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3期
一期一会 |
我们该如何去爱孩子?
1978年,哈洛在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以“母爱的本质”为题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立刻引起轰动。 当时美国的主流心理学受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的影响很大,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母亲和孩子之间过多的亲密接触会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对孩子人格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得他们在成人后过度依赖母亲。而哈洛的实验结果恰好证明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母亲给予孩子的情感满足和社会支持,是促使孩子正常发育和健
家风 |
13年只送给最爱的人,他们做的黄桃罐头从不售卖
13年前,22岁的葛宇航在一次火灾救援中英勇牺牲。从此以后,他的父母每年都会带着亲手制作的黄桃罐头,去他生前所在的消防部队慰问。岁岁年年,步履不停。他们说:“我们失去了一个儿子,却有了更多孩子。” 2023年3月一个普通的周末早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葛集镇一个农家院落里,高艳一家正忙得热火朝天。大女儿和大女婿从屋里往外搬箱子,两个外孙女从箱子里拿出一瓶瓶罐头,然后递给姥姥高艳。高艳用气泡纸将罐头
家风 |
孩子沉迷短视频 堵不如疏
| 策划人小语 | 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不少孩子出现了“上瘾”症状:明明知道浪费时间,但就是停不下来,转眼好几个小时过去了;明明正在写作业,满脑子却都是短视频的画面,完全无法专注;明明时刻被父母耳提面命、严令禁止,仍旧忍不住偷偷熬夜刷短视频……因为短视频,越来越多的孩子深受其害,受影响的不仅有学习、情绪、社交、专注力还有健康。解开这个症结,需要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理解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现象的
家风 |
幸福的人不是命好,而是明智
闫燕秋 情感作家,著有《特别实用的国学心理课》《儒家文化》《兵家文化》《紫砂文化》等。 现代家庭文明建设离不开来自国学经典的精神支撑,2023年,让我们一起温故而知新,从《论语》中感悟家风。 看见生活特别幸福的女人时,很多人会忍不住酸溜溜地说一句“她真是好命”。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很多好命是源自好家风。 好命原来是因为好家风 朋友小雅是我见过婚姻最幸福的女人,她和家人的关系堪称人间烟
家风 |
让家庭旅行成为德育良机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外出旅行的家庭越来越多。 这可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好机会哦! 随着电影《满江红》热映,河南省周口市的岳忠武祠景点前排起了抽打秦桧雕像的长队。有的游客甚至一边大喊“还我河山”,一边强
人物 |
隋文静:探索生命的边界
为了实现奥运冠军梦想,她一身是伤。但她说自己的人生中没有任何遗憾,因为得到的爱更多,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隋文静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教大山里的春蕾女孩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释放压力,告诉她们“眼泪也是一种力量”。回首自己19年的运动生涯,隋文静说:“我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很多,但得到的爱更多。” 闲不下来,打破生活舒适圈 20
人物 |
马皑:好家庭,一定要有“三气”
采访对象 马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心理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内法律心理学、犯罪与刑事司法心理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著有《犯罪研究之我见》《心理学在司法中的作用》《犯罪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等。 心理标签 好家庭,一定要有“三气”:人气、和气和正气。唯有“三气”合一,家庭才能成为孩子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 我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多年,
真实故事 |
持证上岗的带孙老人
既依赖又嫌弃,既感激又无奈,这可能是很多年轻父母对帮自己带娃的父母的真实情感写照。提到老人带娃,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方式传统老套,一点儿都不现代和科学。但是,如果老人接受专业培训并考取了育婴师资格证,隔代育儿又将呈现怎样的状态呢? 近期,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发布的《中国家庭科学育儿洞察白皮书》中显示:88%的祖辈会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53%的家庭有祖辈参与带娃。更令人意外的是,竟有4.3%的祖辈考取
真实故事 |
亚洲盲人登顶珠峰第一人: 九死一生只为做儿子的英雄
站在珠穆朗玛峰顶的那一刻,张洪什么也看不到,但他摘下手套,摸了摸脚下的积雪,在心中默默地对儿子说:“孩子,爸爸要让你以我为荣!” 今年5月,纪录电影《让世界看见我》即将上映。电影中的主人公张洪是亚洲盲人登顶珠峰第一人,全球盲人登顶珠峰第三人。身为一位盲人,张洪在两年前攀登珠峰的经历真可谓是九死一生…… 梦想,在世界之巅唱响 2021年5月19日,即将从珠峰南坡大本营出发的张洪面对摄像机为妻儿
专栏 |
家中玩具已玩腻?试试百变纸箱吧
“双减”后,孩子的作业少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课后该玩些什么呢?别急,这个专栏就来教你多角度、全方位安排放学时间,新鲜有趣的游戏会让孩子开心、父母安心。 孩子需要的不是精美的作品,而是“我可以、我创造”的过程和体验。 阿哲家买了新冰箱,调试完,师傅准备收走外包装。阿哲问妈妈:“纸箱可以给我吗?”“那你自己玩儿,妈妈去做饭。”“好!”“正愁没时间陪他玩儿,这下好了,他
专栏 |
既然势不可当,那就和孩子一起体验
小时候,他是父亲刘墉笔下的“叛逆小子”,初中时却奋起直追,成绩由C到A;高中提前半年拿到毕业证;大学考入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从本科到博士最后进入哈佛研究所;如今从别人家的孩子成长为别人家的父母。2023年,听哈佛爸爸刘轩为我们娓娓道来他的育儿经。 当孩子开始有正当的理由使用手机或平板时,父母所面临的已经不是“要不要买”“给不给用”的问题,因为这个趋势不可阻挡。父母要认真考虑的,是如何帮孩子处理好自
专栏 |
当孩子需要支持时,父母的做法决定其未来
张娜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曾任美国杨百翰大学积极情绪和人格促进中心研究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但这些挫折让人变得弱小还是强大?让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来探讨该如何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逆商,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兼顾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让孩子成长为心中有
专栏 |
什么是真正的孝?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是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这些家教智慧结晶记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典籍中,博大精深,历久弥新。2023年,我们邀请刘余莉教授给大家分享中华家教智慧。 孝悌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但是,当下大多数孩子并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刘余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代表作:《领导干部读〈群书
专栏 |
孩子跟你对着干,才是考验父母情商的关键时刻
陈妍 专栏作家,自由媒体人,亲子关系咨询师。 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与智商一样,情商也会“代际传承”。父母首先要修炼自己的情商,才能在教育问题中转危为机,让孩子变得快乐、强大、受欢迎。 常有父母说,孩子像头“倔毛驴”,就爱跟自己对着干,其实可能是大人没找对方法哦! 今年3月的开学是令人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回归课堂,重新见到彼此的笑脸,终于不用隔着屏幕沟通交流了。 熬过动不动就要居家
专栏 |
建立身体界限,教孩子拒绝同龄异性的亲密举动
白璐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秘书长,性心理&性教育专家。 每个孩子都经历着从出生开始的性发育和性探索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给予合适的性教育,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应对孩子各种与性有关的行为,是每个家庭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 “有同学说喜欢我,是什么意思?”“我同桌总想抱我怎么办?”“为什么她想亲我的脸?”孩子的这些困惑,该如何加以点拨?
专栏 |
好家长都是“亲其师,信其道”
李志欣 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作家。已出版《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教育微创新》《做个自驱型教师》等作品。 家庭教育,是针对孩子的个性教育;学校教育,是共性的基础教育。只有家校合作,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更适合孩子的未来发展需要。2023年,本刊邀请知名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继续为读者解读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并认同老师的理念,就很难形成育人的合力,教育效果
专栏 |
《督促监护令》,并非一发了之
特邀专家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深耕婚姻家事、财富管理法律服务领域,是专注于为家族(家庭)提供财富规划的专业律师事务所。lawyer66@vIp.163.com 16岁的儿子盗窃后,母亲强烈要求将他关进监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上6点,赵霜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早餐店帮工。她忙得晕头转向,手机却不识趣地响个不停,她只能接起电话,竟是检察院打来的。 检察官告知赵霜,她16岁的儿子陈飞
亲子时光 |
我的爱回来了
孩子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消化痛苦的能力很弱,很容易将痛苦当成自己的过错,与痛苦相伴一生。每个成年人的世界都曾住着童年的影子,但每个人都拥有与童年和解的能力,从而化痛苦为动力,不断治愈自己、超越童年。 不是每颗种子都能从暗处的潮土中抽出枝芽,多亏爱的阳光与露水,给它成长和谅解的勇气。 她对我可好啦 我出生在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6岁时妈妈突然病逝。看着家里来来往往吊唁、问候的人,我站在
亲子时光 |
人生下半场,我为自己而活
孩子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消化痛苦的能力很弱,很容易将痛苦当成自己的过错,与痛苦相伴一生。每个成年人的世界都曾住着童年的影子,但每个人都拥有与童年和解的能力,从而化痛苦为动力,不断治愈自己、超越童年。 我按照父母的要求好好读书,勤奋工作,结婚生子。 当我终于成为父母的骄傲,却做了一个决定…… 闺女,你一定要上大学 花街灯如昼。五色烟花点亮夜空,映着女儿红扑扑的小脸。她的小手插在我的衣袋里
亲子时光 |
趣味“客厅时间”,实现高效亲子陪伴
我们每天和家人在一起,却不一定能留下多少美好回忆,因为彼此只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真正的家庭时间,是我们优先安排与家人共度的闲暇时光,它的分量永远比应酬更重要;是我们用心营造的“精心时刻”,它应该成为孩子最期盼的时光。 每天带娃累得够呛,孩子还不满意,总觉得我没用心陪他们。自从想了这个办法,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家有俩宝,还是两个男宝,做父母的不仅要比拼智力,还需要超强的体力。为了维护各种秩序,我
亲子时光 |
霸道孩子变形记
发现儿子特别霸道,是在他两岁左右的时候。周末我正在书房码字,突然听到从客厅传来婆婆的喊声:“小宝快把药给我!”婆婆一瘸一拐眼看要追上,儿子把药瓶狠狠往地上一丢。“哗啦”……白色的小药丸洒落一地。几百块钱一瓶的药没了大半。儿子小手一甩,直接跑了。抢物毁物事件已经发生多次,儿子总是一副“得不到就毁掉”的模样,让心大的我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出差回来的老公听了我的诉苦后,通过同事找到一位亲子关系咨询师。
亲子时光 |
每个生命都需要得到尊重
上周,因为工作,我临时需要用一个新微信,正琢磨着该怎么办时,瞅到茶几上放着小言的平板电脑。 小言一直把他的微信挂在平板上,从没退出过,也没给平板设置密码。瞅着轻而易举可以打开的平板,我却纠结起来。如果我偷偷用一下小言的微信,然后删除痕迹,他肯定发现不了。可如果真这么做,我心里会对他有愧意,毕竟他是因为信任我才不设防。 几分钟后,我想了个办法,给班主任发微信,请她帮我征求下孩子的意见。 “李老
亲子时光 |
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时光啊
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女儿面庞有光,目中有彩虹,整个人熠熠生辉,连我都看痴了。 女儿寒假,恰逢我也休假。妻出差了,我打算小试身手,让贪玩的小孩学会惜时,没承想女儿就是不好好配合。老妈来了,她护孙心切,处处掣肘,我日日以手抚额,连呼头痛,老妈不怜我惜我,反倒笑嘻嘻地说:“该。”真令人纳罕,想我幼时住院,老妈千宠万爱,日夜守护,恨不能代我病代我苦,奈何长大成人之后,她老人家全不将那疼惜孙女之心,略赐予
亲子时光 |
效果立竿见影! 让孩子远离危险有个好方法
怎样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光在口头上吓唬是不够的哦! 挨打长记性吗 闺蜜张静要出差,把女儿瑶瑶送来寄住在我家一段时间。儿子高兴坏了,他和瑶瑶同校不同班,下课的时候经常一起玩儿。下午去学校接两个孩子回家时,儿子依旧沉浸在兴奋中,一路上拉着瑶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到了十字路口,我左手牵着儿子,右手牵着瑶瑶等红绿灯。这时,一向乖巧的儿子突然挣脱我的手,一边喊着“冲啊”一边向马路对面跑去。我
亲子时光 |
天使宝宝拯救家
有人说生孩子就像抽盲盒,谁也不知道抽中的是什么款。而我家这个显然是天使宝宝,从胚胎开始,他便用自身神奇的力量,化解了家庭危机,激发了幸福的无限可能。 我和老公从校服到婚纱,感情基础稳固,遗憾的是备孕4年,却一直没怀上孩子。我们都挺焦虑,家里的氛围开始有些不对劲儿,尤其是老公,变得越来越颓废。每天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听见他噼里啪啦敲键盘玩网游的声音。我做好了晚饭,他随意吃两口,然后继续奋战到深夜。沟
亲子时光 |
孩子吵架,不妨静观其变
妈妈:夙叶 34岁 教师 爸爸:刘峥 33岁 自由职业 大宝:灏灏 7岁 小学一年级学生 小宝:瑞瑞 3岁 幼儿园小班 家有俩宝,拌嘴吵架肯定少不了,当“战火”燃起,智慧的父母该怎么做呢? 体验前情 我家有两个男孩,哥哥7岁,弟弟3岁。两个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其乐融融,出现矛盾的时候鸡飞狗跳。每当他们吵架,我和老公就想快速解决,直接当法官一锤定案。 这些话,家有两宝的爸
亲子时光 |
这位“袖珍妈妈”,培养出的儿子14岁上大学
身体有障碍,人生不设限。这位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心无界,未来就无界。 “50岁的我身高1.18米,儿子14岁就考上985高校。这不是炫耀,我只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只要不轻易服输,挫折自会为你让道……”2023年2月底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陈幺荣在8点准时进入直播间,立刻收获观众满屏的温暖问候。在这里,她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也讲育儿经,广受观众好评和媒体关注。而这背后有太多艰辛与不易,更有许
亲子时光 |
3倍的爱,浓得化不开
家有三个娃,父母将面临三倍的辛苦和挑战,但换来的是多倍的欢笑和美好。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三孩,你好! 我所想的幸福也许就是眼前这幅画面吧:一家人整整齐齐,3个孩子相亲相爱。它虽迟,但到。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周末,厨房里,老公许阳正哼着曲儿做饭,大儿子小凯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实习工资,嘚瑟地要带弟弟妹妹逛商场。出门前,爱漂亮的女儿婷婷正忙着戴眼镜、梳头发、换衣服,哥哥耐心地给婷婷递衣服,弟弟
智囊团 |
女儿喜欢呼朋引伴来家里
女儿喜欢呼朋引伴来家里 Q:5岁的女儿经常招呼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儿子刚半岁,没人帮我带,这样一来我快崩溃了。不让女儿带朋友来家吧,她就去别人家玩儿,这样我又很担心。该如何是好呢? A:从孩子踏入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社会性成长的阶段,而5岁恰恰是幼儿最爱交往的年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叫人来家里玩儿或喜欢去别人家玩儿。那是因为她想把自己学到的技能等在别人身上或者家外的地方去实践。这种实践,
智囊团 |
抑郁的女儿和孤军奋战的妈妈
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因为他们所经历的那些坎坷曲折、那些自己悟出来的东西,对今后的生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3月末的一个下午,女孩程绚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室。今年读高一的程绚身材高挑,但她始终站在妈妈身后,低着头不说话,似乎想要缩起来的样子。妈妈告诉我,一周前,程绚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医生没有开药,建议让她先接受心理咨询。 妈妈想不明白,一个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得抑郁症了呢? 战
智囊团 |
遇到你,启动生命自发成长的力量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及帮助。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与他们通信的“种爱计划”志愿者既是远方的朋友,又仿佛是自己的亲人。 “我感觉你比妈妈更了解我、理解我。” “收到你的回信,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你是我的家人。” “遇到你,
智囊团 |
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秘密
在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每个父母的方法都不一样,我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当“老师”。 很多家长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自觉主动,成绩常年保持优秀。 而一说起自家孩子,就怨声载道:“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上次数学考60分,这次语文53分”“孩子成绩就是上不去,我到底哪儿做错了”。 也许,只是家长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有个外甥女,上一年级的时候也是一提学习就罢工,
喜乐生活 |
书吧
书名:育儿合伙人 作者:马丁、小熊QQ糖 出 版 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新书快讯:著名节目主持人马丁、母婴育儿博主小熊QQ糖夫妇通过分享养育一双儿女的成长历程,体悟到“爱是如其所是,不是如你所愿”。夫妻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书中展现的新型合伙育儿模式充满智慧与灵感,很多有创意的新玩法,让原本艰辛的育儿过程变得轻松有趣。例如:当好孩子王,让孩子在玩中受教;与孩子设置
喜乐生活 |
奇妙的缘分
《婚姻与家庭》有很多老朋友,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多年来,收获了满满的爱与成长。未来,还将与每一个爱我们的人携手走过更长的岁月。 看《婚姻与家庭》可以更幸福,我最有发言权! 作为一名“80后”,我对《婚姻与家庭》杂志非常熟悉。记得小时候,妈妈的单位订了这本杂志,在单位看不完,就借回家看,于是我经常和妈妈抢着看。那时我正值多愁善感的青春期,杂志里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常常惹得我泪水涟涟。 光阴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