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0期
一期一会 |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你舍得用,孩子很容易体会到他的价值所在,这会让他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你舍得用,孩子不再纸上谈兵,而在实干中得到锻炼,加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于一
特别关注 |
5年“家”成就,谱写家庭教育新篇章
| 策划人小语 |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第十二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要求妇联组织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任务,在家庭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妇联组织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启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实施家庭教育支持行动,
特别关注 |
从“家事”上升为“国事”,家庭教育再上新台阶
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5年来,家庭教育在全社会得到空前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5年来,家庭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顶层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
特别关注 |
系统谋划,协同发力,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江苏省妇联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任务,落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一法一条例”),高位谋划、积极履职、联动各方,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持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 源头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纵深发展 江苏省在全国较早出台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并于202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家庭教育促进“一法一条例”执法检
特别关注 |
书香飘万家,最美家庭在行动
家庭教育“三道”课程,是江苏省妇联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推出的一套涵盖儿童发展、父母担当和祖辈支持的家庭教育课程。省妇联推动全省101个婚姻登记处、112家妇幼保健机构、500多个办税服务大厅以及部分地区的农信社联社网点定期播放课程,并逐步扩大线下送教范围。 “同伴交往可以让儿童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平等互动、建立良好关系,也能帮助儿童解决冲突。”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湖社区美邻汇商圈,大屏上正播放家庭教育“
特别关注 |
父母成长,孩子受益
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5年来,家庭教育工作成效如何,一起来听听群众的心声。 四川省德阳市的谢春蓉是一位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妈妈。“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全社会非常关注,德阳市妇联陆续开展了许多家庭教育活动,我经常报名参加。之前,我对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更多关注女儿的文化课成绩。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培养孩子不仅仅是学习校内知识,德育是根本,艺术类、生活技能
特别关注 |
执委妈妈看护队:让近3万名留守儿童沐浴“亲情”
“我志愿加入执委妈妈看护队,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保护孩子安全,照顾孩子生活,呵护孩子心灵,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关爱,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这是执委妈妈看护队的入队誓词,也是她们一直躬身力行去做的事。 9月的一个周末,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湘西苗鼓传习所内,鼓声阵阵,苗族鼓舞非遗传承人石金琦正在向孩子们传授苗鼓技艺。 “鑫鑫今天劲
家风 |
一个历史迷,一个武侠痴,文武结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在上海黄浦区,有个家庭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妻子是历史老师,在家在外都不忘引导他人铭记历史、传承文化;丈夫是武术传人,在国际合作与展望中弘扬中国传统武术。夫妻俩文武结合,女儿一心报效祖国。今年5月,陆瑞琪家庭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25岁那年,陆瑞琪在上海市大境中学担任历史老师。一次
家风 |
孔子用言行告诉我们,爱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究竟怎么做才算真正的爱国?别着急,孔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注重在家风建设中培养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南宋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关心领土安全,写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的壮语,以及“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他的爱国精神也浸润入家风,在《示儿》一诗中殷殷叮嘱:“
家风 |
“空心病”缘于“志不立”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立志,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选择。那么,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立志呢?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然而,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改善并不等同于精神
人物 |
袁明辉:用镜头书写生命的诗篇
在他的自然摄影作品中,花鸟鱼虫皆带着温情。而他也通过科普教育,让更多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在自然摄影圈,摄影师袁明辉,是22个国际顶尖专业类自然摄影大赛历史上获奖的首位中国摄影师,一口气拿下8个世界顶级自然摄影大赛冠军;在23个国际专业自然摄影比赛中,共计斩获162个自然摄影大奖,也是国际上获专业类自然摄影奖最多的摄影师。在中国迄今无人打破这个纪录。 51岁的袁明辉,儒雅谦和。他坦言,自然摄影是
人物 |
姚鸿昌:智慧父母要学习的“合”与“分”
采访对象 姚鸿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出版《好家庭 好家教 好家风》《幸福人生“梦-家-路”》《和谐家庭》《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明天你拿什么去竞争》等十多部著作,其中《好家庭 好家教 好家风》一书被推荐为中国百部家庭教育指导读物。 主要观点 家庭和谐需要家长会“合”、懂“分”、肯“学”,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引导其自立自
真实故事 |
卫妈妈和她的“爱之歌”
十余年来,她用单薄的臂膀扛起1200个孩子的明天,为他们唱响一曲“爱之歌”。 今年8月,“女儿无缘大学后,她送51个孩子上大学”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主人公卫淑茹的电话热闹起来。李运华、李曼曼、晓晓……这些从“爱之歌留守儿童之家”(简称“爱之歌”)走出去的大学生,在视频通话里亲切地喊着“卫妈妈”:“卫妈妈,您要好好保养,老得慢一点儿……”“我很老吗?”48岁的卫淑茹用手摸了摸自己尽显沧桑的
真实故事 |
“大胡子”女孩的浴火重生
在温暖的亲情中,这个小女孩浴火重生,像个小太阳一样,既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父母。 10月3日,9岁河南女孩小依娜在父母陪伴下来到医院。医生要用激光手术去除她长满下巴、脸颊的密密麻麻的胡须…… 长胡子的小女孩 小依娜已经习惯了这个特殊的手术,还常常和爸爸邱念青一起,用短视频来记录自己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镜头中,小依娜仰头靠在柔软的沙发背上,邱念青小心翼翼地用剃须刀给她刮胡子,她乖乖配合…
专栏 |
职业初体验,玩出新花样
对孩子来说,爱玩是天性,但玩和学从来不是对立的,不妨试试把孩子送到这3个地方,你会发现原来他们的能量用对了地方,居然如此可爱和迷人。 小小讲解员,让博物馆更迷人 放学铃声一响,梅子就拿出讲解文稿读了起来。嘉嘉好奇地问:“你不是不爱阅读吗?”梅子扬了扬眉毛:“那都是过去式了!我现在可是红色博物馆的讲解员啦!你看,革命先烈的故事多感人呀!我要让更多大朋友小朋友知道他们的光荣事迹!”周围同学都投来羡
专栏 |
一位足球教练教会我的正向教育法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深知正面、正向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这位足球教练的做法让我敬佩之余也很受触动和启发。 肯定孩子但绝不盲目 儿子川川非常喜欢足球,上学期间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早起去训练,乐此不疲。为了支持他的这份热忱,今年暑假旅行时,我们沿途为他报名了一些足球活动,让他感受不同的足球文化氛围。 但在旅行的终点站纽约,我们却遇到了意外状况—足球夏令营都是五六岁的孩子,而川川已经11岁了,
专栏 |
这份来自青春期的“敌意”,请查收
能否理解青春期孩子在家庭中表达敌意的需求,越来越成为考验当代父母教育智慧的一个硬性指标。 敌对父母是青春期的特点 谈到孩子的需求,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如果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大多数父母也能说出孩子需要被理解、被关心和被关注,但他们以为这些就足够了。 如果说 “能够安全地向父母表达敌意”,也是青春期孩子的一项基本需求,很多父母可能会难以理解。这并不奇怪,我们的文化和教
专栏 |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不妨了解一点儿脑科学
与只提供快乐的多巴胺不同,内啡肽通过作用于脑内学习和记忆区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快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激素吧! 父母鼓励孩子学习时,有的孩子会无精打采地回应:“我根本提不起劲儿学这个,实在没兴趣。”如果父母逼迫孩子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他会表现得更为消极。这一现象其实与大脑分泌的内啡肽密切相关。 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分泌内啡肽时,能产生欢欣、愉悦和幸福的感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还能缓解抑郁和焦
专栏 |
不学礼,无以立
父母教孩子知礼、守礼,能够帮助他保护好自己,同时避免闯祸招人厌。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制造麻烦,比如踹前排椅子、大喊大叫、哭号耍赖,甚至吵闹后推诿他人、撒谎、打人时,有些家长非但不制止,甚至顺着孩子的“所谓天性”指责别人跟小孩子计较。矛盾双方各有各的理,难以调和,其根源是在家庭教育中忽略了礼的教育。 礼教化人,防患于未然 《尚书》中有一句话:“议事以制,政乃弗迷。”我们议论事情,什么是合理的、什
专栏 |
父母离婚,怎样做才能不伤害孩子?
一段感情走到了尽头,离婚在所难免,但该怎样告知并面对孩子呢? 朋友小刘和老公离婚多年,当年因为担心孩子年纪小无法接受,离婚的事就一直瞒着他。现在孩子渐渐长大,前夫也即将再婚,眼看要瞒不住了,小刘非常焦虑地问我该怎么办。 不少离异后的单亲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小刘的困扰—“离婚要不要告诉孩子?”“离婚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父母离婚,孩子是否会觉得低人一等?性格会不会变得孤僻?” 父母离婚对
专栏 |
好尴尬,孩子为何偷看父母洗澡?
家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亲子时刻:“我家娃总是想看我洗澡,被我拒绝后还是会偷看。”“我上厕所时,儿子总想跟进来。”父母该怎么办?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偷看父母洗澡不是个例,还有的孩子会偷看父母换衣服或其他小朋友上厕所,要求和父母一起洗澡……其实,这些行为和性别认同的发育相关。 孩子出生时并不具备性别意识,随着成长才会慢慢去了解和明确。而了解男性女性的身体差异,即自己的身体什么样、父
专栏 |
孩子厌学,父母要主动向老师求助
只要老师和家长给予科学、恰当的帮助和引导,孩子的厌学问题便能够得到很好解决。 五年级下学期,成绩名列前茅的小成突然说学习没意思,不想上学了。家长焦急地带着他去做心理咨询,收效甚微。作为班主任,得知情况后,我赶紧和小成及其父母沟通,发现孩子厌学是家庭、学校一起“作用”的结果。 在家里,父母把小成管得很严。考试不理想或作业没有被表扬,父亲都会要求他下次务必做到无可挑剔;母亲则总强调自己的付出:“为
专栏 |
一纸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小的孩子撑起一片天
年幼的孩子被亲生母亲家暴,谁能帮她维护权益? 父母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是呵护孩子成长的坚实后盾。但对张嘉来说,父母却是让她难以释怀的噩梦。 李媛和张勇是别人介绍认识的,彼时,两人没有深入了解,更没有相伴终生的坚定,只是为了完成长辈口中的“人生圆满”,便匆匆去民政局领了证。婚后不久,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他们又一次做出了违心的决定:生孩子。李媛怀孕后,夫妻俩并没有初为父母的喜悦,只觉得多了一层
亲子时光 |
两岁的关卡
两岁的孩子面临情绪起伏的关卡,需要大人更多理解和包容。 从两岁开始,儿子情绪起伏很大也很快,只要稍稍不如他意或事与愿违,他便马上变脸,原地跳脚大哭,甚至直接躺在地上踢脚。 当下,他完全听不进任何安抚的话语,身体更是抗拒碰触,若是试图靠近他,只会被他胡乱挥舞的双手挥到脸或头。 当时,我头痛不已,想带他去超市买个小东西都要考虑半天。明明就在离家走路5分钟的地方,若是他突然不想回家,就会躺在地上大
亲子时光 |
别总打扰孩子
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时,无论是做作业还是玩儿游戏,记住:别去打扰他。 这两年,“心流”这个词特别火,指的是人们在专注进行某种行为时所呈现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将个人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 看到这个词,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好像经常能进入心流状态。四五岁时搭积木、玩儿拼图,我常常一个下午都不出屋,保持同一个姿势,沉浸其中,等到想上厕所或要吃饭了起身时
亲子时光 |
小院里的菜园子
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手能力差。一次郊游,我们误打误撞发现孩子的兴趣,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小小菜园,全家享受欢乐时光 子豪5岁那年夏天,我们全家到近郊的农家院避暑。小朋友从没见过农作物,瞬间被院子里成片的秧藤迷住了。挂在藤蔓上的嫩黄瓜、长茄子、美人椒,个个儿鲜亮、壮实。小家伙在藤下钻来钻去,动手摘起了小番茄,吃着特别甜。 回家以后,子豪一直念念不忘,嚷嚷着要在
亲子时光 |
尊重孩子的玩乐天性
周末,我和女儿妮妮去郊游,琵琶湖边有两位垂钓者。她好奇地跑过去:“大叔,能钓到鱼吗?”“3条小鱼”,大叔手指身边的小桶。她兴奋地问我:“爸爸,我们也来钓鱼好吗?”“好啊,明天就来试试。” 第二天,我们来到湖边,我用长竿,她用短竿,一长一短,摆开了架势。“我今天要钓一条大鱼!”妮妮自信地告诉我。不一会儿,鱼漂晃动起来,有鱼儿咬钩了!她猛然提起鱼竿,可惜没能钓到,但鱼饵已经被吃掉了。我帮她穿上鱼饵,
亲子时光 |
老师知道我是好孩子
在父母抛弃我、奶奶当我是累赘时,冯妈妈像一束光,透过裂缝照亮我前进的路。 有冯老师在就不怕 从小我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有人爱有人宠,而我连妈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爸爸一年到头难见一面,我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家里事儿多,奶奶又忙又累,一生气就骂我是“讨债鬼”。“和你妈一个德性,都是丧门星!”我要是惹恼了她,指不定还会招来一顿“竹笋炒肉”。每次奶奶发泄完后,又会抹着眼泪搂着我,说
亲子时光 |
5堂女生必修课,教女儿做“大女生”
家有女儿,有些事一定要让她早知道。 体验前情 书法班放学后,女儿神神秘秘地跟我说:“李宇桐要我做他女朋友。”我吓了一跳。原来那天下午,女儿的同学李宇桐忽然在教室门外拦住她问:“鑫怡,你有男朋友吗?”女儿摇头。“那你现在有了,我做你男朋友好吗?” 我问女儿:“你答应了?”女儿摇头,然后很认真地回答:“我还得考虑考虑,他上课爱说话,字写得太丑了。”我看了老公一眼,笑得前仰后合。 孩子的长大速度
亲子时光 |
妈妈,再爱我一次
8岁那年,父母离婚。妈妈不肯要我,我被判给了爸爸。25年后,她回来了…… 8岁的我,被妈妈抛弃 直肠癌晚期,多发转移……医生判定,我还剩两年生命。亲情、爱情、事业……那些曾经拥有的都离我远去。我没想到,在生命的尽头,陪在身边的居然是缺席我人生近25年的母亲。 第一段关于母亲的记忆是在4岁那年。夏天,小朋友们都在院子里抓知了,我捉不到,哭着回家找妈妈。妈妈把大辫子一甩,噌噌爬上十几米高的大树,
亲子时光 |
1+1+1大于3
我怀念小时与表弟表妹们玩耍时的热闹,和老公结婚后如愿生了3个孩子,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劳累,但有收获 我是一名90后独生女,但是我的母亲有4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大家住得很近,我和表弟表妹们经常一块儿玩耍,天天都热热闹闹的。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生活,感觉孤单了许多。和老公张旭结婚时正好赶上国家放开二孩政策,虽然一个孩子都没有呢,我还是很兴奋地跟他说想要生两个孩子:“最好先生个哥哥再生个妹妹!” 第一
亲子时光 |
做个学习型孕妈
富有生命力和学习力的妈妈,是孩子一生的榜样。 毕业工作后,我特别追求“享乐”。附近餐馆上了什么新菜,门儿清;哪里新开发了旅游景点,必去;流行什么包包,马上买!看书学习?那是上辈子的事了吧! 没想到,27岁这年,我的人生转弯了。 那天,我正打算出门逛街,忽觉天旋地转,浑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我赶紧躺在床上,挨到傍晚时分也未见好转。 联想到大姨妈迟迟未来,我拿出了早孕试纸。看到深红的两道杠,
智囊团 |
5岁女儿被8岁女孩教唆 等
5岁女儿被8岁女孩教唆 Q: 女儿今年5岁,前不久,我在她的电话手表中听到了一段语音,内容是小区一个8岁的女孩教唆我女儿带着20元钱去找她玩儿,还教女儿如何从我手中骗钱。怪不得女儿一下楼玩儿就跟我要钱。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女儿远离这种朋友? A: 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父母要尽到职责,在孩子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起到教养和保护作用。而这件事无疑已经对孩子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产生了影响,虽数额不大,
智囊团 |
没有上进心的男孩
父母拼尽全力想让孩子专心读书,以为管得严,他就会听话,可孩子却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父母眼里的问题男孩 小峰是一名初二学生,因与家长闹矛盾不上学而被学校推荐到我的咨询室。 “老师,这孩子一点儿上进心都没有,你能不能帮帮我们?”这是小峰妈妈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声音里带着哭腔,眼睛还瞟了一眼小峰。小峰也斜眼看了一下她,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接下来,小峰妈妈滔滔不绝地说了很
智囊团 |
这件事,我仿佛等了许久
“种爱计划”已走过4年,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拉开时间的大幕,聆听这背后触动人心的爱与美好。 不知不觉间,参与“种爱计划”公益项目已经4年了,作为“种爱计划”岳阳站站长,回首往事我心中感慨万千。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一束光到一片光,从“种爱计划”岳阳站到湘阴县分站、岳阳县分站,以及陆续发展的参与“种爱信箱”的18所学校、400多个孩子,我们始终携手同行、一起成长。 初识“种
智囊团 |
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陪孩子写作业也需要学习,如此,才能实现写作业依旧亲慈子孝的美好。 孩子写作业,磨蹭、粗心是常态,更让人抓狂的是,父母怎么讲,他都不明白。一位妈妈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说自己教一年级的儿子写作业,花了1小时终于给他讲明白了“3+4=7”,问他7减去3等于多少,结果人家又不会了。“一上午,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没学会。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水果,我多次提醒他,可他就是不听……” 这位妈
喜乐生活 |
书吧
书名:学爸 作者:苏亮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新书快讯: 小说讲述了父亲雷大力为了给儿子雷小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拼尽全力卷入了“幼升小”的激烈竞争中。崇尚快乐的雷小米却不以为意,父子俩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对抗,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起跑线不是强大的经济基础、学区房、补习班和无休止的兴趣班,而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给所
喜乐生活 |
感谢你,我育儿路上的良师益友
我不是优秀聪慧的妈妈,但在育儿路上还算从容,因为我有一位真诚又睿智的良师益友! 我是一名基层妇联工作人员,每个月总有那么两天是我最幸福充实的时光。那就是某个上班或下班的日子,门卫会把最新一期《婚姻与家庭》杂志交到我手上。 这本杂志从我上班第一天就开始陪伴我了。它对我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每当有姐妹跟我抱怨婚姻的琐碎与烦恼时,我都会把自己从这本杂志中看到的故事、学到的道理告诉她,而我尤为得意的,