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46期
特稿 |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唐方裕,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
特稿 |
人民日报评论员: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
看天下 |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精彩纷呈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精彩纷呈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展示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 歼- 20惊艳珠海金湾 11月8日至13日,第十四届
看泉城 |
2021年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历史最好水平
2021年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历史最好水平 10月25日,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印发的《济南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进行发布解读。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2021年,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4%,改善幅度在全省排第3名,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4.6%,重污染天数为2天,同比减少7
封面故事 |
图话济南
有人说,济南的美在于山水相依的自然风光;有人说,济南的美在于厚重的文化底蕴;有人说,济南的美在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品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得益于独特的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城市风貌,济南美在颜值。漫步于济南的街头,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群泉竞涌,万木葱翠,充满生机的绿意荡漾在路边,处处繁花似锦满城绿,不断刷新着城市颜值。 济南的魅力不单单在于美丽的山水,更在于不断提升的城市品质。繁华
封面故事 |
园林济南
山水园林是济南的风骨与灵韵所在。城即湖山,城即溪泉,城即柳荷,城即溪亭,城即藕花,真正是“山水即城市”。元代地理学家于钦曾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这里百泉竞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济南潇洒似江南”。 这里明湖汇波,泺水绕城,青山绵延,风姿各异,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情从未改变。 这里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绿树葱茏、百花盛开,繁华都市在青山绿水环绕
封面故事 |
诗意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而济南既有山又有水,“山水之胜,不亚于江南”。 一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绝美画卷不知迷醉了多少文人骚客,文人骚客又用生花的妙笔写出了济南的山水之美,临摹出一卷诗意的济南。 潺潺流水,袅袅青山……如诗般的秀丽美景,孕育了济南得天独厚的灵气和韵味。 小桥流水,古街窄巷……见证着如梭光阴,勾勒出温润清丽的济南老城。 屋舍俨然,阡陌纵横……山水田园处处景,
封面故事 |
人文济南
济南,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8000余年考古史、5000余年文字史和2600余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亦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汇集地、承载地和体验地,自古便有“海右名郡”“天下泉城”的美誉。散落着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各式的博物馆,让我们读懂这座千年古城厚重的历史。 济南,一座有广大公共文化空间的城市。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泉城书房……让泉城百姓接触多、感受深、受益
封面故事 |
活力济南
活力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城市只有充满元气、生机、活力,才能不断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增强、环境宜居、生活幸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活力是流光溢彩、璀璨华丽的城市夜色,让城市灯光“点亮”夜经济。 城市活力是焕发城市新生,古城蝶变让市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城市活力是不断更迭的“第一高”和逐渐增长的特色产业楼宇,见证着济南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 城市活力是通达的城市交通,他们宛若城市血脉
封面故事 |
五彩济南
万物皆有颜色,城市亦是有颜色。而颜色,是会说话的。 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路径,是感知它的色彩。城市色彩是流淌的诗词,更像一曲凝固的交响乐,颜色不同,会带来不同感受。色彩赋予了一座城市最具梦幻、温情的想象。 说到济南的城市颜色,那必是五彩斑斓的。火热的红色、温暖的黄色、宁静的蓝色、生机的绿色……如打翻了调色盘一样,美得让人陶醉,让人禁不住感慨,原来大自然才是最优秀的调色师,浸染出城市美轮美奂的
创新 |
章丘:勇当数字先锋 为城市赋能添翼
10月18日,数字章丘建设推进大会召开。这是9月23日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后,济南市首个召开推进大会的区县。省内知名数字化建设专家、济南市有关领导受邀参加,章丘区级班子、部门街镇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参加。会上,对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邀请山东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领域知名专家、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超英作专题授课,充分体现了对数字化建设的
创新 |
平阴:厚植生态底色 扮靓大美湿地
“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秋末冬初的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别有一番韵味。这里风轻云淡、风景如画,这里水鸟惊波、鱼翔浅底,这里生态盎然、令人留恋…… 近年来,济南市平阴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高起点规划,全力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着力提升湿地园区建设能力,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打造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的良好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文化 |
烟火人间 至味清欢
天赐济南,山水之城,间以名泉。天佑济南,文脉千年,厚重流光。济南的美是多维的,如荷似柳像泉,娇艳婀娜,有声有相,如花似诗。济南的味道是多重的,用方言形其容,可谓有看头儿、吃头儿、玩头儿、写头儿、品头儿、咂摸头儿……林林总总,头头可道,头头是道。本期《头头是道话济南》连载就来说一说济南的味道。作者为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钟情济南文化的本土作家张智辉。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文化 |
基于山水形胜的济南美誉度
衿带形胜的天下名州 济南位于泰山山地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上,山东半岛与中原内陆的联结点上,城区周围由泰山余脉的千佛、马鞍、药、匡、标、鹊、华、卧牛、茂陵等山丘环峙,城厢内外,名泉星罗棋布,溪渠迤逦交络,陂湖苍苍,济水汤汤,济水之外,平原大野,一望无垠。山河表里,水陆辐辏,所以济南很早就是交通的枢纽、军事的重镇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济南古城前身的历下邑,先秦时期就是齐国西境的锁钥重镇,具有十分重
经济 |
待凤来栖!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开启全球招商加速度
进博大平台,招商不停歇。11月,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这场国际盛会之时,坚持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医学中心”),也再次相约进博,走进黄浦江畔,以“引领医学未来,共攀生命巅峰”为主题,面向全球推介医学中心的招商方向和投资机遇。 本次活动,医学中心共签约10个产业合作项目和2300万美元采购订单,并首次推出六大招商载体,充分展现了医学中心发展的魅力、动力、活
经济 |
起步区:产业集群,催生发展新活力
超1200亿元!这是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首次面向全球推出的机会清单。 统筹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除了发布涉及绿色建造、新能源、智能制造、生态环保、金融5个专项领域的机会清单,还在刚刚出台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分三次产业进一步明确、细化出“6+4+2”的产业主攻方向。
艺术 |
浮生适意即为乐
齐玉红,山东济南人,号澐轩主人,中共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济南市属国有企业。书法尤擅甲骨文和行草书,先后入清华美院顾亚龙书法工作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王学岭导师工作室学习深造。作品多次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山东省书协等主办的展览,比如,“孔子奖”杯全国书法篆刻展、“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展、第二和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孙诒让杯”
艺术 |
情系黄河,摄影家刘福海的黄河情怀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如果说黄河像一条玉带,蜿蜒在中原大地上,那么壶口瀑布就如一颗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璀璨明珠。 壶口地处晋陕大峡谷中段,两岸夹山,犹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水排山倒海似地涌来,在此被两岸苍山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形成极为壮观的瀑布群,故名壶口瀑布。《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 几乎所有见过壶口瀑布的人无不被黄河奔腾怒啸的气势所震撼
艺术 |
“为了祖国——现当代名家手稿展”开展
泛黄的稿纸、改动的划痕、反复修改的笔迹……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联主办,济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现当代名家手稿展”于10月12日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郭沫若、茅盾、梁漱溟、巴金、老舍、杨振声、郑振铎、王统照、田汉等200多位中国现当代文史名家的手稿,其中有不少是首次公开展出。 手稿是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创作的基础形态,是创作者情绪最直接的表
艺术 |
“日月前行——吴建军水墨作品展”开幕
11月5日,“日月前行——吴建军水墨作品展”在山东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李可染画院、山东画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省书画学会、致公山东省委会、致公济南市委员会协办,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山东工艺美院美术馆、致公山东省书画院、致公济南书画院承办,共展出吴建军70余幅精品力作。 此次展览作品完整展现了吴建军从业四40余年来丰富多元的探索意向,既有传统山水画的人
旅游 |
帕米尔高原临风
在美丽浩瀚的南疆大地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它东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尔高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这里,群山环抱,江河奔涌,一座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坐落其中,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光。 昔日的古丝绸之路,赋予这个边城丰厚的文化底蕴。老城、艾尕提尔清真寺、香妃墓、高台民居等传统建筑,融注着维族文化的深厚内涵。这又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它在深山峡谷与大漠戈壁之间,见证着两千多年
专栏 |
《上海新报》四任主编的殖民意识和新闻倾向
咸丰11年10月24日(即1861年11月26日),字林洋行创办了《上海新报》。创刊时是周报,每周一期,英文名称是The Chinese Shipping List &.Advertisers,直译为《中文船期广告纸》。1862年5月7日起,每周逢周二、周四、周六出版3次,1872年7月2日改为日报。《上海新报》的诞生时逢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相关新闻报道一度成为《上海新报》的热点。作为一份在政
专栏 |
感叹号的故事
我弟弟的头上有两道伤疤,在后脑勺偏左一点,两处离得很近,竖状的一处在上,圆点的一处在下,看上去非常像个感叹号,因此他的外号便被叫做“感叹号”。 小时候,我爸爸调去了外地驻防,只有逢年过节或是出差才能回家。妈妈为了我们上学,没有随军跟去。妈妈是医生,经常日夜颠倒,所以她的身体时常出现状况。为此暑假时,爸爸就会把我们接到他那边,让妈妈休息一下。 一想到去爸爸那儿,我们便会心花怒放,在盼望中等到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