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3期
卷首语 |
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是毛泽东主席60年前为雷锋题的词。 七个大字,笔酣墨饱,行云流水,潇洒遒劲。提笔挥毫后,毛主席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年3月初,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也都为雷锋题词。 为了使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题
特稿 |
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把握时代大势、不断奋勇前进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开辟
走近伟人 |
毛泽东与三线建设
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实行这个决策,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能有后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其中就有三线建设的因素。回顾历史可以更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 在核威胁下形成的新思路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首先威胁中国的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苏联在中苏两国边境挑衅不断。当时毛泽东就已经预见到中苏之间的
学习时刻·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二)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视察时指出,“濠江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爱国传统的学校”。澳门“一国两制”的实践,是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往前走,最后结出了繁荣昌盛发展的硕果。爱国主义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政治社
史事风云 |
援疆湘女对兵团精神价值内涵的诠释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疆,经济落后,物资奇缺,人民生活困苦,到处是未开发的荒原戈壁,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新疆各族人民的负担,党中央决定从内地招收各方面人才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八千湘女远赴新疆,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与战友们一
再读经典 |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就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这里,我们没有把党同农民阶级和党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作为基本特点,这是因为:第一,这种关系,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原则上都是一样的;第二,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党同农民战争的密切关系即是党同农民的关系。 由于这两个基本特点,恰是由于这
再读经典 |
更宏阔视野下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对党的建设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随着历史进程逐步深化。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深入思考和总结党的建设这一问题。1939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刊发毛泽东撰写的发刊词。《〈共产党人〉发刊词》(以下简称《发刊词》)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的历史经验
湖湘英烈故事 |
用生命实现革命诺言·黄励
英烈小档案 黄励(1905—1933),湖南益阳人。1921年至1923年就读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文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被党组织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黄励赴德国柏林出席世界反帝大同盟会议,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瞿秋白的助手。1929年8月,赴海参崴参加第二届泛太平洋劳动大会,后担任《太平洋工人》月刊中文版编辑。1931年秋回国
湖湘英烈故事 |
阵地鏖战·陈毅安
英烈小档案 陈毅安(1905—1930),湖南湘阴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1928年11月后,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30年6月后,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红色见证 |
锈迹斑驳的缝纫机:诉说李灿英的革命峥嵘岁月
文物源起 湖南博物院收藏有一台烈士郭亮爱妻李灿英的缝纫机。这台“SINGMAI”牌缝纫机,机身高72厘米,长104厘米,机板为木制,机头和机架为金属制。因常年未曾使用,机轮皮带已断,机板已大面积腐黑,机体已多处生锈。机头上还缠绕着李灿英当年做缝纫时未用完的缝纫线。1955年,衡阳市妇联将其捐献给了湖南省博物馆(现更名为“湖南博物院”)。 李灿英是革命烈士郭亮的爱妻,她与郭亮心心相印,在革命的道
红色见证 |
刘少奇给侄孙女的书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文物源起 这封信是刘少奇于1958年5月29日给侄孙女刘维孔所写。信纸长21.2厘米,宽15.4厘米,呈长方形,略微发黄,保存完整。信长6页,字数近1500字。2022年1月,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在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住所处征集到此信。 在生活上,刘少奇严于律己,家风严明,为全党树立了典范。他写给侄孙女刘维孔的书信,虽然是讲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谈得更多的是学习成长和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体现了一个
一切为了人民 |
中国共产党把自身建设强、建设好的伟大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强调,我们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921年7月,迎着上海石库门的朝阳,踏着嘉兴南湖的碧波,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胸怀信念与梦想,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百多年来,党始终保持着这份清醒和坚定,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历史时间,其根本原
一切为了人民 |
“七千人大会”:党的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1962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和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市委、县委以及重要厂矿企业和军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多人,因此这次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大会,体现出我们党充分发扬民主、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典型范例。张治中在了解“七千人大会”的情况后,就赞佩道:这可以充分证明
一切为了人民 |
一个革命的队伍必须有铁的纪律
党的纪律要求一以贯之。一百多年来,铁的纪律是我们党由弱到强、从小到大,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坚强保障。曾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就特别注重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要求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论干部政策》中指出:“一个革命的队伍必须有铁的纪律,来保障完成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如果没有铁的纪律,也就不会存在,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样。革命的纪律一定要遵守,希望同志
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
十多年来,我在党的不断培养教育下,从一个幼稚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国防军战士,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肯干,就可以为祖国做许多好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走不远,飞不高,假如一条条小渠,如果不汇入江河,永远也不会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是啊,做工作要紧紧依靠党,依靠群众,才能最有力量,取得工作的胜利。 ——摘自1961年10月28日《雷锋日记》 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培育出来的精神结
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 |
用党史屋场会开设学习教育“直通车”
为进一步履行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紧盯群众需求,用屋场会架起干群沟通“连心桥”,以小切口疏通了理论宣讲的难点、痛点,积极探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理论宣讲新路子,着力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寻常百姓家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主要做法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在全区划分了238个屋场。各级党员干部以屋场会这种村民自发组织形式为桥梁,采
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 |
书记讲党史 “亮”出新标高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永县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创新开展“书记讲党史周末讲堂”活动,从“五个聚焦”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活动背景 江永县旧称永明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永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2016年,江永县被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永县着力在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阵地”上下功夫,以“书记讲党史周末讲堂”为平台不断增
湖湘记忆 |
江华:清正廉洁传家风
江华,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原名虞上聪,在敌后游击战争的复杂环境中,经毛泽东同志批准,改名“江华”,以县名命名,表达永远不忘家乡、不忘人民的浓烈感情。他身居高位而不存私心,手握权柄而不越雷池,始终清廉自律,从不搞特殊,对亲属严格要求,是涵养良好家风的典范。 “凡事尽量靠自己力量解决” 1983年12月10日,江华的侄女婿李先运给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的江
湖湘记忆 |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与此同时,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复辟帝制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政治没有得到真正建立。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此进行反思,认为民主制度难以建立在封建思想文化基础上,政治革命必须以深刻的思想文化革命为前提。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不久改名《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
理论视野 |
“三件大事”历史性胜利所彰显的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和规律,注重用党的历史规律启迪智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布:“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
理论视野 |
让正史守住人民的心
202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这一重要指示要求,为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凝聚正史共识,继而守住人民的心呢?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
党课直播间 |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段话,以四个“一系列”、两个“历史性”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发生的伟大变革。 一、新时代十年伟大
吾辈问答 |
陈艳:讲百年党史 育红色传人
个人档案 陈艳,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党史陈列馆副馆长。创新党史宣教,累计讲解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提议并参与组建湖南党史陈列馆红色故事宣讲团,在全国各地宣讲1000多场,线上线下受众达600多万人次。利用新媒体宣传党史,原创博文5000余条。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 【故事】 2022年9月16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田径场,7500多名新生正在聆听一场红色故事会,动情之处
吾辈问答 |
崔赣: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度
个人档案 崔赣,党的二十大代表,湘潭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庭庭长。扎根基层法庭21年,共审执结案件3000余件,调解1800余件。转岗刑事审判工作后,带头啃硬骨头,妥善审理多起大案要案。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等。 【故事】 “最看重的不是荣誉,而是老百姓的口碑。”崔赣告诉记者,法律有杆秤,百姓心中也有杆秤,每办完一件案子,老百姓能够说一声“这个法官不错”,自己就心满
书记讲党史 |
大力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奋力建设现代化新耒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我们用党的伟大成就鼓舞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为党的事业永远奋斗。耒阳作为湘南起义主战场、指挥中心和井冈山会
红色打卡日志 |
长沙西园北里:走读古巷的历史脉络
西园北里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北起湘春路,南至营盘路,是老长沙记忆的见证者。街区内有7处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民居,革命先辈帅孟奇旧居、金石书画家李立故居、左文襄祠、李觉公馆等都坐落于此。这一站,我们来到西园北里,走读历史的脉络,聆听一砖一瓦的故事。 交通攻略: 地铁:西园北里地理位置优越,选择地铁出行十分便捷。乘坐地铁1号线到培元桥地铁站下车,步行600多米即可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