物,每一个经验对象,都是我脑海中的灵光,离开了我的思想,它们便会灰飞烟灭。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也没必要脱离我而假定任何事物。梦和现实本就是一体的。生活是一场连贯又持续的梦,当我停止做梦时,这个美丽、痛苦
文艺 |
风吹过去就产生了花朵和万物
生命是闪耀的时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 我感觉最明澈的时候,我像成了空空的走廊,风吹过去,在另一边就产生了花朵和万物。那是一个多好的晚上,云像鸟一样睡觉,夜深蓝深蓝。告别的时候天快亮了,高高的麦地有一层清晖,像等待拉开的窗帘。鸟一声声叫,树一点点高,你不知道你有多美。 (杨子江摘自重庆出版社《顾城哲思录》)
文艺 |
醒来!不要让光阴虚度!
你的心充满倦怠,你的眼睛还带着睡意。 难道你没有听说荆棘丛中花儿称霸,辉煌耀眼吗?醒来吧,啊,醒来!不要让光阴虚度! 在石径的尽头,在僻静无人的乡野,我的朋友独自坐着。不要欺骗他。醒来,啊,醒来吧! 即使正午的骄阳使天空喘息、颤抖——即使灼热的黄沙展开它干渴的斗篷—— 你的心灵深处难道没有喜悦吗?你的每一个足音,难道不会使道路的竖琴迸发出痛楚而美妙的音乐吗?
文艺 |
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有一年春节,我从北京回老家汾阳过年。又是一年不见,即使那些曾经勾肩搭背、横行乡里的春风少年,时间还是给我们平添了些陌生。 到底是有牵挂,一干人围坐桌边,彼此客气,目光却死盯着对方。一个同学捧着菜单和服务员交涉,其余人假装礼貌选择沉默。 包间里静极了,大家听他点菜,个个斯文得像上班主任的课。他们一口一口吸烟,我一眼一眼相望。可惜满目都是同窗好友老了的证据,想调侃几句,却一时找
活法 |
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
我妈在纺织厂工作,这儿曾是小城里的工厂,现在已经破产。我妈说,破产对他们这些退休老工人来说,不是件坏事。她说了些理由,我没有听明白,总之,她对工作以及生活了几十年的那个厂区的没落,没多少感触。 工厂极大繁荣的年代,机器声终日轰鸣,走在大街上都能感到震动。厂里的女工,不但有像我妈这样从农村招来的,还有很多是上海下放的知青。 这些知青在本地扎根,生儿育女,每年回一次上海老家。工
活法 |
走过早恋的麦地
一 前几天学校开家长会,老师着重谈了班级的早恋问题。这让我很忐忑不安,第一怕点到名,第二怕点不到名。怕点到名的原因,那就是早恋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习;怕被点不到名,那就是说明孩子没什么个人魅力,追溯他没有个人魁力的源头,一直会追溯到我自己这里,说明伟大的基因在起着绝定性的作用。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女生喜欢过我。最辉煌的时候曾给两位同学当过“电灯泡”。他们带女生去游泳,因为水性不好就把
活法 |
从前的妈妈
一 暑假后要读四年级的凯儿,这几天开始看福尔摩斯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他拿着书聚精会神地研读,在墙边、在树阴下、在大沙发椅的角落里,我的小小男孩整个人进入了福尔摩斯诡异神秘的世界,任谁走过他的身边,他都来不及理会了。 但是,偶尔他会忽然高声呼唤:“妈妈,妈妈。” 我回答他之后,他就不再出声了。有时候,我在另外的房间里,没听见他呼唤,他就会一声比一声高地叫着找过来,声音里透着些微的
活法 |
妈妈遗留的餐巾纸
比利时有一个作家叫莉迪亚·弗莱姆,她写过一本书——《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 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莉迪亚开始清理父母的家:哪些东西该扔掉,哪些东西该送人,哪些东西该自己保留。 她说,父母家中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生命的彩虹还在每一件物品上闪烁,主人留下的痕迹还在屋子的角落里微微颤动。 她拿起一件东西又放下,再拿起另一件东西,迟迟不能做决定。 物品不只是物品,上
通识 |
再说刘备
刘备与孙权有异有同。 论家庭出身,刘备比曹操和孙权都好。曹操阉宦之后,孙权出身寒门,都让士族看不起。刘备却号称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代,又是名儒卢植的学生。这就让人不敢小看,中山国的富豪甚至拿出真金白银来资助他。 刘备又特别会做人。他寡言少语,乐善好施,喜怒不形于色,却广交豪侠游士。由于出道时正值黄巾之乱,人民缺衣少食,刘备便散尽家财,与朋友同甘共苦。结果他的身边集结了不少人才,
通识 |
为什么挥霍导致繁荣,节俭反而导致萧条?
18世纪,一个名叫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名叫《蜜蜂的寓言》的书,实则是一首讽喻诗,叙述了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 一开始,在这个昆虫的国度里,蜜蜂们为了追求享受,一直过着大肆挥霍的豪华生活,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就兴旺起来,每个蜜蜂都过得非常舒适。后来,一位比较有见识的哲学家教育它们说:“蜜蜂们,你们这么挥霍,对资源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是非常不应该的。你们应该杜绝浪费,勤俭节约才是。
通识 |
我们是如何疼痛的?
2021年10月4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本年度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因为他们“发现了感知温度和触觉的受体”。 如何感知环境,是人类面临的巨大谜团,几千年来,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 早在20世纪上半叶,约瑟夫·厄兰格和赫伯特·加塞尔就曾发现,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对疼痛和非疼痛触碰做出不同的反应,两人在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通识 |
文明的时差
1756年,在英法战争中带领民兵为英国效力的时候,华盛顿在给丁维迪州长的信里曾这样写道:为了免除人民的痛苦,“即使把我作为牺牲品去满足杀人成性的敌人,我也心甘情愿”。然而,同样是这个悲天悯人的军人,印第安人在他眼里却只是一群野蛮的动物。那时候人的普遍意义没有建立起来,华盛顿的道德圈所能惠及者,还仅限于北美洲的白人。 历史是时间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整体性的道德观念在提升,这
专栏 |
与废墟对话
冷湖石油遗址安静地矗立在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和祁连山脉的脚下,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沉默废墟。 五六十年前这里居住着几万人口,而现在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周围无边的戈壁与雅丹也悄无声息,除了因好奇而驻足的旅人,这里没有人烟。 并不太远处的冷湖四号公墓有密密麻麻的四百多个墓碑,那里沉睡着60年代以来为冷湖的石油而献出生命的人们。 这片土地的沉默过于震耳欲聋。 我来到冷湖石油遗址纯
专栏 |
走在黑漆逼仄的隧道里
亲爱的金旻: 你好吗?夜半收到了你的来信,我大抵是能够理解你的心绪的。虽然你说“每一次我有想跟你写信的想法,总是我最焦虑也最迷茫的时候”,但每每读到你的心意,会让我在那一刻回到你这般年纪时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时刻于我而言也很重要,那许是让我走近你的一条隧道。 为什么是“隧道”呢?因为这条路是我走向过去之我的一次寻找,也因为你的心房门口没有点灯。是的,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置
专栏 |
不想去学校
读略萨的《水中鱼:略萨回忆录》:当礼拜天的夜幕慢慢降临、脱下便装换上军装重返寄宿生活的时刻渐渐逼近的时候,一切都开始让人失望:电影难看,比赛乏味,住宅、花园和天空都让人感到凄凉。身体里产生出一种扩散开来的不适感。那几年我一定是仇恨礼拜天的黄昏和夜晚的。不禁要写点什么。 每次我回到家,再要去学校的时候,我都万分痛苦,心里想着,不去学校行不行啊?为什么人要上学?上学为何那么痛苦?
专栏 |
TA来之前请做好准备
三胎政策出台,一片哗然,众说纷纭,有人提出女性的困境,有人提出男性的压力,也有人说这会缓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严重等社会问题,一个社会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能看到这样多角度的担忧和想法,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但其实,还有孩子,他们也是这个政策的主体。其实当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我二舅。妈妈家有六个孩子,妈妈是老大,二舅是三孩。外公是个不怎么顾家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