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6期
一期一会 |
快快乐乐地长大
爸爸种的黄瓜终于可以收获了。今天下午,爸爸特意把你叫出去,先教你怎么摘,并且摘了一根给你看,又让你动手摘下一根黄瓜。我们一人拿一根,得意地走进厨房,交给妈妈。但是妈妈笑笑:“才这么一点儿啊?”跟着,她转身打开冰箱,拿出七根好大好大的黄瓜,说:“你们猜猜,这七根多少钱?”我们还没猜,她又笑了:“本来不打算说,但想想何必瞒你们呢?告诉你们,七根一共才一美元。”你和爸爸都怔了,觉得真不好意思。我发现你的
特别关注 |
为何成年人也热衷过儿童节?
策划人小语 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过儿童节的成年人越来越多。“原来过儿童节的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儿童节活动”“成年人更需要儿童节吗”等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2亿。快餐店里的儿童节定制玩具被抢光,玩得最欢的是成年人;“00后”“90后”甚至“80后”喜欢的怀旧零食也在儿童节这天销量猛增。 为什么成年人也喜欢过儿童节?这些喜欢过儿童节的成年人,为人父母后会对亲
特别关注 |
打着儿子的名义,过着我的儿童节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也热衷过儿童节?只是因为拒绝长大,想一直做个宝宝?其实还有可能是他们在儿时没有享受过儿童节,甚至不曾拥有过一个真正的童年。 每个儿童节,我都会给儿子买很多礼物。在“双十一”都能保持冷静的我,总在“六一”儿童节变得头脑发热、毫无节制。 去年儿童节,我提前一个月就列好了给儿子的礼物清单。我一遍遍叮嘱客服,确保这些礼物能在6月1日当天送达。我想象着儿子收到一堆礼物时开心的样子,觉得心
特别关注 |
拾取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幸福时光
当我们成为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童年不留遗憾?可以看看以下两位父母是如何做的。 我是一个超龄儿童,不仅喜欢过儿童节,而且每年必过。 作为“85后”,我小时候的儿童节多半是和同学们参加学校举办的“庆六一”集体活动。我内心总是期待,爸妈这天能带我去儿童乐园玩儿,去动物园看猴子和大象。但他们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忽视吧,很少专门给我过儿童节。那时,我总觉得,自己压根就没当过儿童。因为妈妈是老师,我的童
特别关注 |
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儿童节
又到了儿童节,回想自己的童年,对这个节日是非常期待的,因为那个年代,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好,除了春节有压岁钱外,就只有在“六一”时,父母会给一些零用钱,可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零食、玩具和书籍。偶尔,父母也会给我买件新衣服,那会让我一直高兴大半年。 今天的孩子对于儿童节的期盼已经不同于我们那个年代,毕竟,孩子想吃的、穿的、玩的不必非要等到某个特定日子才会拥有,父母基本都有能力和意愿在日常去满足。那么,
特别关注 |
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儿童节
作为小孩子的专属节日,儿童节的快乐也逐渐蔓延到成年人的生活里,不少自诩大朋友的成年人会在这一天跑来蹭小朋友的快乐。他们晒礼物,吃儿童餐,甚至给自己买玩具。这些行为看似幼稚,实则正常。毕竟,人们需要通过节日仪式给平平淡淡的普通日常加点儿味道,添点儿颜色。在小朋友的儿童节,重温童年时期的回忆和感觉,不但别有一番浪漫,还有不错的减压效果。 每个成年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从这个角度来说,成年人—尤其是
特别关注 |
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还是自主择业?
全职儿女的定义是,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状态,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 “爸爸月薪7000元,妈妈和奶奶的退休金各5000多元。他们每人每月分别给我2000元,我在给家人打工。” “爸妈觉得他们努力奋斗了,希望我过得轻松自在。所以在家的我天天睡到自然醒,月月还能领薪水。” “与其在社会做边角料,不如回家做父
特别关注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
妇联组织各显其能,用心用情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年前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对广大儿童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儿童工作和儿童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妇联组织开展儿童和家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今
家风 |
上初二的儿子乖得不正常 等
阿达丽 儿童心理专家 上初二的儿子乖得不正常 Q: 上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好像没什么逆反情绪。他几乎不跟我们对着来,不让玩儿手机就不玩儿,催写作业就马上写。他会主动帮我们倒垃圾、洗碗,跟我们出去吃饭、看电影,就连奶奶老一套的说教也会认真听。请问这正常吗? A: 几十年前弗洛伊德就曾经说过:“每一个自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自己特有的性情和偏好”,后来巴甫洛夫也证实,后天的行为发展是以与生俱来的特定神
家风 |
“良言一句三冬暖”,跟孔子学说话之道
在中华传统优良家风中,软语最接地气,但也最容易被忽略。 去年,我受邀审核一本作文教辅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孩子写的作文。审读完毕,蓦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给了妈妈差评,比如“我的妈妈像河东狮吼一样吼我”“我的妈妈是个母老虎”。 与此同时,身边的很多年轻妈妈也对自己的家庭角色非常不满,特别委屈地抱怨道:“整天那么累,还不落好!”她们甚至总结出一条“规律”:家务做得越多,越落不是! 我们为何总是费
家风 |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哪些品德有助于女孩健康成长?身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她拥有这些品德呢? 近日,由陈晓、李沁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在央视热播。该剧改编自路遥的小说《人生》,这本书被称为年轻人的答案之书,自然也是一本教育之书。 女主角刘巧珍是一个农村姑娘,没读过几年书,但她的独立勇敢、善良乐观却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她和高加林是一对恋人。高加林到县里工作后,移情别恋城里姑娘,向刘巧珍提出分手。刘巧珍虽然悲痛
人物 |
杨扬:从“冰上女王”到卓越妈妈
她是中国的冬奥会首金获得者、中国获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中国第一个以运动员身份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联125年历史中首位当选的女性速滑理事……杨扬身上有无数光环,同时还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 4月8日晚上,她势界·凤凰网2023女性影响力大赏在上海举行。已经退役多年的杨扬荣获“她势界·年度风尚人物”奖。在演讲中,杨扬说:“传统观念里,女性结婚后就应相夫教子,追逐事业和梦想是第二位的。但随着
人物 |
李文道:父亲是男孩成为男子汉的桥梁
采访对象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著有家庭教育畅销书《男孩危机》《女孩危机》《好好做父亲》,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父亲教育、男孩与女孩教育。 心理标签 如果把家庭教育比作一棵大树,父亲教育则是“主干”教育,帮助孩子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向天空
真实故事 |
AI“复活”技术,让我们与想念的人“重逢”
AI技术,让我们有机会穿过漫长岁月,“再见”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和他们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奶奶,我爸今年回来过年,到时候我们都会回来,一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 “嗯,你爸回来,我就把他那个事情搞清楚,不和他吵,现在懒得吵。” 视频中,奶奶笑容慈祥,声音略微沙哑,带着浓浓的湖北口音,可实际上,这位自然地和孙子拉家常的奶奶已经去世几个月了。我们看到的影像,只不过是依靠AI(人工智能)技术“复
专栏 |
老游戏,新生机
丢沙包、跳皮筋、拍“三角”……孩子们玩儿起爸妈小时候的游戏不亦乐乎,夏日的燥热被欢笑声驱得无影无踪。 以前要是催孩子下楼玩儿,他们总是不肯动。最近,这些活宝却主动往外跑,还经常央求父母讲过去的游戏是什么样的,该怎么玩儿。 这神奇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与其把游戏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孩子,不如引导他们从经典的老游戏中玩儿出新花样,找到大快乐。 跳皮筋,跳出新高度 美宝一放学就冲向小区的儿童滑
专栏 |
漂洋过海而来的紫色兔兔
为人父母后,亲子关系就成为生活里最珍贵的部分。我们对孩子持续付出,陪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个过程的艰辛和心血,绝对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父母一定会给孩子买很多礼物吧。在这里,我想讲一个关于礼物的故事。 一只来自威尼斯的紫色兔子 记得有一年,我和太太去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个活动是在水城威尼斯举办的艺术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各个国家会挑选几位本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专栏 |
提升抗挫能力的底层逻辑
我们都希望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但你知道从根本上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吗? 去年,儿子上了小学,写作业过程中经常啃橡皮、抠手指……在与一年级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不少孩子都有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困扰家长的行为还包括:听不懂老师的要求、坐不住板凳、上课总溜号、不遵守纪律等。家长的耐心被一点点耗尽,对孩子的态度也变得恶劣起来,加剧了孩子的挫败感。为此,我思考并总结了如何为孩子赋能,从根
专栏 |
影响孩子发展的两件大事
有些父母或者急于求成,或者追求蝇头小利,反而把孩子的大事耽误了。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哪些是能影响孩子发展的大事呢?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凡事越是求迅速,越是达不到目标。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反而把大事给耽误了。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哪些才是大事呢?一是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二是要培养孩子的德行。 尊重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
专栏 |
被老师“叫家长”,高情商父母如何应对
糟糕,孩子老师“叫家长”了!别慌,这篇文章一定可以帮到你。 每年考试季都是孩子们一年之中压力最大的时候,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面临巨大挑战。 前两天,青青妈妈就和我聊起她最近一次打孩子的经历。打过之后,不仅孩子伤心,她自己也懊悔了好几天。 问起青青妈妈打孩子的原因,原来是被老师“叫家长”引起的。青青平时是班级里比较优秀的孩子,但期末考试在即,他的学习态度却不够端正,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找青青妈妈
专栏 |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异性疏远期
异性相吸这个原则,在孩子们刚刚进入青春期时是不适用的。 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女孩会互相看不起甚至发生冲突。男孩攻击女孩耍脾气、爱说闲话,女孩则批评男孩幼稚、不守纪律等。 家长可能会疑惑:不是说异性相吸吗?男孩女孩之间怎么会这么对立呢?其实这是因为他们进入了成长发育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异性疏远期。 异性疏远期的出现和青春期的性发育有关。刚进入青春期时,男孩女孩的身体呈现出更多的差异,基于性别
专栏 |
“双减”之下,家庭作业何去何从
在所有教育问题中,家庭作业是被频繁提及的话题,也最容易引发亲子矛盾,影响家校关系。 “我们家孩子没上课外班,现在连家庭作业都没有了,老师您可不可以给他开个小灶,额外布置点儿作业?”一位学生母亲的电话让我感叹。 “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提出明确要求,即学校、老师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对此,学校马上做出响应,
专栏 |
向隔空猥亵儿童说“不”
“免费送游戏币”“收图5元一张”……这些成年人看一眼就忽略的网络信息,很可能会打动孩子,而危险就在其中。 在和同学闲聊时,肖薇得知最近有一款非常火的换装小游戏。 放学回家完成作业后,她抱着手机一头扎进了游戏的世界,顺利通过10关后,收到了游戏的充值提醒。肖薇平时的零用钱不多,一时拿不出来。 带着沮丧的心情,肖薇开始搜索游戏标签,想看看之后的关卡是什么样的。突然,她看到一篇“免费送币”的帖子,
亲子时光 |
儿子想当富二代
就像一朵花的盛开需要根茎的扶持、滋养一样,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时,父母自己也要努力变得更好才是。 “老妈,你好好写作,将来出很多畅销书,拿百万版税,让我做个富二代吧。”儿子瘫在沙发上懒洋洋地对我说,他刚把堆成小山的假期作业消灭完。这小子对我要求还真高,出很多畅销书拿百万版税,我能有这么大能耐?如果我真有那本事,他就能无所事事,不努力上进了是吧? 前不久,这小子还用满是羡慕的口吻说班上的丁同学是富
亲子时光 |
当孩子想用人工智能写作文 ……
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写作文吗?和孩子一起试试看。 写周记时,豆粒卡壳了,挠了半天头,仍不知该从何下笔。他有点儿不耐烦,把笔朝桌上一撂:“现在人工智能那么厉害,轻轻松松就能写出来一篇文章,还学什么写作文啊!” 人工智能确实很神奇:绘图、做PPT、写文章、列大纲……可以说,只要你能想象得到的,人工智能基本都可以解决。尤其是写文章,几乎所有体裁都能搞定。以至于网上一片惊呼:未来将有大量人口失业,尤其是
亲子时光 |
家有臭美儿子
我正在码字,小言来了:“妈妈,我要剪头发。”我一头黑线—最怕听他说理发!这小子最近不知怎么了,理完发没一次满意的。小区附近5个理发店,在他心里全上了黑名单。我带小言去了家新店,万幸,这次剪完他没抱怨,我长舒一口气。 进入青春期后,小言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形象。脸上冒颗痘,他会担心老半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称体重;在洗手间能捯饬半天。还时不时发出灵魂拷问:“我优秀吗?”“我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想到
亲子时光 |
我的“留学生”宝宝
这世间有些花开得早,有些花开得晚,而你就是那朵晚开的花。但无论早晚,只要是你,我都会满心欢喜地等待。 “我破水了,这会儿马上去医院!”看到晓晓在闺蜜群里发的信息,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毕竟我俩怀孕的时间没差几天。老公赶紧把我的待产包拿出来,再次一一确认,爸妈和婆婆也开始分工。全家人都在为这个随时可能降临的宝贝提心吊胆着。 我时刻在群里关注着晓晓。“开到三指了!痛死我了!”我们几个纷纷给她加
亲子时光 |
6年拖仨的底气与勇气
多好啊,身边的3个小人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而她和老公也一直奔赴在去更好地方的路上。 板娘是个漂亮时尚、开朗爱笑的女人,从28岁到34岁,6年时间顺产生了3个娃,而且都是纯母乳喂养。有人说,女人生育后,容貌会断崖式下滑,但你从板娘的外表上,几乎看不出生儿育女留下的岁月痕迹,同样,她的先生嘟爸也一直在逆生长。 对他们来说,生养3个孩子不是折磨与摧残,而是人生路上最好的底气和动力。 嘟哥和
亲子时光 |
去乡村撒个欢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几天将深深留在孩子的脑海里, 每每回忆起都很开心,因为那是一段松弛而快乐的时光。 3岁的女儿瑜宝,从出生起一直在深圳居住,满眼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只能从电视中感受大自然的绿水青山、鸟兽鱼虫。你要问瑜宝鸡鸭鱼、萝卜青菜是从哪里来的,她只会说是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让人听了好笑又无奈。为了不让瑜宝对自然生活一无所知,我决定带她回趟老家,体验一下乡村生活。 今天是回到老家的第二天
亲子时光 |
写给情窦初开的你
当读高中的儿子喜欢上一个女生,身为心理咨询师的爸爸忍不住给他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前几天,你跟我谈起喜欢一个女生,谈到你们的交往,也谈到你的困惑。作为父亲,我很高兴看到已经读高中的你还愿意与我交流,感谢你的信任!我也很乐意与你分享一些对于爱情的看法。 我对爱情的看法,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像你一般大时,我也曾经初涉爱河。22年前,我和你的母亲在大学相恋,此后组建家庭,共同生活至
亲子时光 |
荆棘丛里铺锦绣
从未谋面的你,也是我的小白杨和小茉莉。 二嫂告诉我,今早失手打碎了那只豆青色茶盘,因为女儿小屿的事,她心神恍惚。 吃了肉包子,眼睛就会笑 小屿16岁,高一,偏爱文科,闲时喜欢武术,从小到大,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都稳拿参与奖。父母满意得不得了,觉得自家女儿能文能武,夫复何求。 小屿事无巨细,悉数告之家长,哪怕在草坪上跌一跤,也当笑话在餐桌上讲。二哥二嫂听得津津有味,又是笑又是叹,一家子都有点儿
亲子时光 |
妈妈,是我逃不出的五指山
从记事起,我就一直活在母亲的掌控中。因为她,我和初恋分手了,当她又一次怂勇我离婚时,我终于爆发了…… 等考上大学,我就远离她 “爸刚来电话,妈生病了,咱去看看?”一大早,老公刚子给我发信息。“不去。”我回得干脆。放下手机,我觉得异常烦躁,我妈这是又作妖呢。 我妈是家庭妇女,特能干的那种,曾把我和我爸照顾得无微不至。我爸是老师,收入不高,但我妈心灵手巧,总能把一日三餐做出花样来。我的衣服都是我
亲子时光 |
科普古建筑,这位爸爸给孩子的童年写入文化基因
他是一名设计师,更是一位智慧的爸爸,用独特的方式深入孩子内心,用有趣的方式引领孩子成长,给孩子的童年写入历史文化的基因。 “爸爸,为啥北京人都住这破房子呀?” “这可不是破房子,这是北京四合院,高级着呢……” 视频中,一位爸爸熟练地用毛笔在纸上勾勒着一座四合院:正房、耳房、厢房、围墙……他边画边讲,娓娓道来,妙趣横生,把其中蕴含的建筑学上的讲究和老祖宗的智慧说得明明白白。4月,杨大炜为两个儿
智囊团 |
假装平静的女孩
平静的女孩:是真的还是伪装 10岁的露露第一次来到咨询室,是妈妈带来的。只见她戴着眼镜,整个人文文静静。妈妈让她跟我打招呼,她看着我好一会儿,才开口说了声“老师好”,声音特别小,几乎听不见。 “你就不能大声一点儿!说个话都这么慢吞吞,怎么打人那么快。”一旁的妈妈突然大声说道。露露吓了一跳,扭头看了看妈妈,什么也没说,好像刚才被说的不是自己。 原来,露露从小就很安静,不爱说话,受了委屈也不哭闹
智囊团 |
我觉得爸爸不喜欢我了
Q 在与留守儿童的通信中,有一个孩子对志愿者说: “爸爸回来了几天,我好开心。但他除了请我吃了一次烧烤,很少跟我玩儿,也很少跟我说话。他每天不是有事就是自己玩儿手机,我恨不得他的手机立刻消失。我很讨厌他不理我,觉得他不喜欢我了。” A 亲爱的小朋友: 我想你平时肯定特别想念爸爸,盼望他能多回来陪你。可是,好不容易开心等到他回来,你发现爸爸真正陪你说话、玩耍的时间太少了,和你期待的有不小落差,
智囊团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社交能力训练营
没有孩子天生就会交朋友,像读书写字一样,也需要家长引导。 园园妈妈最近很苦恼,她又收到了老师反映园园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的消息。园园妈妈表示,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原来,园园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如今要上小学,园园妈妈把她接到身边。就在这个时候,妈妈发现园园性格特别孤僻,也不爱交朋友,总是独来独往。 本以为上学后能好点儿,谁知,老师反映,园园平时在学校也不爱说话,每次有同学和她打
智囊团 |
两岸夫妻筑梦乡村: 点亮夜空最亮的星
当我们坚持用善良和真诚去做事业、经营婚姻与家庭,那些满满的力量和源源不断的福气,自然就会跨山过海而来。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西北部的杉城镇际溪村,林深水秀,有着迷人的丹霞田园美景。这个在山野间悠然生长的小村,曾吸引李纲、朱熹、杨时等历史名人来此隐居、讲学,如今还有两座千年古寺香火相传。在这里出生的郭小红和来自台湾台南县的白周悌,是一对远近闻名的“网红夫妻”。结婚30年来,他们奔走于台湾和福建之
喜乐生活 |
书吧
书名:看!光精灵跑进眼睛里了 作者:魏杰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新书快讯: 绘本讲述了光精灵小Q的眼睛之旅,用孩子喜欢且很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故事,用孩子熟悉的语言,生动活泼地对眼球结构进行全面科普,告诉孩子最基本的用眼常识、如何在生活中讲卫生,从而保护好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并努力争做护眼大英雄。本书由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专家审核。 书名:肚
喜乐生活 |
此“取”非彼“娶”
我们是认真敬业的小编,更是有爱有趣有风情的小编。2023年,用好玩儿的漫画,带你看一看我们最真实的生活!Come on!
喜乐生活 |
如阳光一样照进来的你
感谢《婚姻与家庭》这位睿智的长者,在我最需要帮助时,如阳光一般照进我们这个平凡的三口之家。 因工作调动,2019年我进入了妇联系统,《婚姻与家庭》杂志也自此进入了我的世界。起初半年,每一期杂志来了,我都只看看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如明星专访、亲情故事等。直到有一天,我把杂志带回了家,老公问我:“婚姻与家庭……你这是要做贤妻良母了吗?”我被他怼得无言以对。 吃完晚饭,我决定认认真真地读读杂志,这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