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4期
速读 |
烟台牵头制定中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国家标准
烟台牵头制定中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国家标准 Yantai L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China’s First 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Ranches 2021年12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召开重要国家标准专家媒体对接会,集中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重点围绕疫情防控、绿色可持续、农业农
速读 |
2021年烟台外贸进出口首破4000亿,创历史新高
2021年,烟台市进出口总值为4115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增长27.8%,比2019年增长41.7%。其中,出口2448.6亿元,增长24.7%,比2019年增长41.5%;进口1666.5亿元,增长32.6%,比2019年增长42.1%。 各主要贸易方式进出口均显著增长,保税物流增长近4成。2021年,烟台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850.7亿元,增长18.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2022,烟台发展全面起势!
1月4日上午,中共烟台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召开,分析形式,部署任务,同步启动全市2022年首个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全市上下担当担责、奋力拼搏,开足马力抓经济,铆足全力谋发展,激发活力加油干,全面开创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21:全面蓄势,“五势呈现” 过去一年,烟台全市上下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全面蓄势,具体可以概括为“五势呈现”:对外开放呈现格局重构之势、利好政策呈现叠加释
特别策划 |
2021,烟台锐变!
一座面向未来、活力四射的科创之城正在拓进! 一座多元发展、欣欣向荣的产业之城正在崛起! 一座碧水青山、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正在闪耀! 这座城市就是——山东·烟台。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烟台奋楫争先。 如果细细分析它的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就会发现: 是科技创新的引领发展,撑起了烟台奋楫争先的“脊梁”; 是重点项目的提速增效,点燃了烟台奋楫争先的“引擎”; 是双碳领域的突破
关注 |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跃起一链一长龙
一链一长龙,一花一世界。 2021年,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市长亲任产业链长,带动产业一条龙全面起势; 四款新药上市,其中一类创新药2种,入展国家“十三五”科技成果展览; 向西看,荣昌生物继去年在香港上市后,近期又通过上海科创版IPO,是山东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制药公司; 向东看,绿叶生命科学集团旗下派诺生物最新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在国外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关注 |
烟台,与世界干杯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2021年,对于烟台来说,是星光灿烂、夺目绽放的一年。这一年,盛会叠加、机遇共享,开放的烟台聚焦着更瞩目的目光,在多个行业发展领域迈出可圈可点的新步伐。 盛会,不仅是仙境海岸为四海宾朋、为世界奉上的一场场盛大的迎宾礼,更点亮了烟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这座高举酒杯的机遇之城,怀着热情、激情与豪情,与世界干杯。 有朋自远方来共聚烟台 这一
关注 |
所城里,回眸六百年
初到烟台的人,很容易被她的山海气魄所倾倒,为她的神仙传说所痴迷,以至于许多人觉得这座城天然带着一段烟云之气,故而才唤作烟台。人们甚至都不太在意,这个饱含柔情的城市名称背后,萦绕着六百年的烽火硝烟。 我从不认为历史是可以湮灭的。无论岁月如何消逝,总有旧日痕迹会留到如今,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而烟台的历史,则要从那一条条老街、一栋栋老屋开始挖掘。 自1861年烟台开埠后,英、法、美、德等17国便以烟
关注 |
芝罘岛,那是秦皇汉武的梦想
大约是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的暮春夏初时节,卫长公主再一次风风光光地出嫁了。作为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长女,她自幼深受宠爱,初嫁之人乃是汉武帝亲姐姐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谁知曹襄英年早逝,卫长公主青春守寡,多少凄凉。为了抚平爱女的悲伤,汉武帝很快为她找到了新的夫君——东莱人栾大。 栾大出身并不高贵,他是胶东王刘寄宫中的尚方,只负责掌管王府的饮食器物。可汉武帝却封他做了五利将军、乐通侯,不但
风度烟台 |
烟台的雪
烟台的雪如约而至,像有了灵性一般,应景,可爱,守时,纷纷扬扬,以其素白的底色装扮着仙境,魔幻而浪漫。 烟台的雪来得勤。在当地,老百姓赋之以“雪窝”之名,淳朴而亲切。烟台是对得起这个称谓的。自入冬起,这雪啊,十分频繁,一场接着一场,或大或小,或快或慢,来得急,去得疾,好像不给人防备,透着调皮的味道。待雪霁天晴,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不经意间,把目光移向窗外,但见苍茫大地,雪花铺天盖地,不由得联想起“
县域声音 |
蓬莱区打造“人才新政落实年”行动品牌
2021年,在蓬莱区举办的政策奖励兑现大会上,国家级创业领军人才、光庭公司董事长朱敦尧获得“仙境英才”创业人才奖励资金200万元。山东光庭只是蓬莱实施“仙境英才”集聚工程一个缩影。围绕“人才新政21条”,蓬莱区召开全区人才政策奖励兑现大会,表彰153个人才(团队)和用人单位,兑现政策资金1400余万元,拿出真金白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打造“人才新政落实年”行动品牌 蓬莱全面落实“人才新政
县域声音 |
烟台高新区2021新增韩资制造业项目11个
烟台高新区作为中韩(烟台)产业园核心区的东区,在招商引资上“拓荒”,在服务和政策上“革新”,为园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实现了韩资项目落地增量最多、发展存量最快、招引质量最优的一年。 创新机制全区聚力“拓荒”:韩资项目落地增量“最多”的一年 中韩(烟台)产业园核心区东区位于烟台高新区,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产业园成立之前,烟台高新区以园区机构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国际招商产业园、
烟台非遗 |
烟台绒绣“一枝独绣”
“绒绣”俗称“绒线绣花”,是将不同颜色的优质羊毛绒线,运用不同针法绣制在特制的钢丝布上,集聚成各种优美的图案画卷,形成可供欣赏和实用的精美艺术制品。这种精湛技法的复杂程度以及富有立体感画意效果的魅力所在,使得它成为烟台妇孺皆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00多年前一段佳话,拉开了绒绣在中国的历史。烟台开埠后的1886年,法国传教士史密斯女士来到烟台,她是法国的王室公主,因与英国王室
聚焦 |
烟台艺术学校举办2022新年晚会
2021年12月30日,烟台艺术学校2022新年晚会在实验剧场精彩出演。烟台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李明,滨州市吕剧团团长张凯等领导和嘉宾亲临指导,并与学校师生共享辞旧迎新的快乐。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赵军致新年贺词,充分肯定了学校2021取得的成绩,衷心祝愿学校2022再创辉煌。 晚会在喜庆欢快的民乐合奏《喜洋洋》《花好月圆》曲目中拉开序幕。 晚会上,歌
烟台的中国之最 |
蓬莱水城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
蓬莱,也被人们叫做“水城”,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缘于蓬莱阁脚下的那片千年水域——“蓬莱水城”。 向前追溯,“蓬莱水城”是清代的“登州水城”、明代的“备倭城”、宋代的“刀鱼寨”,再往前,其实就是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的“登州古港”。 水城位于府城以北,沿着丹崖山向南筑起,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水军基地,也是一处十分繁忙的古代商业码头。 宋庆历二年,登州郡守郭志高奉命沿丹崖山筑起一道沙堤,构成一座
烟台的中国之最 |
长岛显应宫 中国北方最早的妈祖庙
世界上有5000多座妈祖庙,长岛庙岛显应宫(妈祖庙)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是中国北方修建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妈祖庙,也是世界重要的妈祖官庙之一,享“天妃北庭”、“北海神乡”之誉。 妈祖文化与信仰传承千年,有“南有湄洲,北有长岛”之说,长岛妈祖庙(显应宫)与福建湄州岛妈祖庙并称妈祖“南北祖庭”。 显应宫亦称海神娘娘庙,位于长岛所辖庙岛东部,占地90多亩,因明崇祯
烟台故事 |
丘处机与太虚宫
丘处机,金代登州栖霞(山东)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后赠号长春真人,中国道教全真派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道学家、旅行家、养生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玄风庆会录》《鸣道集》及《后祖全书》等。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金世宗召丘处机至燕京(今北京),问以至道,并主持万春节醮事;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由,下诏禁罢全真等教。明昌一年(1191),
烟台文化 |
故乡福山的福文化
我的故乡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一向有“礼仪之邦”“千年古邑”之称,这里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福文化不仅让当地人引以为豪,也让到过此地的外地人纷纷点赞。现今福山区在媒体上的城市形象广告词为“福山福地福人居”,这并非是溢美之词,确是名副其实的神来之笔。 福山的福文化民以食为天的“口福”列第一 自古以来,中华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福
烟台记忆 |
儿时的年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而我对年的渴望从农历的十月就开始了,因为在我的故乡莱阳,有十月赶山会的习俗,过年的东西就这时开始置办,尤其是过年的衣服,大家会在山会上买好。能买上成品衣服的是少数人,一是因为成品衣服少,二是因为成品衣服贵,孩子们虽然眼里流出喜爱的目光,但最终只是饱了饱眼福而已。 而我就幸运得多了,因为我的父亲是远近有名的裁缝,而我是父亲的老幺,家里人都惯着,所以商场
烟台味道 |
冬季到烟台来吃鱼
过了霜降,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了。这不,冬日里的美味又开始一个个地从往年的寒冷里冒出来,直往你的心窝里、鼻孔里、嘴巴里钻:“萝卜茧子炖百来甲鱼”“鱼锅片片”“大白菜炖劳鱼干”,各种鱼有模有样、热情腾腾、喷香喷香地蹦到了眼前,真是馋。在烟台,大冬天最喜欢吃鱼,既暖和还补气力。 早在远古狩猎时代,种类浩繁的鱼类就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鱼”取“余”的谐音,象征着富庶、繁荣和吉祥。古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