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35期
卷首语 |
尼山之道,与时偕行
两千多年前,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西方思想巨星出现的同一个时代,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山东,孔子诞生于钟灵毓秀的尼山。从此,像树的根脉、光的来处,这座山成为一种文化的隽永象征、一座思想的巍峨殿堂。 在尼山,思想和智慧的光芒总能穿破迷雾,远远地就能被看见。13年前,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建于此,成为汇聚世界思想光芒的重要载体。由此,来自各大洲,肤色、语言、信仰、教育背景和民族不同的学者
尼山回眸 |
何为尼山
“峨峨尼山,蔽于鲁邦;笃生圣人,维民之纲。” 在济宁曲阜市东南约30公里处,有座东西走向连绵起伏的小山脉,其最高峰不过340米,论雄、奇、险、秀,皆不出众。然而远远望去,此处五川汇流,五峰连峙,群峰舒缓,和谐安详。尼山,如同它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一般,静静伫立在亘古至今的历史长河里。 孔子的一声叹息 历史叙事向来多以图像和文字为载体。太史公著《史记》,用一支笔,娓娓道出孔子父母“
尼山回眸 |
以文化人,无远弗届
一个立体的对话体系 2010年9月26日,气势庄重的《尼山圣诞曲》和《孔子颂》在尼山圣源书院响起。管弦丝竹之间,人们通过音乐向孔子致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咏唱,则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和赞美……在庄严的仪式和神圣的乐章中,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拉开帷幕。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世界文化巨人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命名,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
论道尼山 |
安乐哲:让儒家哲学说自己的话
在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的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影响正逐步从国内向国外拓展,对当代全球文明的影响和贡献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空前的格局性变化,新世界文化秩序随之而来。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在新世界文化秩序的形成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智慧,能否给予与世界相融的共生力量?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
论道尼山 |
成中英:“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人类思想精华
访谈者:您曾发文指出:“文明对话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概念、信仰体系的沟通,避免实质冲突,通向一个更为融通的思想体系和价值系统;另一个更核心的目标,在于消除文明之间已有的实质冲突,或至少获得合理的解决方案。”山东自2010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起,每隔一至两年便举办一次这样的文明交流对话大会。您所期待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对话”应当怎样进行? 成中英:我从一开始就参加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论道尼山 |
王学典:在儒学之路上追寻文明之光
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一位儒家文化的传播者……他就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每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王学典都担负着重要职责,主持活动、发表演讲、接受采访……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他奔波在论坛现场,也遨游在学术海洋,忙碌并快乐着。近日,本刊记者来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对这位
论道尼山 |
让儒学温暖世界
中华民族复兴,必须以文化自信为前提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存在。西方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比如英国著名汉学家马丁·雅克提出:为什么西方帝国总是在昙花一现之后就灰飞烟灭了,而中国却能得以永远传承?他解释说,中国其实是一个文明,但是却“伪装”成了一个国家的存在。在他看来,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帝国衰败后就再无崛起的可能而中国总是能不断复兴,这是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
论道尼山 |
孔子教育奖:让“有教无类”成为社会共识
子曰:“有教无类。”其意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这在当时打破了“学在官府”由少数人垄断教育的状态,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平民教育的先河。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共同的精神财富。 25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论道尼山 |
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除了高规格举办主旨演讲、高端访谈、高端对话、专题对话等主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外,还设置了古典文明论坛、艺术论坛、中外大学论坛、儒商文化论坛等多个平行分论坛,让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延伸至文艺、教育、经济等领域,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在文明之光的映照下,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不同的论坛主题,发表观点,交流对话,碰撞思想,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发
论道尼山 |
尼山“青年说”
黄建咏:青年携手,推动社会进步 东盟青年领航者组织联合创始人、新加坡通商中国青年组副主席黄建咏从小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起初是对金庸写的武侠小说情有独钟,时常会读到废寝忘食。上初中时,我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广州参加交换学习项目,从此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目前,黄建咏正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上初中时,黄建咏遇到了一位儒家文化启蒙老师,“老师时常会在课外时间为我讲解儒家的经
论道尼山 |
共建共享 为国育贤
启动人才集聚强引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全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整合学术资源,广泛凝聚各界力量,多渠道引进人才,全方位培养人才。 为健全人才引育政策体系,2022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儒学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指出“汇聚全省儒学资源,构建新时代儒学协同创新
论道尼山 |
向世界发出尼山之声
纵论全人类共同价值 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凝聚着各国人民的基本价值共识,也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既具有自身民族特点,也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启迪。 4月18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泰国中华儒学研究分论坛在泰国曼谷举办,海内外华人华侨、专家学者等嘉宾通过
儒风乡韵 |
穿越千年,与“尼”相约
在圣境求解时代迷思 “峨峨尼山,蔽于鲁邦。笃生圣人,维民之纲。”尼山,如同它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一般,静静伫立在亘古至今的历史长河里。山环水抱之中,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孔子母亲的故里颜母村,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圣父、圣母、圣人的圣境格局,“尼山圣境”由此得名。 尼山圣境宛如一幅东方山水画,从孔子的生平开始,将孔子思想、儒家文化一一展现在眼前。进入景区,漫步夫子长堤,湖光山色尽
儒风乡韵 |
孔子博物馆:东方圣城树起文化新地标
“三孔”的重要延伸 从孔庙南门沿大成路一路向南,行约4公里,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孔子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规划设计,是一座融合了孔庙大成殿和汉唐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于2019年9月6日正式开馆。孔子博物馆虽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从文化内涵来看,它与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是“三孔”的重要延伸。 孔子博物馆与“三孔”同处于曲阜的文
儒风乡韵 |
儒学,让生活更美好
美德健康新生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铸诚信之魂,行诚信之举……”8月30日,在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美德健康新生活宣讲引来百余名村民前来聆听。志愿者王静围绕诚以利己、诚以待人、诚以做事等方面,深入阐述着诚信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今天听了这场宣讲,我深受启发。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坚持‘言必信,行必果’。”孔凡玲是鲁源新村“听雨轩”民宿店主,她说,只有坚
匠心齐鲁 |
尼山砚的活态保护
编者按: 一双巧手,能创造出怎样精绝的艺术?当精美的手造与尼山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手造,凝聚传统精湛技艺,承载匠人的心血、情感、巧思,创造美、传递美。而美是相通的,直抵人心。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透过一件件精美的手造产品,人们可以真实触摸、真正感受到美,从而认识山东手造、齐鲁文化和山东形象。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尼山,伴着和合之音,看传统文化在指尖生趣,看世界
匠心齐鲁 |
巨野工笔牡丹画:绽放国际舞台的文化名片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组成功访问希腊、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来自菏泽巨野县的工笔牡丹画作为专用外事礼品随团“出访”,绽放“一带一路”国际舞台。 巨野县是中国工笔画之乡、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巨野工笔牡丹画,在继承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糅合现代工艺手段精工细作而成,画中牡丹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色彩饱满、线条流畅,花头千姿百态,花叶错落有致,凸显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目前,巨野工笔牡丹
匠心齐鲁 |
大染坊丝绸,经纬之间织就千年文化
丝绸,从历史中走来,丰富了华夏衣冠文化,对中华文明甚至对全世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岁月的沉淀,它的魅力愈加迷人,如今的丝绸不只是一种面料、一种工艺,更是一种传统、一份历史与文化、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有着“中国丝绸名城”美誉的淄博市周村区,自古就与丝绸有着不解之缘,《史记》称齐国丝绸为“冠带衣履天下”。两千多年后的周村,丝绸生产企业集聚,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涌现出诸多知名的丝绸生产企业,
匠心齐鲁 |
潍坊核雕:方寸之间有天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撰写的《核舟记》为人熟知,文章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述,记载了明代巧匠王叔远通过微雕再现苏轼泛舟游赤壁的神奇技巧。作为微雕工艺的一种,核雕将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独特的艺术品,通过艺人的奇思妙想和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匠心齐鲁 |
百年宏济堂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诞生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医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已有116年历史的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济堂制药”)以传统制药技艺、研发创新和“宏德广布,济世养生”的理念为基础,汲取中华文化智慧的同时,不断丰富着中医药的时代特色。 1907年,出生于中药世家的乐镜宇在济南创办了宏济堂,取“宏
匠心齐鲁 |
千年陶瓷开生面
陶瓷,是中国的璀璨瑰宝,代表了千年的传统和精湛的工艺。从古至今,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与创新之下,陶瓷制造技艺不断精进,关于陶瓷作品的审美也在不断丰富、发展。淄博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如今,淄博陶瓷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 艺术要引领大众的审美,就必定是创新的,具有先进性的。陶瓷艺术是高温窑火的凤凰涅槃。得到创新性表达的优秀陶瓷作品,注定要
匠心齐鲁 |
让艺术点亮生活
海瓷的表面像宣纸一样,具有吸墨晕染特效,书画家可以在海瓷上挥毫泼墨,经高温烧制,呈现中国水墨画的风格韵味,美轮美奂。海瓷手绘生活用具,让美学和实用性进入千家万户。“海瓷艺术”新工艺,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海瓷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典藏性。2011年,海瓷艺术瓶作为国礼被美国白宫永久收藏,成为中国海瓷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见证;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海瓷艺术作品“平安泰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